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第一觀察丨總書記植樹時的講話描繪美麗中國新畫卷
更新時間:2023-4-5 20:18:47    來源:新華網

  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壩中心公園的植樹點,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除了身體力行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總書記還同在場的中小學生和幹部群眾深入交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成長經曆,談了他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思考和理解。看了當天新華社播發的消息稿,有網友留言:“總書記講得真接地氣,特別意味深長。”正如網友所感受到的,從總書記這次講話中,我們能領會到許多深意。

  ——持之以恒、接續奮鬥,是成功的秘訣。

  “這是我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第十一次參加植樹活動,算上到中央工作以來參加的次數,已經十六次了,而且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間我都參加了植樹活動。”一番回顧,道出了幾十年的以身示範、堅持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我國綠色還不夠多、不夠好”“我國林草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問題仍然突出”。正因如此,總書記強調,植樹造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要一以貫之、持續做下去。

  這次在植樹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在場的中小學生:“等你們也成了父母輩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女子孫繼續植樹,一代一代做下去,美麗中國就是這麼建設出來的。”

  植樹造林如此,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更是如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總書記講過的這些深入淺出的道理,一脈相承,內在統一,是我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秘訣。

  ——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不能脫離實際。

  有讀者說,看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種了什麼樹,跟著學習了不少有關樹木種類的知識。

  2015年植樹活動前夕,總書記在審看方案時作出明確指示:“樹種要根據規劃和地塊的實際需要選擇,不要名貴苗木。”

  今年植樹時,總書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指出:“北京過去種的比較多的是楊柳樹,因為北京適合種楊柳樹,同時要注意把針闊林比例結合好,使之更符合生物鏈、生態鏈要求。”

  言語之中,傳遞出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科學綠化的理念。

  近年來,總書記就此作出過一係列重要指示:“因地製宜,科學種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擴大森林麵積,提高森林質量”“因地製宜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之以恒開展國土綠化,因地製宜,科學規劃,不刻意追求奇花異草、名貴樹木”……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開出的良方,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重數量也重質量,必須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和氣候複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係統,不同的地區適宜種植不同的樹木,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脫離實際。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森林既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植樹時,再次提到“碳庫”,道出推動綠色發展的緊迫性。

  “雙碳”目標下,要進一步激活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係統潛能,尤其是資源占比高的森林碳彙,使其成為撬動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點。

  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種下綠色,就是種下發展生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近年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各地發展共識,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從綠樹掩映的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到綠洲連片的庫布其沙漠,再到“綠色明珠”塞罕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全國各地得以生動踐行。

  這次植樹,習近平總書記發出新的號召:“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種樹開始,種出屬於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

  ——“樹木”與“樹人”都是戰略性的工作。

  參加義務植樹,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高興同少年兒童一起勞動、交流。對“祖國小樹苗”的栽培、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家裏父母多大年紀,在小學有沒有安排生物課,對植物了解多少,現在作業多不多,課外輔導多不多……總書記問得細,叮囑他們從小要熱愛勞動,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孩子教育,跟植樹一樣,一開始就要豎正,否則就會長歪。”總書記的話,和他曾說過的“第一粒扣子”道理相通,同樣關愛濃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習近平總書記種下新苗,也種下祖國的未來與希望。

  策劃:霍小光

  主筆:嚴賦憬

  統籌:鄒偉、王絢、施永南

  視覺|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第一觀察丨總書記植樹時的講話描繪美麗中國新畫卷
2023-4-5 20:18:47    來源:新華網

  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壩中心公園的植樹點,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除了身體力行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總書記還同在場的中小學生和幹部群眾深入交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成長經曆,談了他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思考和理解。看了當天新華社播發的消息稿,有網友留言:“總書記講得真接地氣,特別意味深長。”正如網友所感受到的,從總書記這次講話中,我們能領會到許多深意。

  ——持之以恒、接續奮鬥,是成功的秘訣。

  “這是我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第十一次參加植樹活動,算上到中央工作以來參加的次數,已經十六次了,而且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間我都參加了植樹活動。”一番回顧,道出了幾十年的以身示範、堅持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我國綠色還不夠多、不夠好”“我國林草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問題仍然突出”。正因如此,總書記強調,植樹造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要一以貫之、持續做下去。

  這次在植樹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在場的中小學生:“等你們也成了父母輩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女子孫繼續植樹,一代一代做下去,美麗中國就是這麼建設出來的。”

  植樹造林如此,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更是如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總書記講過的這些深入淺出的道理,一脈相承,內在統一,是我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秘訣。

  ——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不能脫離實際。

  有讀者說,看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種了什麼樹,跟著學習了不少有關樹木種類的知識。

  2015年植樹活動前夕,總書記在審看方案時作出明確指示:“樹種要根據規劃和地塊的實際需要選擇,不要名貴苗木。”

  今年植樹時,總書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指出:“北京過去種的比較多的是楊柳樹,因為北京適合種楊柳樹,同時要注意把針闊林比例結合好,使之更符合生物鏈、生態鏈要求。”

  言語之中,傳遞出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科學綠化的理念。

  近年來,總書記就此作出過一係列重要指示:“因地製宜,科學種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擴大森林麵積,提高森林質量”“因地製宜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之以恒開展國土綠化,因地製宜,科學規劃,不刻意追求奇花異草、名貴樹木”……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開出的良方,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重數量也重質量,必須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和氣候複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係統,不同的地區適宜種植不同的樹木,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脫離實際。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森林既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植樹時,再次提到“碳庫”,道出推動綠色發展的緊迫性。

  “雙碳”目標下,要進一步激活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係統潛能,尤其是資源占比高的森林碳彙,使其成為撬動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點。

  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種下綠色,就是種下發展生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近年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各地發展共識,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從綠樹掩映的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到綠洲連片的庫布其沙漠,再到“綠色明珠”塞罕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全國各地得以生動踐行。

  這次植樹,習近平總書記發出新的號召:“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種樹開始,種出屬於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

  ——“樹木”與“樹人”都是戰略性的工作。

  參加義務植樹,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高興同少年兒童一起勞動、交流。對“祖國小樹苗”的栽培、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家裏父母多大年紀,在小學有沒有安排生物課,對植物了解多少,現在作業多不多,課外輔導多不多……總書記問得細,叮囑他們從小要熱愛勞動,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孩子教育,跟植樹一樣,一開始就要豎正,否則就會長歪。”總書記的話,和他曾說過的“第一粒扣子”道理相通,同樣關愛濃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習近平總書記種下新苗,也種下祖國的未來與希望。

  策劃:霍小光

  主筆:嚴賦憬

  統籌:鄒偉、王絢、施永南

  視覺|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