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越是艱險越向前
2023年,是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一年,更是砥礪奮進應變局開新局的一年。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
歲末將近,回望中國經濟走過的這一年,倍感艱辛不易,也更覺成就非凡。
2023年,全球經濟蹣跚乏力。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全球經濟全年預計增長2.9%,這個數字不僅遠低於2010年至2019年的曆史平均值3.7%,甚至也低於2022年的實際增長。
“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外部需求走弱,我們出口的壓力就會明顯增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研究室主任楊長湧一語道出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係。
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2023年,總需求不足矛盾凸顯,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難度加大。
“和以往常態化、周期性的複蘇相比,後疫情時代的複蘇過程會有波動、時間更漫長。”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從2009年起就開始擔任新聞發言人,長期與宏觀經濟數據打交道,讓他對經濟形勢變化更敏銳,感受也更深刻。
一季度經濟回升向好,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總體延續恢複,但部分指標增速放緩,經濟活躍度減弱;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進入四季度,宏觀調控組合政策發力顯效,經濟回穩向上態勢明顯。
如何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2023,中國經濟給出了新的回答。
精準發力 穩住經濟基本盤
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是今年中國經濟麵臨的主要困難挑戰。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一大批瞄準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的政策舉措在今年出台。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助力擴大內需。伴隨著一個個提振消費實招頻出,消費熱情被點燃,彰顯出中國14億多人超大市場的韌性與潛力。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著力提升供給水平和質量。各地今年圍繞著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鍛長板,補短板,產業鏈更趨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提振市場信心,民營經濟是關鍵,一條快速推進的時間線,見證著宏觀政策落地的精準與高效。
信泰集團是福建晉江一家老牌紡織企業,今年隨著訂單恢複,企業打算采購新設備提升產能,但要一下子拿出上千萬元資金,讓艱難挺過了三年疫情的企業犯了難。
今年7月19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此後一個月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接連出台支持民營經濟政策舉措細則。8月30日,福建追加全省工業技改扶持資金,80%以上投向民營企業,信泰集團先後共有1075萬元的專項技改貸款獲批。
老舊的廠房來不及翻修重建,資金立刻投入智能設備升級改造。12月初,記者來到信泰集團采訪時,三十台嶄新的數字化經編機已經完成組裝調試,在建於上個世紀的老廠房裏,全新的智能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生產。企業負責人蔡文榜說,現在自己從早上的7點多到晚上手機不停響,基本都是在催貨,雖然忙點累點,但心情很好。
“看到了希望,整個企業的信心更足了”。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樓裏,新組建的民營經濟局與外資司的辦公室緊挨著,兩個司局的工作人員笑稱,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致力於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和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的數量達到了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6586戶,已經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創下曆史新高,連續9年總量超1.3萬億斤。農業生產贏得來之不易的豐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成為新的發展目標。同時,各地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了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綜合司司長袁達告訴記者,根據對100多項經濟指標的跟蹤監測,其中有80%左右已恢複甚至超過2019年水平。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仍將名列前茅,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以變應變 開局之年氣象新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全球地緣政治、能源安全等問題突出,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嚴重衝擊,世界再次站在了曆史演變的十字路口。
麵對波譎雲詭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堅定戰略自信,精準施策,以“中國之治”應對“世界之亂”。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蘊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風高浪急,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在2023年,牢牢把握住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這就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在開局之年,清晰地劃定了航線,給定了坐標。”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各地以新思路新辦法應變局,下出了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在國內百強縣之首江蘇昆山,蔡誌承所在的企業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過去的主打產品手機顯示屏因國外市場萎縮,銷量大幅下滑。
“以前一天出貨要裝200多集裝箱卡車,上半年下降到隻有四五十車,發愁,頭發白了不少。”
困則求變,企業將眼光轉向國內市場,重新尋找商機。他們發現隨著國內汽車製造業的迅猛發展,車載屏加快更新換代,於是調整產線,開始為國內車企特別是新能源車企做配套,研發部門也由過去按屏幕尺寸大中小分組改為按汽車品牌分組,隨時響應客戶需求。
“過去一個月能開一次新品研發會就不錯。現在每周開一次,會議室都排滿了,不提早訂就搶不上。”
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正展示出它的獨特魅力。2023年,搭載國產高端芯片的新品手機橫空出世,立即引爆市場,需求牽引下,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產業加速成長,一個個新領域,一條條新賽道,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世界逆全球化潮流湧動,但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堅定不變。山東港口青島港今年新開通了19條國際海運航線,其中18條通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西班牙語和東南亞等國家的一些“小語種”外語正成為港口工作人員學習培訓的熱門課。
出口火爆的不隻是“新三樣”,如今,一般貿易在整個進出口中的比重已達到80%左右,中國產業正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也讓中國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均衡,中國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在國家信息中心,產業經濟室主任魏琪嘉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三條分別反映全國工業生產效率、重點新產品發展、創新驅動指數的直線持續向上增長,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這三根線分別對應著質量、效率和動力,從不同側麵反映了中國經濟質的變化。從它們的走勢上看,都保持了持續增長。這也表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下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事非經過不知難。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什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成為備受矚目與期待的一組關鍵詞。
越是艱險越向前,這就是中國。即將成為過去的2023年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嶽群 吳勇軍 張藝瑾 楊曜語)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越是艱險越向前
2023年,是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一年,更是砥礪奮進應變局開新局的一年。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
歲末將近,回望中國經濟走過的這一年,倍感艱辛不易,也更覺成就非凡。
2023年,全球經濟蹣跚乏力。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全球經濟全年預計增長2.9%,這個數字不僅遠低於2010年至2019年的曆史平均值3.7%,甚至也低於2022年的實際增長。
“中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外部需求走弱,我們出口的壓力就會明顯增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研究室主任楊長湧一語道出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係。
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2023年,總需求不足矛盾凸顯,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難度加大。
“和以往常態化、周期性的複蘇相比,後疫情時代的複蘇過程會有波動、時間更漫長。”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從2009年起就開始擔任新聞發言人,長期與宏觀經濟數據打交道,讓他對經濟形勢變化更敏銳,感受也更深刻。
一季度經濟回升向好,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總體延續恢複,但部分指標增速放緩,經濟活躍度減弱;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進入四季度,宏觀調控組合政策發力顯效,經濟回穩向上態勢明顯。
如何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2023,中國經濟給出了新的回答。
精準發力 穩住經濟基本盤
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是今年中國經濟麵臨的主要困難挑戰。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一大批瞄準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的政策舉措在今年出台。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助力擴大內需。伴隨著一個個提振消費實招頻出,消費熱情被點燃,彰顯出中國14億多人超大市場的韌性與潛力。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著力提升供給水平和質量。各地今年圍繞著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鍛長板,補短板,產業鏈更趨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提振市場信心,民營經濟是關鍵,一條快速推進的時間線,見證著宏觀政策落地的精準與高效。
信泰集團是福建晉江一家老牌紡織企業,今年隨著訂單恢複,企業打算采購新設備提升產能,但要一下子拿出上千萬元資金,讓艱難挺過了三年疫情的企業犯了難。
今年7月19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此後一個月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接連出台支持民營經濟政策舉措細則。8月30日,福建追加全省工業技改扶持資金,80%以上投向民營企業,信泰集團先後共有1075萬元的專項技改貸款獲批。
老舊的廠房來不及翻修重建,資金立刻投入智能設備升級改造。12月初,記者來到信泰集團采訪時,三十台嶄新的數字化經編機已經完成組裝調試,在建於上個世紀的老廠房裏,全新的智能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生產。企業負責人蔡文榜說,現在自己從早上的7點多到晚上手機不停響,基本都是在催貨,雖然忙點累點,但心情很好。
“看到了希望,整個企業的信心更足了”。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樓裏,新組建的民營經濟局與外資司的辦公室緊挨著,兩個司局的工作人員笑稱,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致力於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和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的數量達到了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6586戶,已經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創下曆史新高,連續9年總量超1.3萬億斤。農業生產贏得來之不易的豐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成為新的發展目標。同時,各地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了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綜合司司長袁達告訴記者,根據對100多項經濟指標的跟蹤監測,其中有80%左右已恢複甚至超過2019年水平。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仍將名列前茅,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以變應變 開局之年氣象新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全球地緣政治、能源安全等問題突出,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嚴重衝擊,世界再次站在了曆史演變的十字路口。
麵對波譎雲詭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堅定戰略自信,精準施策,以“中國之治”應對“世界之亂”。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蘊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風高浪急,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在2023年,牢牢把握住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這就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在開局之年,清晰地劃定了航線,給定了坐標。”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各地以新思路新辦法應變局,下出了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在國內百強縣之首江蘇昆山,蔡誌承所在的企業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過去的主打產品手機顯示屏因國外市場萎縮,銷量大幅下滑。
“以前一天出貨要裝200多集裝箱卡車,上半年下降到隻有四五十車,發愁,頭發白了不少。”
困則求變,企業將眼光轉向國內市場,重新尋找商機。他們發現隨著國內汽車製造業的迅猛發展,車載屏加快更新換代,於是調整產線,開始為國內車企特別是新能源車企做配套,研發部門也由過去按屏幕尺寸大中小分組改為按汽車品牌分組,隨時響應客戶需求。
“過去一個月能開一次新品研發會就不錯。現在每周開一次,會議室都排滿了,不提早訂就搶不上。”
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正展示出它的獨特魅力。2023年,搭載國產高端芯片的新品手機橫空出世,立即引爆市場,需求牽引下,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產業加速成長,一個個新領域,一條條新賽道,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世界逆全球化潮流湧動,但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堅定不變。山東港口青島港今年新開通了19條國際海運航線,其中18條通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西班牙語和東南亞等國家的一些“小語種”外語正成為港口工作人員學習培訓的熱門課。
出口火爆的不隻是“新三樣”,如今,一般貿易在整個進出口中的比重已達到80%左右,中國產業正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也讓中國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均衡,中國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在國家信息中心,產業經濟室主任魏琪嘉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三條分別反映全國工業生產效率、重點新產品發展、創新驅動指數的直線持續向上增長,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這三根線分別對應著質量、效率和動力,從不同側麵反映了中國經濟質的變化。從它們的走勢上看,都保持了持續增長。這也表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下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事非經過不知難。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什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成為備受矚目與期待的一組關鍵詞。
越是艱險越向前,這就是中國。即將成為過去的2023年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嶽群 吳勇軍 張藝瑾 楊曜語)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