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層女代表和她的希望小學
一頭幹練短發,一件小西裝……來自河南的全國人大代表、農村女教師李靈,一改平日“土氣”形象,顯出幹練的“職業範兒”。麵對記者采訪,她略帶羞澀,但每當談起學校和她的孩子們,眼睛便閃著光,人也變得健談起來,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今年36歲的李靈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許灣鄉李靈希望小學校長。學校有600多名學生,其中80%是留守兒童。在那些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中,李靈一直承擔著“校長媽媽”的角色。
受到同是鄉村教師的父親影響,李靈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2002年,剛從淮陽師範畢業的李靈,放棄城裏的工作,回家鄉辦起一所小學。“它雖然是私立小學,但不用來盈利;它是農村小學,但要有和城裏一樣的教育品質;它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留守兒童的溫馨港灣。”李靈懷揣著這樣的辦校初心。
這一年,她在淮陽縣許灣鄉借到兩間平房,辦起了最早的學校:自己和弟弟擔任教師,母親擔任生活老師,給孩子做飯,給年齡較小的孩子喂飯、換衣服……就這樣,不到30個學生組成了一個並不規範的小學,李靈給學校起名為“希望小學”。
孩子們放學了,她一個個送回家。孩子在學校摔著了,家長沒說什麼,她卻心疼得哭了。寄宿的學生沒有牙膏了,她自己花錢買。一名小男孩怯怯地在她的窗前留下一張小紙條,稚嫩的筆跡寫著:“我可以叫你媽媽嗎?”
8年多前,一張偶然的照片讓李靈和她的學校被網民記住。
那是2009年的夏天,鄭州街頭,渾身被雨淋濕的李靈,艱難地蹬著一輛破舊三輪車,車把上掛著“高價收購小學生讀物、雜誌、教輔”的牌子,身後是一捆捆塑料膜包裹的舊書……這輛三輪車載著的,是當時300多名留守兒童期待的“精神食糧”,更是李靈那時的夢想——為農村孩子們建起一座小小圖書館。
那張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關注,她被網民稱為“最美鄉村女校長”。她用愛辦學的故事,給越來越多的人帶來內心感動。“用一個小女子的擔當許給家鄉孩子一片未來”,她因此當選“2009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突如其來的關注給學校帶來了很多改變。讓她由衷高興的是,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幫助下,小小圖書館終於建起來了,孩子們可以坐在寬敞的閱覽室裏看書。學校還建起一間電教室,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和遠在千裏之外打工的爸爸媽媽視頻聊天。如今,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排在全鄉前列,一批從這裏走出的留守兒童,考進了大學。
“社會關注有時隻是一陣風,當別人淡忘你的時候,你要踏踏實實地做自己的事情。”離開聚光燈的關注已經8年多,李靈說,“我還是當年那個我。”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李靈的家訪又多了一項內容。今年春節前後,這名基層教師代表走遍了附近20多個行政村,傾聽學生家長和鄉村教師心聲,最終把這些調研寫成自己的建議。
“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李靈說,今年全國兩會,她關注的也是鄉村教育,她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當孩子們和年輕教師都願意留下來的那一天,鄉村一定會充滿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