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偉鋒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中秋佳節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頗有些“心心念念”——人們好不容易掙脫了漫長酷暑,迎來了在“秋分”和“寒露”兩個節氣之間的中秋時節。想來,所謂的秋高氣爽,大概就是指的這段時間。而中秋時節裏,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作為有著傳統農耕文化浸染的中國,對於這種收獲的欣喜,會不自覺地蔓延到所有人群中。 “金秋菊黃蟹正肥”,讓人食指大動,也讓這段時間有了爭分奪秒的味蕾記憶。
今年中秋和國慶合二為一,這種情況,給了人們充分安排出行遠遊的空間和時間。但超長假期多少會衝淡掉人們對於中秋節的感知。在多元化的發展中,休閑、消費、娛樂和暢飲等碎片化操作漸漸成為大眾主流,而傳統佳節裏的文化內涵有被置於邊角的趨勢。
當然,這也無需唏噓,傳統文化固然有被“東風西漸”或是“西風東漸”的對衝 ,但先知先覺的有誌之士也不是沒有想到“固本培元”——通過各種窗口、渠道、載體,來增加傳統佳節的存在感。尤其是網絡,應該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節的“推介者”。
把傳統文化用互聯網+思維的“即插即用”,並非是新興事物。但作為一種生動實踐,互聯網的深入運用,確實擴散了傳統佳節的多重維度。,在諸多關於中秋的網絡平台上,關乎中秋節的各種知識點和趣味性,幾乎是信手拈來的——囊括了中秋節的千年發展曆程,又對接了現代網民的近距離意識;既有獎品誘惑的彼此互動,又有製作音頻花絮的獨家策劃;還可看到蘇軾的《水調歌頭》和徐誌摩的《印度洋上的秋思》,這大概可以作為是中國大師關於中秋詩歌文化的隔空吟唱,細細咀嚼,讓人享受不已。
如今,在互聯網上,細化的中秋節之起源、風俗、文化、詩詞欣賞以及漫畫、圖解已具備矩陣態勢。頗為龐大的信息量,形成了公共知識的有效供給,在輔以“總有一款適合你”的精細化,增添網友與傳統節日之間濃厚的情感。這種在線,不僅把中國佳節的文化內涵給“烹小鮮”了,更應景地烘托出了節日該有的氛圍。
“互聯網+”用自己的方式讓傳統佳節一直在線。通過文章、圖片、視頻以及互動欄目的“大珠小珠落玉盤”,挖掘了中華傳統的文化資源,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團圓意識,增加了國人對於血脈基因的重新認知。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這是一個辯證思維的明示。繼承傳統和創新未來,是一個能量的閉環,它的出發和落腳,可“千針萬線”對應到中國傳統的博大精深中去,最終在知識和感知上“造血”了億萬國人。中秋節與互聯網,自然也有這個立意。
當中秋節的討論越發變味成了五仁月餅“大討伐”,當中秋節節日氣氛越發離不開電子商務的場外助攻,對於太多的“這些”,我們不妨都把它當成新常態,報以平常心對待。畢竟,網絡帶來的格局變化,已然不可逆。但我們要繼而融入其中,利用新工具的風生水起,形成新常態的2.0版、3.0版甚至是N.0版。互聯網和中秋節,大概就是這樣的同頻共振。
其實,作為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節日,它們的土壤並不見得是在“水土流失”,而是沒有“常耕常新”。而有了“互聯網+傳統佳節”這般的有機結合,我們也看到了一個高地的矗立——它並非是高高在上,而是深入人心。有了這個契機,我們還擔心什麼“節日味去哪兒了?”(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