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這七個字,習近平為何一再強調?
更新時間:2019-10-9 8:23:10    來源:新華社

  【學習進行時】10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係列文章,為您解讀。

  “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平與發展的陽光普照全球。”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兩次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重大。

  和平發展的中國智慧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

  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闡發了“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兩年後,習近平站在聯合國講壇上發表演講,全麵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2017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描繪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圖景: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係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宇宙隻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

  中華民族曆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中國出於對世界未來與自身前途的一種判斷和選擇,也是為世界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麵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人類麵臨許多共同挑戰,習近平給出的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國際社會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麵作出努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進一步指出:

  ——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全球治理,各國共享共贏,才能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業。

  麵向未來的中國擔當

  2013年以來,習近平以全球視野和麵向未來的戰略思考,在國內、國際不同場合一再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行勝於言的中國行動,是兼濟天下的中國擔當,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相融相通的時代進程。

  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去年11月,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三個“不會停滯”,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係變革和建設的響亮回答,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力量、中國擔當的莊嚴承諾。

  “人類命運共同體”,短短七個字,蘊含的是中國智慧,體現的是中國方案,彰顯的是中國擔當。

文章編輯:殷愛萍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這七個字,習近平為何一再強調?
2019-10-9 8:23:10    來源:新華社

  【學習進行時】10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係列文章,為您解讀。

  “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平與發展的陽光普照全球。”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兩次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重大。

  和平發展的中國智慧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

  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闡發了“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兩年後,習近平站在聯合國講壇上發表演講,全麵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2017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描繪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圖景: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係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宇宙隻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

  中華民族曆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中國出於對世界未來與自身前途的一種判斷和選擇,也是為世界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麵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人類麵臨許多共同挑戰,習近平給出的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國際社會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麵作出努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進一步指出:

  ——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全球治理,各國共享共贏,才能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業。

  麵向未來的中國擔當

  2013年以來,習近平以全球視野和麵向未來的戰略思考,在國內、國際不同場合一再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行勝於言的中國行動,是兼濟天下的中國擔當,是中國夢與世界夢相融相通的時代進程。

  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去年11月,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三個“不會停滯”,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係變革和建設的響亮回答,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力量、中國擔當的莊嚴承諾。

  “人類命運共同體”,短短七個字,蘊含的是中國智慧,體現的是中國方案,彰顯的是中國擔當。

文章編輯:殷愛萍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