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進一步減少燃煤汙染 留住更多藍天白雲 我市全麵鋪開“電代煤”“氣代煤”工程
●6萬戶居民將使用清潔的氣或電替代燃煤 ●1萬戶以上農村居民永久性實現廚炊電氣化
更新時間:2017-4-7 8:38:14    來源:焦作晚報

  昨日,記者從市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減少燃煤汙染,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本月起,我市各縣市區對確定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區域,加快完善和改造供電設施及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麵鋪開戶用散煤“電代煤”“氣代煤”工作。


  根據工作方案,為推進“氣代煤”工作,在管道天然氣覆蓋不到的城市建成區,要加快城市天然氣管道延伸建設,積極推廣使用管道天然氣;在集中供熱覆蓋不到但管道天然氣覆蓋到的老舊城區、城鄉接合部等居民住宅區,推廣使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區域性燃氣鍋爐等多種天然氣利用方式。加大天然氣替代散煤力度,取代散煤炊事、取暖,提高居民氣化水平。

  為推進“電代煤”工作, 在熱力(燃氣)管網未覆蓋的老舊城區、城鄉接合部或生態要求較高區域的居民住宅,要加快新一輪電網改造升級,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廣電采暖技術。在燃氣管網未通達地區推廣采用電炊具及電采暖設備替代散燒用煤(柴)。

  5月底前,各縣市區對確定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區域,要完成電、氣設施齊備的所有應改戶數的改造;6月底前,完成改造區域的電力配套設施完善工作;7月底前,完成改造區域的供氣配套設施完善工作;8月底前,完成轄區內的改造任務。同時,在商業和公共領域積極推廣熱泵采暖。10月底前,對轄區已完成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戶數進行再核查,確保全麵完成轄區各項改造任務。

  據悉,10月底前,市、縣兩級建成區範圍內,嚴禁新建燃煤鍋爐,嚴禁燃煤散燒。在未實現集中供熱的區域應加快集中供熱管網延伸,優先發展集中供熱,其餘供熱管網無法覆蓋區域,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完成省下達我市“電代煤”“氣代煤”改造民生工程6萬戶任務;在商業和公共領域推廣熱泵采暖100萬平方米以上;1萬戶以上農村居民永久性實現廚炊電氣化。記者 李曉軍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進一步減少燃煤汙染 留住更多藍天白雲 我市全麵鋪開“電代煤”“氣代煤”工程
●6萬戶居民將使用清潔的氣或電替代燃煤 ●1萬戶以上農村居民永久性實現廚炊電氣化
2017-4-7 8:38:14    來源:焦作晚報

  昨日,記者從市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減少燃煤汙染,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本月起,我市各縣市區對確定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區域,加快完善和改造供電設施及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麵鋪開戶用散煤“電代煤”“氣代煤”工作。


  根據工作方案,為推進“氣代煤”工作,在管道天然氣覆蓋不到的城市建成區,要加快城市天然氣管道延伸建設,積極推廣使用管道天然氣;在集中供熱覆蓋不到但管道天然氣覆蓋到的老舊城區、城鄉接合部等居民住宅區,推廣使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區域性燃氣鍋爐等多種天然氣利用方式。加大天然氣替代散煤力度,取代散煤炊事、取暖,提高居民氣化水平。

  為推進“電代煤”工作, 在熱力(燃氣)管網未覆蓋的老舊城區、城鄉接合部或生態要求較高區域的居民住宅,要加快新一輪電網改造升級,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廣電采暖技術。在燃氣管網未通達地區推廣采用電炊具及電采暖設備替代散燒用煤(柴)。

  5月底前,各縣市區對確定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區域,要完成電、氣設施齊備的所有應改戶數的改造;6月底前,完成改造區域的電力配套設施完善工作;7月底前,完成改造區域的供氣配套設施完善工作;8月底前,完成轄區內的改造任務。同時,在商業和公共領域積極推廣熱泵采暖。10月底前,對轄區已完成的“電代煤”“氣代煤”改造戶數進行再核查,確保全麵完成轄區各項改造任務。

  據悉,10月底前,市、縣兩級建成區範圍內,嚴禁新建燃煤鍋爐,嚴禁燃煤散燒。在未實現集中供熱的區域應加快集中供熱管網延伸,優先發展集中供熱,其餘供熱管網無法覆蓋區域,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完成省下達我市“電代煤”“氣代煤”改造民生工程6萬戶任務;在商業和公共領域推廣熱泵采暖100萬平方米以上;1萬戶以上農村居民永久性實現廚炊電氣化。記者 李曉軍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