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顏值”和“氣質”飆升
精致規劃,全域建設。我市圍繞建設鄭州大都市區門戶城市,按照“東擴、南進、西聯、北優、中改”十字方針,研究確立了“一樞紐、一中心、兩新城、兩走廊、三平台、四綠帶”的城市發展格局,樹立“打造百年建築、千年城市”的精致意識,先期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前期準備工作,完成200多項專項規劃,中心城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覆蓋率在80%以上。全市以總投資388億元的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為龍頭,連續3年持續推進,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工程實現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所包含的18個子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五個項目已經竣工投用;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全麵完成、七個示範園向市民開放;中原路全線貫通;大沙河五個節點工程向市民開放;東海大道、焦作至滎陽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即將建成。
精細管理,多措經營。我市圍繞“四項治理”精準發力,促進城市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變。根據《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顯示,2018年我市在全省最宜居、獲得感最高。在生態環境治“汙”、交通秩序治“堵”、市容衛生治“髒”、公共服務治“差”等方麵成績突出;“兩定製兜底線”健康扶貧模式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兩延伸、三提升、一集中、三聚焦”和“四醫聯動”綜合醫改經驗在全省推廣;深入落實“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全市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失能失智重度殘疾人集中醫養工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探索打造“五位一體”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模式,行政權力事項網上可辦數量、辦件總量、人均辦件量三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實現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全覆蓋,“百姓文化超市”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示範項目。新增供熱麵積350萬平方米,集中供暖、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80.9%、95%。
我市強力推進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及“百企退城”,城區綜合低價顯著提升;持續實施“1020工程”,加快南部產業新城、北部生態新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兩新三化四高地”產業新城和生態新城;積極開展“新官不理舊賬”大清查大整改活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活躍度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我市城市經濟競爭力入圍全國百強、全省排名第三。
精準施策,涵養生態。我市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的共生關係,綠色打底、活水點睛、文化作魂,致力打造宜居城市。以綠蔭城,打亮底色:以生態園林城市創建三年行動為抓手,大力實施“6111”體係建設,全域提速綠化,累計完成森林撫育20餘萬畝,建成公路“綠色廊道”306公裏,森林覆蓋率達到32%;全城見縫插綠,最終實現300米建綠、500米見園的目標。以水潤城,活水點睛:我市以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為載體,統籌推進“四水同治”,大力實施總投資93億元的84個水生態項目,中心城區“九河五湖潤山陽、四渠三庫澤懷川”的北方水城展現靚麗新姿;六縣(市)均規劃建設水係連通及生態修複等重點水利工程,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環城水係、濕地公園。以文化城,傳承魂脈:注重挖掘太極、山水、懷藥、康養等焦作文化元素,加快實施南水北調第一樓和紀念館、太極小鎮、雲台古鎮等一批特色文化項目,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城市。
精心創建,厚植底蘊。堅持以文明創建引領百城建設提質,精心開展“四城聯創”,實施“思想道德素質、誠信守法、文明風尚”三大提升行動,建設人民滿意城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群眾滿意度達98%。我市持續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推薦評議身邊好人等活動,兩個家庭入選全國首屆“文明家庭”,中國好人榜入選人數居全省前列。以“誠信讓焦作更出彩”為主題,開展誠信守法“六進”活動,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實行“紅黑榜”製度,“守信光榮、失信可恥”觀念深入人心。在全省率先開展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欄目對此進行專題報道。我市開展的“三關愛”“六個一”等誌願服務,全市近萬名誌願者包路段、進社區,“小紅帽”“紅馬甲”已經成為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完善“一約四會”,形成了鄰裏友善、鄉風和諧、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農村文明新風尚。
(記者 張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