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陽區城中村如何美麗蝶變
城中村是“四城聯創”工作的重點,也是“四城聯創”工作的難點。6月23日下午,本報組織市民觀察團成員走進山陽區部分城中村,聽民意,看變化,大家深深感到“四城聯創”的成績來之不易。昔日一團糟的城中村如今像換了個模樣,一眼淨已經成為常態,不少城中村還實現了一眼美。山陽區城中村是如何實現這一美麗蝶變的,市民觀察團成員來了個近距離的探訪。
市民觀察團成員先來到山陽區光亞街道光亞實業總公司。該公司是市區最大的城中村,有3條半街、80多個小巷,常住人口1600多戶、5600餘人。在南北走向的一條主街,市民觀察團成員看到道路整潔幹淨,沿街門店招牌整齊劃一。據了解,自我市“四城聯創”工作開展以來,該公司已投資近70萬元,粉刷主要街道牆體近1萬餘平方米、統一沿街門店招牌4000餘平方米、噴刷卷拉門110餘個等。
在山陽區中星街道廟河村,市民觀察團成員看到了一個太行山下的小村在“四城聯創”中發生的巨大變化。廟河村很小,隻有一條主街,16條小巷。過去的廟河村,排水溝老舊破損,沒有蓋板,經常堵塞,一到夏天蚊蠅亂飛;村裏路麵坑窪不平,黃土裸露,晴天蕩身灰,雨天濺身泥;村中私搭亂建簡易房,家戶門口開片地就種菜。自我市“四城聯創”工作開展以來,該村先後投資70餘萬元硬化道路500餘平方米,整修汙水管網支線3000餘米,拆除私搭亂建180餘處,清理亂堆亂放153處,清理垃圾、雜物870立方米,還統一規劃了停車位,修葺了花池,積極引導村民栽花、植樹,確保村內無較大麵積黃土裸露,達到全域一眼淨、一眼美。原來村裏敞開式的垃圾池,如今已被分類垃圾箱所取代。
該村還發動村裏的能工巧匠,美化牆體8450平方米,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將發生在山陽區有關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的小故事,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出來。而二十四節氣彩繪牆,也令人耳目一新。
特別令市民觀察團成員感興趣的是,該村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廢棄物美化家園。村民不用的缸缸罐罐,被裝飾成漂亮的花盆,栽花種草別具一格。市民觀察團成員翟新全讚道:“全村16條小巷,每條小巷都幹淨整潔,這就是一眼淨。村民舍不得丟棄的舊水缸變成了藝術品,缸體畫上美麗的圖畫,缸中栽花種草,讓人賞心悅目,這就是一眼美。”市民觀察團成員孫國虎說:“黨員幹部帶頭幹,群眾緊緊也跟上;調動村民參與度,年終進行福利獎。這個長效機製好!”
在山陽區藝新街道澗華實業公司,市民觀察團成員了解到,該村通過村容村貌整治,清運垃圾200車,粉刷牆麵1.5萬平方米,投放垃圾桶20餘個,修補破損花池30個,栽種花草3000多株,設置停車位35個、減速帶5個。
講文明樹新風、家訓家教文化長廊,評選“好媳婦好婆婆”活動,使鄉風民風美起來。市民觀察團成員焦壽程說:“澗華實業公司黨支部改變村民的觀念,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引導,讓一個以前的群訪村變成了文明村,用文明文化凝心聚力,實現了愛心、耐心、責任心,心心為民;急事、難事、煩心事,事事關心的良好局麵,這條經驗值得推廣。”
在山陽區藝新街道甕澗實業公司,市民觀察團成員了解到,2018年年末,該公司集資數十萬元,修整北街道路約300米,重建下水道約300米,改修了北街居民家戶自來水管道。昔日路麵坑坑窪窪、下雨到處積水的北街,如今路平了,也變寬了,每晚還有路燈為居民照亮回家的路。
據山陽區委副書記趙玉輝介紹,山陽區針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基礎差、底子薄、曆史欠賬多的客觀問題,鼓足幹勁、勇於擔當,不等不靠、加壓奮進,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理念,始終把“四城聯創”作為打造“精致城市、品質焦作”的基礎工程、惠及群眾的民心工程和改善環境的魅力工程,緊盯創建標準不放鬆,全力整改問題不懈怠,通過建立完善嚴格有效的激勵督導考評機製,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創建工作的開展,使轄區城中村麵貌煥然一新。
針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容易反彈的衛生死角,該區不斷強化措施,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治理工作,按照“四無、三整治、一規範”的要求,聚焦影響人居環境的髒亂差等突出問題,力爭達到全域淨、一眼淨;在鞏固環境衛生集中整治髒亂差等活動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工作標準,聚焦“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積極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通過市場化運作,對所轄各個村的衛生進行統一標準化管理。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中,該區綜合排名位居五城區第一。
市民觀察團成員齊曉聲用順口溜對這次探訪活動作了總結:“‘四城聯創’動作大,今天咱去山陽區,光亞實業總公司,人多地廣任務重,家家都有新門麵。中星街道廟河村,鮮花盛開綠成蔭,不忘鄉愁有大缸,種上花草穿新裝。來到澗華實業公司,‘四創’宣傳真不賴,文化大院有新意。一路走來一路看,全民動員搞創建,家鄉處處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