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再赴四川,為何專程看了這兩個地方?
更新時間:2023-7-27 12:21:21    來源:央視

 

7月25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先後專程看了兩個地方:在廣元市,總書記考察了翠雲廊古蜀道;在德陽市,他調研了三星堆博物館。

從“三百裏程十萬樹”的古道古柏群落,到“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古城古國遺址,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可以清晰看到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發展的深度關切,而這兩者攸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根脈傳承。



△視頻丨習近平在四川考察調研

△ 四川考察點示意圖

01

走進翠雲廊:古蜀道上的“國之瑰寶”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調研的第一站,是翠雲廊古蜀道。

貫穿在川陝之間的古蜀道,曾經是千百年間進出兩地的交通要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人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蜀道難》,描繪了蜀道行路之艱難,也佐證了蜀道曆史之悠久。

△古蜀道示意圖。(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古蜀道。(總台央視記者郭曉龍拍攝)

“一條古蜀道,半部華夏史。”當天承擔講解工作的廣元蜀道文化研究會蔡東洲教授告訴《時政新聞眼》,蜀道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秦並巴蜀時,古蜀道中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正式開通了。李白詩中所寫的,也正是古蜀道金牛道這一段。

翠雲廊,就在金牛道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的核心組成部分。它綿延300餘裏,有著迄今保存最完好、裏程最長、數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群,被譽為“蜀道靈魂”“世界奇觀”。

△廣元蜀道文化研究會蔡東洲教授。(總台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翠雲廊,顧名思義,就是由行道古柏組成的綠色長廊。“翠雲廊”一名,出自清朝康熙年間劍州知州喬缽的一首詩:“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裏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蔭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

△翠雲廊內,古柏鬱鬱蔥蔥。(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目前翠雲廊三線現存古柏12000餘株,其中劍閣縣境內7803株。據了解,自明朝始,劍州州官就開始實行驛道古柏離任交接任製度,並沿襲至今。

千年古柏,與千年古道相伴相生,曆經風雨洗禮,見證曆史變遷,一路逶迤連綿,環雲聳翠,夾道成廊,升華為曆史與文化交融的鮮活記憶,成為自然與人文共生的珍貴標本。

△古蜀道與古柏。(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02

走進三星堆:驚豔世界的古蜀遺址

第二站,三星堆。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了解曆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複等情況。

△三星堆博物館航拍。(總台央視記者範凱拍攝)

三星堆遺址,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距今4500~2900年間的古蜀文化麵貌和發展水平,是同時期長江流域文化最豐富、麵積最大的都城遺址。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1986年、2019年,三星堆先後發現8個祭祀坑。兩次發掘出土珍貴文物近2萬件,包括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神壇、青銅人頭像、青銅縱目麵具、黃金麵具、金杖等稀世之珍。

△當天現場負責講解的三星堆博物館公眾服務部程靜。(總台央廣記者馬喆拍攝)

此次總書記考察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麵積約5.44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築。陳列麵積2.2萬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餘件(套),設有“世紀逐夢”“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7月27日起,新館試運行,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新館常設三大展覽之一:“世紀逐夢”。(總台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當天,總書記還走進了三星堆文物保護修複展示中心。

這裏包括了文保工作區和參觀區兩大區域,融文物修複、文物展示、參觀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在這裏,遊客可以近距離、沉浸式體驗文物的修複過程、了解文物修複的技術方法,還可以看到部分新出土文物和三星堆考古最新成果。

△顯微鏡下,三星堆文物的紋路清晰可見。(總台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03

注重文化傳承發展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此次在四川考察調研,從翠雲廊古蜀道,到三星堆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主要了解當地推進曆史文化傳承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情況。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考察時,也曾關注這兩個主題。他走進眉州市三蘇祠,叮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到宜賓市三江口,就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提出要求。

△三星堆文保專家正在就修複方案進行討論。(總台央視記者劉琦拍攝)

時隔一年,季夏之月,再訪蜀地,總書記再次重點關注這兩件大事,這與近期相繼召開的兩次重要會議密不可分。

一是今年6月2日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

在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三星堆博物館館藏:金麵罩。(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這次赴四川考察,是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之後第三次出京考察。

本月初,總書記赴江蘇考察時,走訪了蘇州古城的平江曆史文化街區,強調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在考察期間指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工作中的三星堆文保人員。(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另一次重要會議,是上周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

在這場時隔5年再次召開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最高規格大會上,總書記強調,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翠雲廊古蜀道,現場陳列的柏木和鬆木果實。(總台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此次赴四川考察,是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之後首次出京考察。實地踏訪翠雲廊古蜀道,了解當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情況,再次傳遞了鮮明信息。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總書記的四川之行,指引我們把重要部署轉化為實際行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



△ 視頻丨瞰四川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再赴四川,為何專程看了這兩個地方?
    2023-7-27 12:21:21    來源:央視

     

    7月25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調研,先後專程看了兩個地方:在廣元市,總書記考察了翠雲廊古蜀道;在德陽市,他調研了三星堆博物館。

    從“三百裏程十萬樹”的古道古柏群落,到“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古城古國遺址,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可以清晰看到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發展的深度關切,而這兩者攸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根脈傳承。



    △視頻丨習近平在四川考察調研

    △ 四川考察點示意圖

    01

    走進翠雲廊:古蜀道上的“國之瑰寶”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調研的第一站,是翠雲廊古蜀道。

    貫穿在川陝之間的古蜀道,曾經是千百年間進出兩地的交通要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人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蜀道難》,描繪了蜀道行路之艱難,也佐證了蜀道曆史之悠久。

    △古蜀道示意圖。(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古蜀道。(總台央視記者郭曉龍拍攝)

    “一條古蜀道,半部華夏史。”當天承擔講解工作的廣元蜀道文化研究會蔡東洲教授告訴《時政新聞眼》,蜀道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秦並巴蜀時,古蜀道中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正式開通了。李白詩中所寫的,也正是古蜀道金牛道這一段。

    翠雲廊,就在金牛道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的核心組成部分。它綿延300餘裏,有著迄今保存最完好、裏程最長、數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群,被譽為“蜀道靈魂”“世界奇觀”。

    △廣元蜀道文化研究會蔡東洲教授。(總台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翠雲廊,顧名思義,就是由行道古柏組成的綠色長廊。“翠雲廊”一名,出自清朝康熙年間劍州知州喬缽的一首詩:“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裏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蔭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

    △翠雲廊內,古柏鬱鬱蔥蔥。(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目前翠雲廊三線現存古柏12000餘株,其中劍閣縣境內7803株。據了解,自明朝始,劍州州官就開始實行驛道古柏離任交接任製度,並沿襲至今。

    千年古柏,與千年古道相伴相生,曆經風雨洗禮,見證曆史變遷,一路逶迤連綿,環雲聳翠,夾道成廊,升華為曆史與文化交融的鮮活記憶,成為自然與人文共生的珍貴標本。

    △古蜀道與古柏。(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02

    走進三星堆:驚豔世界的古蜀遺址

    第二站,三星堆。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了解曆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複等情況。

    △三星堆博物館航拍。(總台央視記者範凱拍攝)

    三星堆遺址,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距今4500~2900年間的古蜀文化麵貌和發展水平,是同時期長江流域文化最豐富、麵積最大的都城遺址。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1986年、2019年,三星堆先後發現8個祭祀坑。兩次發掘出土珍貴文物近2萬件,包括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神壇、青銅人頭像、青銅縱目麵具、黃金麵具、金杖等稀世之珍。

    △當天現場負責講解的三星堆博物館公眾服務部程靜。(總台央廣記者馬喆拍攝)

    此次總書記考察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麵積約5.44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築。陳列麵積2.2萬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餘件(套),設有“世紀逐夢”“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7月27日起,新館試運行,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新館常設三大展覽之一:“世紀逐夢”。(總台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當天,總書記還走進了三星堆文物保護修複展示中心。

    這裏包括了文保工作區和參觀區兩大區域,融文物修複、文物展示、參觀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在這裏,遊客可以近距離、沉浸式體驗文物的修複過程、了解文物修複的技術方法,還可以看到部分新出土文物和三星堆考古最新成果。

    △顯微鏡下,三星堆文物的紋路清晰可見。(總台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03

    注重文化傳承發展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此次在四川考察調研,從翠雲廊古蜀道,到三星堆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主要了解當地推進曆史文化傳承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情況。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考察時,也曾關注這兩個主題。他走進眉州市三蘇祠,叮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到宜賓市三江口,就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提出要求。

    △三星堆文保專家正在就修複方案進行討論。(總台央視記者劉琦拍攝)

    時隔一年,季夏之月,再訪蜀地,總書記再次重點關注這兩件大事,這與近期相繼召開的兩次重要會議密不可分。

    一是今年6月2日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

    在這次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三星堆博物館館藏:金麵罩。(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這次赴四川考察,是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之後第三次出京考察。

    本月初,總書記赴江蘇考察時,走訪了蘇州古城的平江曆史文化街區,強調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在考察期間指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工作中的三星堆文保人員。(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另一次重要會議,是上周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

    在這場時隔5年再次召開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最高規格大會上,總書記強調,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翠雲廊古蜀道,現場陳列的柏木和鬆木果實。(總台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此次赴四川考察,是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之後首次出京考察。實地踏訪翠雲廊古蜀道,了解當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情況,再次傳遞了鮮明信息。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總書記的四川之行,指引我們把重要部署轉化為實際行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



    △ 視頻丨瞰四川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