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本報訊(記者楊仕智)目前,我市玉米處於灌漿期,正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如何在較短時間內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確保玉米豐產豐收?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席新順建議:防幹旱,澆好灌漿水;防病蟲,減輕產量損失;防早收,挖掘增產潛力。
一是要防幹旱,澆好灌漿水。進入8月份以來,我市持續高溫少雨,造成玉米大麵積受旱。目前玉米正處於灌漿期,又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需水量大,此期幹旱,不僅影響光合速率,而且影響光合產物的運輸和積累,致使灌漿強度下降,籽粒增重減緩,產量形成放慢,嚴重影響產量。因此,當前要全力抓好抗旱澆水工作,充分挖掘現有水源條件,抓緊對受旱地塊進行澆灌,做到應澆盡澆。確保玉米正常灌漿對水分的需要,減輕幹旱對產量的影響。
二是要防病蟲,減輕產量損失。旱生蟲、澇生病。目前正是多種病蟲害的高發期,旱情的持續發展,將加重四代棉鈴蟲、三代玉米螟、玉米蚜、甜菜夜蛾等害蟲的發生程度,如防控不及時,將對秋糧生產構成直接威脅,對此不能有絲毫大意。因此,要重點監控四代棉鈴蟲、三代玉米螟、鏽病等,並根據發病情況,及時落實防控技術措施,確保不流行、不危害、不成災。
三是要防早收,挖掘增產潛力。推廣玉米適時晚收技術,正確掌握玉米的收獲期,延長灌漿時間,是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玉米產量,改善玉米品質,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重要技術環節。適時晚收,既不增加投入,又能充分利用光、溫資源,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玉米的最佳收獲期為完熟期,此時果穗苞葉變白幹枯,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籽粒基部出現黑色層,這是玉米完全成熟的標誌。玉米從苞葉發黃到籽粒乳線消失的10天內,每推遲一天收獲,千粒重就能提高2~3克,每畝就能增加5~6公斤產量,10天每畝就能增加50~60公斤。因此,在不影響下茬小麥正常播種的前提下,要加強玉米適時晚收的宣傳推廣,指導農民盡量推遲玉米收獲期,充分挖掘玉米的增產潛力。
此外,對因風災輕度倒伏的地塊,在玉米生育後期,底部葉片老化、枯死,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時打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害侵染;對個別因播種偏晚或貪青晚熟的地塊,要采取站稈扒皮晾曬,即在蠟熟中後期扒開玉米苞葉,使籽粒全部露在外麵,但注意不要折斷穗柄,否則影響產量。這樣可以促玉米提早成熟、降低籽粒水分、增加產量。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訊(記者楊仕智)目前,我市玉米處於灌漿期,正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如何在較短時間內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確保玉米豐產豐收?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席新順建議:防幹旱,澆好灌漿水;防病蟲,減輕產量損失;防早收,挖掘增產潛力。
一是要防幹旱,澆好灌漿水。進入8月份以來,我市持續高溫少雨,造成玉米大麵積受旱。目前玉米正處於灌漿期,又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需水量大,此期幹旱,不僅影響光合速率,而且影響光合產物的運輸和積累,致使灌漿強度下降,籽粒增重減緩,產量形成放慢,嚴重影響產量。因此,當前要全力抓好抗旱澆水工作,充分挖掘現有水源條件,抓緊對受旱地塊進行澆灌,做到應澆盡澆。確保玉米正常灌漿對水分的需要,減輕幹旱對產量的影響。
二是要防病蟲,減輕產量損失。旱生蟲、澇生病。目前正是多種病蟲害的高發期,旱情的持續發展,將加重四代棉鈴蟲、三代玉米螟、玉米蚜、甜菜夜蛾等害蟲的發生程度,如防控不及時,將對秋糧生產構成直接威脅,對此不能有絲毫大意。因此,要重點監控四代棉鈴蟲、三代玉米螟、鏽病等,並根據發病情況,及時落實防控技術措施,確保不流行、不危害、不成災。
三是要防早收,挖掘增產潛力。推廣玉米適時晚收技術,正確掌握玉米的收獲期,延長灌漿時間,是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玉米產量,改善玉米品質,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重要技術環節。適時晚收,既不增加投入,又能充分利用光、溫資源,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玉米的最佳收獲期為完熟期,此時果穗苞葉變白幹枯,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籽粒基部出現黑色層,這是玉米完全成熟的標誌。玉米從苞葉發黃到籽粒乳線消失的10天內,每推遲一天收獲,千粒重就能提高2~3克,每畝就能增加5~6公斤產量,10天每畝就能增加50~60公斤。因此,在不影響下茬小麥正常播種的前提下,要加強玉米適時晚收的宣傳推廣,指導農民盡量推遲玉米收獲期,充分挖掘玉米的增產潛力。
此外,對因風災輕度倒伏的地塊,在玉米生育後期,底部葉片老化、枯死,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時打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害侵染;對個別因播種偏晚或貪青晚熟的地塊,要采取站稈扒皮晾曬,即在蠟熟中後期扒開玉米苞葉,使籽粒全部露在外麵,但注意不要折斷穗柄,否則影響產量。這樣可以促玉米提早成熟、降低籽粒水分、增加產量。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