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熱解讀|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 要著力用好這個“主動力”
更新時間:2023-12-14 20:04:09    來源:央視

熱解讀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央視網《熱解讀》欄目注意到,此次會議在強調“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要求時,用了新的表述——“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內需主動力——這是一個新提法

大國經濟,需要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係。暢通經濟大循環,立足國內大市場,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把國內大循環搞好,是未雨綢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主動作為。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鮮明論斷,深刻指出擴大內需對拉動中國經濟發展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性,為製定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了行動指南。

擴大內需是促進經濟發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戰略。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錨定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新動向,對內需的定位由“基本動力”提升為“主動力”,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既有關鍵支撐,又有現實需要。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在接受央視網采訪時指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五個必須”的規律性認識中提出“內需主動力”,是建立在對一段時間以來擴大內需工作的係統總結基礎上的。“主動力”的提法,體現為內需對國內大循環的拉動作用更大,也就是要作為國內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董煜進一步解釋:“與‘基礎動力’的提法相比,‘主動力’更加強調了內需在變化的形勢中不但要起到基礎支撐作用,也要起到牽引開拓的作用,這也是和當前經濟增長中消費投資發揮的作用完全對應的。”

從壓力看“主動”

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大體平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前提條件。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出發,對擴大內需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了科學指引。

2021年和2022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指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當前,我國發展麵臨的形勢依舊錯綜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直麵我國經濟形勢麵臨的困難和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現在麵對的主要問題還是國內大循環體係的‘堵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求收縮。‘主動力’這個新提法,進一步鮮明強調了內需對於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滿足14億多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擴大內需是打通經濟循環“堵點、夯實國內基本盤、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也是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主動選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從效果看“主動”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明確強調:“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而超大規模經濟體可以也必須內部可循環。”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各地各部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一係列促消費、穩投資政策舉措持續發力顯效,內需潛力加快釋放,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2023年11月17日,觀眾在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選購小飾品。

2023年11月17日,觀眾在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選購小飾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113%,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3.2%,有效對衝了外需收縮的壓力,對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助推器”“穩定劑”作用。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國內市場引擎持續發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商務部等部委出台促進家居消費若幹措施。從消費提振年到消費促進月再到國際消費季、金秋購物節……2023年,促消費政策接連落地,促消費活動精彩不斷,消費市場供給質量和供給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從部署看“主動”

“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必須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並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4年我國經濟工作九大重點任務之一,還特別強調“推動消費從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這就意味著,擴大內需依舊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和關鍵。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擴大內需要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同時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讓投資和消費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動態的新的平衡,進一步積聚經濟可持續發展動能。

什麼是有潛能的消費?什麼是有效益的投資?需要在哪些方麵“主動”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相關領域劃出了重點。

從《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到《“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國家在政策層麵始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董煜建議,下一步落實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可以重點關注如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即找到二者結合點、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和支持政策等。

張立群表示,擴大內需一定要著眼於投資和消費的良性互動,把握好各項政策的發力點。消費是目的,投資是手段,隻有投資才能形成高質量供給,才能形成比較好的就業,才能夠促進居民收入的增加,形成消費購買能力。

下一階段,堅持做好擴大內需文章,必將積蓄更強發展動能,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熱解讀|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 要著力用好這個“主動力”
    2023-12-14 20:04:09    來源:央視

    熱解讀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央視網《熱解讀》欄目注意到,此次會議在強調“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要求時,用了新的表述——“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內需主動力——這是一個新提法

    大國經濟,需要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係。暢通經濟大循環,立足國內大市場,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把國內大循環搞好,是未雨綢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主動作為。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鮮明論斷,深刻指出擴大內需對拉動中國經濟發展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性,為製定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了行動指南。

    擴大內需是促進經濟發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戰略。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錨定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新動向,對內需的定位由“基本動力”提升為“主動力”,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既有關鍵支撐,又有現實需要。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在接受央視網采訪時指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五個必須”的規律性認識中提出“內需主動力”,是建立在對一段時間以來擴大內需工作的係統總結基礎上的。“主動力”的提法,體現為內需對國內大循環的拉動作用更大,也就是要作為國內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董煜進一步解釋:“與‘基礎動力’的提法相比,‘主動力’更加強調了內需在變化的形勢中不但要起到基礎支撐作用,也要起到牽引開拓的作用,這也是和當前經濟增長中消費投資發揮的作用完全對應的。”

    從壓力看“主動”

    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大體平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前提條件。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重大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出發,對擴大內需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了科學指引。

    2021年和2022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指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當前,我國發展麵臨的形勢依舊錯綜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直麵我國經濟形勢麵臨的困難和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現在麵對的主要問題還是國內大循環體係的‘堵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求收縮。‘主動力’這個新提法,進一步鮮明強調了內需對於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滿足14億多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擴大內需是打通經濟循環“堵點、夯實國內基本盤、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也是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主動選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從效果看“主動”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明確強調:“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而超大規模經濟體可以也必須內部可循環。”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各地各部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一係列促消費、穩投資政策舉措持續發力顯效,內需潛力加快釋放,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2023年11月17日,觀眾在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選購小飾品。

    2023年11月17日,觀眾在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選購小飾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113%,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3.2%,有效對衝了外需收縮的壓力,對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助推器”“穩定劑”作用。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國內市場引擎持續發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商務部等部委出台促進家居消費若幹措施。從消費提振年到消費促進月再到國際消費季、金秋購物節……2023年,促消費政策接連落地,促消費活動精彩不斷,消費市場供給質量和供給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從部署看“主動”

    “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必須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並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4年我國經濟工作九大重點任務之一,還特別強調“推動消費從疫後恢複轉向持續擴大”“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這就意味著,擴大內需依舊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和關鍵。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擴大內需要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同時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讓投資和消費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動態的新的平衡,進一步積聚經濟可持續發展動能。

    什麼是有潛能的消費?什麼是有效益的投資?需要在哪些方麵“主動”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相關領域劃出了重點。

    從《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到《“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國家在政策層麵始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董煜建議,下一步落實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可以重點關注如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即找到二者結合點、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和支持政策等。

    張立群表示,擴大內需一定要著眼於投資和消費的良性互動,把握好各項政策的發力點。消費是目的,投資是手段,隻有投資才能形成高質量供給,才能形成比較好的就業,才能夠促進居民收入的增加,形成消費購買能力。

    下一階段,堅持做好擴大內需文章,必將積蓄更強發展動能,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