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領航中國·2023丨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更新時間:2023-12-29 8:31:07    來源:央視

千百年來,中華文明如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一路奔湧。

新征程上,如何賡續生生不息的曆史文脈、傳承綿延不絕的悠久文明?

探“館”尋根,與非遺傳承人、文物保護工作者親切交流;出席重要會議,提出“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致賀信、作重要指示,部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調研、一路思索,“文化足跡”裏浸潤著“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的思考與謀劃。

“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12月9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進展,中華文明起源的階段性劃分方式有了更清晰明確的認識。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說:“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曆史感。”

在總書記看來,做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能夠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今年5月,在前往陝西主持中國-中亞峰會途中,總書記來到山西運城博物館,參觀“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等展陳,詳細了解運城有關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早期曆史發展等。

“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曆史研究引向深入。”總書記叮囑道。

△2023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於四川德陽市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參觀。

兩個多月後,四川廣漢鴨子河畔。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了解三星堆遺址發掘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仔細察看文物保護修複工作流程細節和最新技術。

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響的,展現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相互影響等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考古實證。總書記感慨道:“看過以後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華文明啊,而且更期待著更長的中華文明的發現發掘。”

此次考察返京途中,總書記還特意來到陝西漢中市博物館,了解漢中曆史文化、文物保護情況。他要求,要發揮好博物館保護、傳承、研究、展示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守護好中華文脈,並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浙東運河。今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東運河文化園考察,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實證著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現在還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們的文明史更悠久。”習近平總書記自豪地說,“我們的文化在這裏啊!是非常文明的、進步的、先進的。將來傳下去,還要傳五千年,還不止五千年。”

“書法既能提高文化素養、陶冶心情,又能養浩然之氣。你們寫的‘厚德載物’,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一個重要體現。”12月14日,在廣西南寧蟠龍社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為書法愛好者點讚。他深情地說:“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就像你們寫的作品一樣,‘愛我中華’!”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明確提出“要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個民族的複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總書記曾感歎:“14億中國人民凝聚力這麼強,就是因為我們擁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精神,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重大部署,強調“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力量”。

△2023年7月6日,盧建英在江蘇蘇州平江路的工作室內刺繡。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盛夏七月,習近平總書記沿著石板路,走進古城蘇州的古街巷。在街邊一家商鋪內,他見到了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

盧建英告訴總書記,刺繡技藝已經傳到第四代了。

“這樣一個作品,要花費多長時間?”總書記問。

“有的要一年。”盧建英回答道。

“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通過這個蘇繡就可以看出來。像這樣的功夫,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稱讚說。

三個多月後,這樣鼓舞人心的話語,也激勵著江西景德鎮的非遺傳承人們。

“老師傅好!手上功夫了得啊!有圖案嗎,還是憑著手感?”

“都在心裏。”

總書記為做瓷的老師傅點讚:“你是這塊土地孕育的傳承人,是工匠精神的寫照啊。”

△江西景德鎮明清窯作營造技藝長廊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蘊含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古老智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彰顯,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凝聚起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力量。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問題。”

6月2日,一場攸關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並詳細闡述了“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三個問題。

座談會之前,總書記先後參觀了新建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和中國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館。

△2023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在蘭台洞庫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

“走一下,體會一下。這些雕版、典籍,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蘊含著生生不息的力量。”

兩個館、兩個半天的時間,總書記稱“很有收獲”:“我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首次提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隻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於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而“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內景。星空穹頂上是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圖,傳遞著“文瀚閣”的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

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一部長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華文明史。

考察三星堆博物館、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探尋長江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博大精深。

今年10月在江西九江考察時,總書記詳細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岸線生態修複等情況。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近年來,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都在穩步推進。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其中,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製、新形式。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尤其要研究和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和時代價值,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蘇州古城一頭是始建於南朝梁時的北寺塔,另一頭是蘇州工業園區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二者穿越時空、遙相呼應。在蘇州考察時,總書記肯定道:“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裏不僅有曆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江蘇蘇州城區

對曆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曆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文明的坐標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發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號召。

“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攥在手裏,與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領航中國·2023丨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12-29 8:31:07    來源:央視

    千百年來,中華文明如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一路奔湧。

    新征程上,如何賡續生生不息的曆史文脈、傳承綿延不絕的悠久文明?

    探“館”尋根,與非遺傳承人、文物保護工作者親切交流;出席重要會議,提出“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致賀信、作重要指示,部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調研、一路思索,“文化足跡”裏浸潤著“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的思考與謀劃。

    “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12月9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進展,中華文明起源的階段性劃分方式有了更清晰明確的認識。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說:“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曆史感。”

    在總書記看來,做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能夠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今年5月,在前往陝西主持中國-中亞峰會途中,總書記來到山西運城博物館,參觀“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等展陳,詳細了解運城有關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早期曆史發展等。

    “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曆史研究引向深入。”總書記叮囑道。

    △2023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於四川德陽市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參觀。

    兩個多月後,四川廣漢鴨子河畔。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複館,了解三星堆遺址發掘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仔細察看文物保護修複工作流程細節和最新技術。

    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響的,展現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相互影響等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考古實證。總書記感慨道:“看過以後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華文明啊,而且更期待著更長的中華文明的發現發掘。”

    此次考察返京途中,總書記還特意來到陝西漢中市博物館,了解漢中曆史文化、文物保護情況。他要求,要發揮好博物館保護、傳承、研究、展示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守護好中華文脈,並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浙東運河。今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東運河文化園考察,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實證著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現在還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們的文明史更悠久。”習近平總書記自豪地說,“我們的文化在這裏啊!是非常文明的、進步的、先進的。將來傳下去,還要傳五千年,還不止五千年。”

    “書法既能提高文化素養、陶冶心情,又能養浩然之氣。你們寫的‘厚德載物’,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一個重要體現。”12月14日,在廣西南寧蟠龍社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為書法愛好者點讚。他深情地說:“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就像你們寫的作品一樣,‘愛我中華’!”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明確提出“要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個民族的複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總書記曾感歎:“14億中國人民凝聚力這麼強,就是因為我們擁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精神,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重大部署,強調“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力量”。

    △2023年7月6日,盧建英在江蘇蘇州平江路的工作室內刺繡。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盛夏七月,習近平總書記沿著石板路,走進古城蘇州的古街巷。在街邊一家商鋪內,他見到了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

    盧建英告訴總書記,刺繡技藝已經傳到第四代了。

    “這樣一個作品,要花費多長時間?”總書記問。

    “有的要一年。”盧建英回答道。

    “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通過這個蘇繡就可以看出來。像這樣的功夫,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稱讚說。

    三個多月後,這樣鼓舞人心的話語,也激勵著江西景德鎮的非遺傳承人們。

    “老師傅好!手上功夫了得啊!有圖案嗎,還是憑著手感?”

    “都在心裏。”

    總書記為做瓷的老師傅點讚:“你是這塊土地孕育的傳承人,是工匠精神的寫照啊。”

    △江西景德鎮明清窯作營造技藝長廊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蘊含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古老智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彰顯,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凝聚起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力量。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問題。”

    6月2日,一場攸關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並詳細闡述了“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三個問題。

    座談會之前,總書記先後參觀了新建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和中國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館。

    △2023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在蘭台洞庫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

    “走一下,體會一下。這些雕版、典籍,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蘊含著生生不息的力量。”

    兩個館、兩個半天的時間,總書記稱“很有收獲”:“我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首次提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隻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於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而“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內景。星空穹頂上是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圖,傳遞著“文瀚閣”的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

    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一部長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華文明史。

    考察三星堆博物館、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探尋長江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博大精深。

    今年10月在江西九江考察時,總書記詳細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岸線生態修複等情況。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近年來,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都在穩步推進。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其中,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製、新形式。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尤其要研究和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和時代價值,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蘇州古城一頭是始建於南朝梁時的北寺塔,另一頭是蘇州工業園區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二者穿越時空、遙相呼應。在蘇州考察時,總書記肯定道:“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裏不僅有曆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江蘇蘇州城區

    對曆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曆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文明的坐標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發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號召。

    “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攥在手裏,與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