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程傳義又拿著小筆記本出門溜達了。“老程,你來得正好,我們正想找你反映個事兒呢!”在馬村區待王街道西待王村口乘涼的村民一看到程傳義就格外熱情,紛紛邀請他參與“茶聊會”。
程傳義是西待王村17名民情聯絡員之一,與其他聯絡員一樣,平日他總喜歡在村裏轉轉,與村民聊天,第一時間了解他們的需求。目前,西待王村、王莊村作為待王街道推行民情聯絡員製度的試點村,都配備了民情聯絡員。這批民情聯絡員為化解矛盾糾紛、傳播新風正氣、改善黨群幹群關係發揮了重要作用。
待王街道作為馬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陣地,征地、拆遷、“四城聯創”、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任務繁重,而街道工作人員有限,要想切實了解群眾訴求、聽取群眾呼聲,必須依靠基層的群眾代表,構建起一個覆蓋廣泛的民情聯絡網。為此,待王街道在馬村區大力推進構建“1+N”基層末梢組織體係的大框架下,結合江西上饒的先進經驗,建立並實施民情聯絡員工作製度。
“在民情聯絡員的選用上,我們綜合考慮村情民情、街巷布局、村民構成、人口規模等,把每個村劃分為若幹片區,從村民小組長、‘五老’人員、政治過硬的黨員、群眾威信高的熱心村級事務的村民中擇優挑選,讓群眾的家事、難事通過‘熟麵孔’‘老麵孔’來傳達、解決。”該街道黨工委書記董岩說,每個民情聯絡員都是一個動態的“民情庫”,他們每天早晚兩次對分包片區進行走訪,收集民意、發現問題。
據介紹,在巡查走訪過程中,民情聯絡員會對問題作好記錄並進行甄別,能夠處理的及時協調處理,處理不了的上報到二級平台民意直通站;在民意直通站值班的村兩委成員對問題進行登記彙總後,在民情聯絡員周例會上進行集中商討、研究解決方案,村級能解決的問題由村級黨組織協調處理,村級無法處理的,上報至第三級平台街道社會治理中心;街道社會治理中心將問題分門別類後,交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綜治、信訪、民政、勞保等部門處理,確保問題得到有效、有序、合理的處理,並及時反饋給當事人。
每個民情聯絡員都有本“民情冊”,記錄著社情民意、代辦服務事項、安全監督排查情況、督促衛生整治情況等。
“王小寶家門前排水溝堵塞,已經找人疏通。”“老趙家大門左側堆放有雜物,已告知他盡快處理。”……自打成為民情聯絡員,記錄已成了程傳義的習慣。“群眾既然反映了問題,就要事事有回音,記在本子上,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今,待王街道民情聯絡員製度已成為便民服務的“加速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減壓器”,這些“和諧使者”成了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深受村民喜愛。
(記者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