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每個人都了不起”(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更新時間:2023-5-5 17:01:10    來源:人民日報

  “大家都作出了貢獻,每個人都了不起。”

  202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的一席話,暖人肺腑,催人奮進。

  一句“了不起”的肯定,致敬所有“平凡英雄”。正是無數普通人的拚搏奮鬥,奏響了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如虹壯歌。

  從“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讚”到“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總書記的目光始終關注著人民,情感始終牽掛著人民。

  “每個人都了不起”,彰顯著禮讚勞動的真摯情懷。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希望你們珍惜榮譽、努力學習,在各自崗位上繼續拚搏、再創佳績,用你們的幹勁、闖勁、鑽勁鼓舞更多的人,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

  習近平同誌始終保持勞動者本色。在陝北梁家河,他帶著鄉親們打井、修淤地壩、修梯田、建沼氣池;在福建寧德,他走進水利工地,帶領地直機關千餘名幹部參加清溝排障修整水渠勞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來到基層一線勞動者中間:強調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稱讚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肯定“的哥”“的姐”為城市交通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點讚“快遞小哥”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看望截癱傷員時勉勵說:“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近年來,我國基本實現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從義務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12年免費教育,更多殘疾人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

  今天的中國,夢想接連實現,離不開每個勞動者的逐夢奔跑。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隻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每個人都了不起”,蘊含了人民至上的成功密碼。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坐在主席台前排的習近平總書記起立轉身,帶頭向坐在主席台後區受表彰的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代表鼓掌致意。掌聲獻給改革先鋒,也屬於億萬人民。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早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同誌就和工作人員在街邊擺桌子,了解民情,體察民意。

  2020年9月,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

  黨和國家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從“十四五”規劃編製網上意見征求開創我國五年規劃編製史上首次“網絡問策”,到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留言超過854.2萬條、2.9億字……“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每個人都了不起”,彙聚起民族複興的磅礴力量。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自2014年我國設立烈士紀念日以來,每年國慶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會同各界代表來到這裏致敬英雄。

  從風雨飄搖到走向複興,“中華民族能夠經曆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英雄來自人民,模範出自群眾。於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鍾南山,這一個個光輝的名字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當習近平總書記將勳章頒授給他們並向他們致敬時,一幕幕感人的畫麵激勵著全社會見賢思齊、爭做先鋒。

  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在我們這麼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彙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幹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一路波瀾壯闊、前景精彩無限的中國故事裏,每個人都是主人翁,每個人都了不起!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每個人都了不起”(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2023-5-5 17:01:10    來源:人民日報

  “大家都作出了貢獻,每個人都了不起。”

  202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的一席話,暖人肺腑,催人奮進。

  一句“了不起”的肯定,致敬所有“平凡英雄”。正是無數普通人的拚搏奮鬥,奏響了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如虹壯歌。

  從“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讚”到“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總書記的目光始終關注著人民,情感始終牽掛著人民。

  “每個人都了不起”,彰顯著禮讚勞動的真摯情懷。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希望你們珍惜榮譽、努力學習,在各自崗位上繼續拚搏、再創佳績,用你們的幹勁、闖勁、鑽勁鼓舞更多的人,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

  習近平同誌始終保持勞動者本色。在陝北梁家河,他帶著鄉親們打井、修淤地壩、修梯田、建沼氣池;在福建寧德,他走進水利工地,帶領地直機關千餘名幹部參加清溝排障修整水渠勞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來到基層一線勞動者中間:強調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稱讚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肯定“的哥”“的姐”為城市交通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點讚“快遞小哥”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看望截癱傷員時勉勵說:“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近年來,我國基本實現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從義務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12年免費教育,更多殘疾人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

  今天的中國,夢想接連實現,離不開每個勞動者的逐夢奔跑。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隻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每個人都了不起”,蘊含了人民至上的成功密碼。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坐在主席台前排的習近平總書記起立轉身,帶頭向坐在主席台後區受表彰的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代表鼓掌致意。掌聲獻給改革先鋒,也屬於億萬人民。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早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同誌就和工作人員在街邊擺桌子,了解民情,體察民意。

  2020年9月,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

  黨和國家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從“十四五”規劃編製網上意見征求開創我國五年規劃編製史上首次“網絡問策”,到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留言超過854.2萬條、2.9億字……“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每個人都了不起”,彙聚起民族複興的磅礴力量。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自2014年我國設立烈士紀念日以來,每年國慶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會同各界代表來到這裏致敬英雄。

  從風雨飄搖到走向複興,“中華民族能夠經曆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英雄來自人民,模範出自群眾。於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鍾南山,這一個個光輝的名字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當習近平總書記將勳章頒授給他們並向他們致敬時,一幕幕感人的畫麵激勵著全社會見賢思齊、爭做先鋒。

  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在我們這麼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彙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幹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一路波瀾壯闊、前景精彩無限的中國故事裏,每個人都是主人翁,每個人都了不起!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