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8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誌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18年前的今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誌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8年後的今日中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改變中華大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係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多彩神州,山河錦繡,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充滿生機活力。
今天的中國,天更藍。十年間,我國在GDP翻了一番的情況下,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汙染天數減少了93%,中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今天的中國,地更綠。我國累計完成造林10.2億畝,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麵積,成為全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3.05億畝,實現由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
今天的中國,水更清。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麵比例達到87.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黃河幹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從重拳治汙到係統修複,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以係統思維謀全局發展。從集中攻克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把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守護一江碧水”,他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母親河,他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係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幾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相繼出台;河長製、湖長製、林長製全麵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專屬守護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製度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辦結28.6萬件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實施十年禁漁後的長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頻頻現身。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黃河流域植被“綠線”向西移動大約300公裏。目前,我國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係,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我國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在農村,多措並舉推動鄉村環境整治,全國累計建設5萬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在城市,我國已經建成近3萬個口袋公園,讓市民們在“生態留白”中享受美好生活。
新時代十年,我國在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的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一大批高汙染企業有序退出。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係,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2021—2022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相比“十三五”末進一步下降4.6%,碳達峰碳中和和“1+N”政策體係已構建完成並持續落地,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體係基本建成,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到665萬台,節能降碳成效明顯。綠色成為新時代中國發展鮮明的底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8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誌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18年前的今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誌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8年後的今日中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深刻改變中華大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係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多彩神州,山河錦繡,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充滿生機活力。
今天的中國,天更藍。十年間,我國在GDP翻了一番的情況下,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汙染天數減少了93%,中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今天的中國,地更綠。我國累計完成造林10.2億畝,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麵積,成為全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3.05億畝,實現由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
今天的中國,水更清。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麵比例達到87.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黃河幹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從重拳治汙到係統修複,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以係統思維謀全局發展。從集中攻克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把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守護一江碧水”,他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母親河,他提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係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幾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相繼出台;河長製、湖長製、林長製全麵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專屬守護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製度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辦結28.6萬件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實施十年禁漁後的長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頻頻現身。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黃河流域植被“綠線”向西移動大約300公裏。目前,我國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係,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我國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在農村,多措並舉推動鄉村環境整治,全國累計建設5萬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在城市,我國已經建成近3萬個口袋公園,讓市民們在“生態留白”中享受美好生活。
新時代十年,我國在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的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一大批高汙染企業有序退出。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係,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2021—2022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相比“十三五”末進一步下降4.6%,碳達峰碳中和和“1+N”政策體係已構建完成並持續落地,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體係基本建成,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到665萬台,節能降碳成效明顯。綠色成為新時代中國發展鮮明的底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