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助力貧困大學生
我市首次啟動該項工作 網上申請已開始
更新時間:2013-8-1 8:24:35    來源:焦作日報
     本報訊(記者劉婧 實習生韓長玲)昨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我市首次啟動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網上申請已經開始。隻要是焦作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無論新生還是在校生,均可在焦作申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貸6000元。在校期間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

  關鍵詞:貸款對象

    據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國家開發銀行負責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地辦理的貸款。該項貸款按年度申請、審批和發放,主要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對象為:已被省外全日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準)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焦作籍新生和焦作籍在省外高校就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擔還款責任。

    據了解,共同借款人原則上為借款學生的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戶籍必須與借款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一致;共同借款人非父母時,其年齡必須在25~60周歲之間。此外,申請開發銀行生源地貸款的學生不能作為其他貸款學生的共同借款人。

  關鍵詞:申請條件

    據了解,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家庭須無不良信息記錄;經濟困難,全部收入不足以支持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家庭經濟困難者須符合以下九種情況之一:農村特困戶或城鎮低保戶;孤兒或殘疾家庭;遭受天災人禍,造成重大損失,無力負擔費用;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家庭主要收入創造者因故喪失勞動能力;無穩定收入的單親家庭;老、少、邊、窮及偏遠農村的貧困家庭;父母雙方或一方失業的家庭;其他貧困家庭。

  關鍵詞:貸款額度、用途、期限

    據介紹,每個借款人每年申請的貸款額度不超過6000元,金額為100的整數倍。高校在讀學生當年在高校已獲得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不得同時申請生源地貸款。

    所貸款項主要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當貸款額大於學費和住宿費實際需求時,剩餘部分可以用於學生生活費。

  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製本專科學製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學製超過4年或繼續攻讀更高一級學位的,相應縮短學生畢業後的還貸期限。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後利息由借款人自付。

  關鍵詞:貸款程序

    申請貸款學生可登錄https://sls.cdb.com.cn進行實名注冊,填寫個人和共同借款人信息,在線進行貸款申請,並打印貸款申請表。

    打印申請表後,學生須到居(村)委會、鄉鎮(街道)民政部門及畢業高中進行資格初審並加蓋公章。初審通過後,由申貸學生所在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國家開發銀行與借款學生及共同借款人簽訂合同,打印合同受理證明。高校開學報到時, 貸款學生持受理證明到高校學生資助中心辦理電子回執,國家開發銀行審批合同後,將通過學生支付寶個人賬戶發放貸款,並支付至高校賬戶。

  據介紹,我市各縣市區學生初審通過後,可到當地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申請貸款,焦作新區學生則須到市教育局進行申請。

  關鍵詞:提交材料

    初次申請所需材料為蓋章的申請表、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證、高校錄取通知書(在讀學生持學生證及所在高校出具的關於在校期間表現和未獲得高校助學貸款的書麵證明材料)及上述材料複印件;本人及共同借款人戶口簿隻需出示,不需複印件,學生及共同借款人需同時到場。

    再次申請貸款的,由學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持學生本人簽字的申請表(無須蓋章)、學生證及所在高校出具的關於在校期間表現和未獲得高校助學貸款的書麵證明材料,並出示以前年度簽訂的助學貸款借款合同和身份證明(不需複印件)。

    申請表需原件一式兩份;高校出具的書麵證明材料需原件和複印件各一份;其餘證明材料複印件均一式兩份。

  關鍵詞:貸款償還

    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借款學生與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借款學生發生退學、被開除學籍、出國等不能正常完成學業的情況,應一次性償還所有合同本金和利息。學生畢業後2年期間隻付利息,2年後由學生與共同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息。

文章編輯:崔珊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助力貧困大學生
我市首次啟動該項工作 網上申請已開始
2013-8-1 8:24:35    來源:焦作日報
     本報訊(記者劉婧 實習生韓長玲)昨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我市首次啟動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網上申請已經開始。隻要是焦作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無論新生還是在校生,均可在焦作申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貸6000元。在校期間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

  關鍵詞:貸款對象

    據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國家開發銀行負責發放的,在學生入學前戶籍所在地辦理的貸款。該項貸款按年度申請、審批和發放,主要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對象為:已被省外全日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準)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焦作籍新生和焦作籍在省外高校就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擔還款責任。

    據了解,共同借款人原則上為借款學生的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戶籍必須與借款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一致;共同借款人非父母時,其年齡必須在25~60周歲之間。此外,申請開發銀行生源地貸款的學生不能作為其他貸款學生的共同借款人。

  關鍵詞:申請條件

    據了解,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學生家庭須無不良信息記錄;經濟困難,全部收入不足以支持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家庭經濟困難者須符合以下九種情況之一:農村特困戶或城鎮低保戶;孤兒或殘疾家庭;遭受天災人禍,造成重大損失,無力負擔費用;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家庭主要收入創造者因故喪失勞動能力;無穩定收入的單親家庭;老、少、邊、窮及偏遠農村的貧困家庭;父母雙方或一方失業的家庭;其他貧困家庭。

  關鍵詞:貸款額度、用途、期限

    據介紹,每個借款人每年申請的貸款額度不超過6000元,金額為100的整數倍。高校在讀學生當年在高校已獲得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不得同時申請生源地貸款。

    所貸款項主要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當貸款額大於學費和住宿費實際需求時,剩餘部分可以用於學生生活費。

  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製本專科學製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學製超過4年或繼續攻讀更高一級學位的,相應縮短學生畢業後的還貸期限。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後利息由借款人自付。

  關鍵詞:貸款程序

    申請貸款學生可登錄https://sls.cdb.com.cn進行實名注冊,填寫個人和共同借款人信息,在線進行貸款申請,並打印貸款申請表。

    打印申請表後,學生須到居(村)委會、鄉鎮(街道)民政部門及畢業高中進行資格初審並加蓋公章。初審通過後,由申貸學生所在地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國家開發銀行與借款學生及共同借款人簽訂合同,打印合同受理證明。高校開學報到時, 貸款學生持受理證明到高校學生資助中心辦理電子回執,國家開發銀行審批合同後,將通過學生支付寶個人賬戶發放貸款,並支付至高校賬戶。

  據介紹,我市各縣市區學生初審通過後,可到當地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申請貸款,焦作新區學生則須到市教育局進行申請。

  關鍵詞:提交材料

    初次申請所需材料為蓋章的申請表、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證、高校錄取通知書(在讀學生持學生證及所在高校出具的關於在校期間表現和未獲得高校助學貸款的書麵證明材料)及上述材料複印件;本人及共同借款人戶口簿隻需出示,不需複印件,學生及共同借款人需同時到場。

    再次申請貸款的,由學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持學生本人簽字的申請表(無須蓋章)、學生證及所在高校出具的關於在校期間表現和未獲得高校助學貸款的書麵證明材料,並出示以前年度簽訂的助學貸款借款合同和身份證明(不需複印件)。

    申請表需原件一式兩份;高校出具的書麵證明材料需原件和複印件各一份;其餘證明材料複印件均一式兩份。

  關鍵詞:貸款償還

    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借款學生與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借款學生發生退學、被開除學籍、出國等不能正常完成學業的情況,應一次性償還所有合同本金和利息。學生畢業後2年期間隻付利息,2年後由學生與共同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息。

文章編輯:崔珊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