| ||
|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既是時代之呼喚,也是佛山自身發展的內在之需。
從南國工商重鎮到現代製造之都,開放的佛山,總能帶來特別的驚喜。兩年前,麵對“一帶一路”倡議,佛山率先發起建設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打通珠三角與北部灣,開拓高鐵時代新經濟版圖,為南中國兩大出海口開放合作形成強大推動力。麵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佛山主動作為,推動“廣佛同城”上升到“廣佛同心”,攜手參與全球要素配置、產業分工和競爭,力求為中國闖出一條建設“超級城市”的新路。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之後,佛山與香港攜手,敲定7大領域、11個重點合作項目,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動力、新的空間。
記者 孫國利
如果把時間軸拉長,佛山開放合作的軌跡將更加清晰。
過去數年,佛山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引領,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在全球、全國坐標中找準發展定位,引進來、走出去,麵向全球配置創新資源,走出一條新時期開放之路。
這是一條經濟邊界不斷拓展、潛力空間持續擴大、比較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之路,也是一次勇當先鋒,為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為中國的開放發展貢獻佛山智慧、佛山力量的使命之旅。
擁抱“一帶一路”
我們應該記得一樁跨國並購案——位於佛山的美的集團完成了對德國庫卡的要約收購。美的不是在收購一家德國企業,而是以資本武器打開通往世界尖端技術的“摩天嶺”。
美的並不孤單。沿著“一帶一路”,佛山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成為該市開放合作的急先鋒,共同融入新一輪全球經濟化大潮,為佛山打造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區探路。
告別以往資源擴張、產品出口的出海模式,佛山企業應對全球新產業衝擊浪潮,瞄準歐美市場、高端製造,以並購、合資等形式,攜手世界級企業,為連接、整合國際創新資源打開新通道,推動佛山的產業轉型升級植根於全球創新鏈之上。
以“一帶一路”為引領,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佛山主動融入新一輪全球經濟化潮流,更加自覺地推動開放發展走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開啟一條“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創新發展之路。
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作用,支持企業沿“一帶一路”國家開拓市場,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以對外投資帶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逐步實現由點到麵、由單個現象到集群效應的轉變。
從市場到政府,一係列國際合作平台就此搭建。以中德工業服務區為紐帶,佛山和10個中國城市、7個德國城市共同組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佛山泛家居品牌展示體驗館在伊朗德黑蘭、匈牙利布達佩斯開館,未來兩年,佛山將打造約10個佛山泛家居海外館。
政府點火,市場領跑——凝聚八方合力,以開放胸懷擁抱世界的佛山,正在成為全球創新力量的彙聚地,快步邁向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進擊粵港澳大灣區
隨著《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正式簽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麵啟動。在這一深刻影響區域開放競合的灣區格局中,一個聚合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的全新磁場驟然形成,讓珠三角城市群一體化路線圖加速改寫。
可以說,迎接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創新要素,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體係,是佛山在區域開放競合中凸顯區域價值、區域擔當的曆史使命,也是佛山自我發展和突破的曆史契機。
廣佛兩地,地緣相接、文化同根,民間交往早已不可分割。七年前,隨著一份《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落地,兩地在基礎設施聯通、生態環境共治等領域攜手布局。對接廣州,佛山五區爭相出牌,搭乘軌道交通等東風,牽手廣州荔灣、花都、番禺等區,在同城政務、產業合作、人才引進等方麵合作共贏。
從“廣佛同城”到“廣佛同心”,廣州、佛山正在實現從“同”到“融”的化學反應,攜手打造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同心參與全球要素配置、產業分工和競爭,努力為中國闖出一條建設“超級城市”的新路。
積極承接深圳等地創新資源,佛山抓住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大通道建設契機,充分發揮市投資促進中心和順德、禪城派駐深圳招商機構的作用,主動對接深圳的人才、資本、科技等創新資源,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發揮香港“超級聯係人”作用,佛山在“9+2”城市組團中,率先提出“香港+佛山”模式,發布7大領域、11個建設項目,著重對接香港對外貿易、金融創投、科研教育、專業人才等國際化優勢,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努力在廣東與港澳合作中走在前列。
隨著珠三角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加快建設,“1+1+7”創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一條將廣州、深圳兩大創新中心連接起來的創新走廊,將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創新輻射源”。麵對創新資源跨區域流動的大勢,開放的佛山必須外爭資源要素,內優空間與能力。
內聯佛山五區,外聯廣州、深圳等大灣區重要城市,一條創新圈與一個高端創新集聚區在佛山呼之欲出,且共同指向一個靶向:在區域協同創新中爭當主角。
五指並攏內聯外合
佛山推動各區經濟差異化發展,全方位開展合作與競爭,在全市形成激情燃燒、幹事創業、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態勢。如今,在蓬勃的佛山大地,一場五區共同發起的開放合作聚變效應漸入佳境,推動佛山以開放之姿踏浪前行。
禪城區立足佛山中心城區特質發力。一方麵,禪城區以魁奇路東延線、軌道交通為抓手,對接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借助兩大樞紐的對接,實現主動融入大灣區的目標;另一方麵,禪城區深層次參與大灣區產業分工,圍繞先進製造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產業服務中心。
南海區發揮毗鄰廣州的區位優勢,在加快“廣佛同城”步伐的同時,乘著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浪潮,全麵深化推動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在三山新城打造香港城,為全市“香港+佛山”的開放發展模式率先落子。
順德開放,北部先行。順德區堅持“順德產業+廣州人才+深圳創新”的路徑,在借勢軌道交通,拉開城市格局基礎上,大手筆布局中德工業服務區、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佛山中德機器人學院國際平台,高標準建設潭洲灣國際創新帶,打造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
高明與三水迅速行動。高明區抓住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加快規劃建設的機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交通樞紐,高標準、高站位謀劃推進臨空經濟;三水區拿出“千億俱樂部”會員的擔當,以三水新城為主體,圍繞雲東海湖周邊優質載體,大力對接香港資源,共同打造粵港合作示範區。
從謀一域到謀全局,五區“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故事正在上演,佛山內部競合新周期已經開啟。然而,也應當看到,各區的合作要真正從紙麵上落地,困難仍然很多,行政區的阻隔,利益分割的痛點,都有待實質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