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教育部衛生部日前發布意見 中小學校園內全麵禁煙
更新時間:2010-7-15 8:11:42    來源:新京報

  教師不得在學生麵前吸煙,並要做到相互之間不敬煙、不勸煙;發現學生吸煙,及時勸阻和教育;中小學和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全麵禁煙。教育部辦公廳和衛生部辦公廳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教師在學校的禁煙活動中應以身作則、帶頭戒煙,通過自身的戒煙,教育、帶動學生自覺抵製煙草的誘惑。學校應積極倡導和幫助吸煙的教職員工戒煙,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職和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應全麵禁煙,高等學校教學區、辦公區、圖書館等場所室內應全麵禁煙。各級各類學校校園內主要區域應設置醒目的禁煙標誌,校園內不得張貼或設置煙草廣告或變相煙草廣告並禁止出售煙草製品。

  《意見》提出,各級各類學校應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計劃,通過課堂教學、講座、班會、同伴教育、知識競賽、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師生傳授煙草危害、不嚐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拒絕吸二手煙等控煙核心知識和技能。

  針對兩部委聯合下發的《意見》,國際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協議NGO觀察員吳宜群昨日表示,對教師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要動員他們戒煙。盡管抽煙是自由,但老師抽煙的話就無法勸學生,學生可能會問:“你自己就抽煙,怎麼讓我戒煙?”

  目前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高達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吸煙導致的疾病。吳宜群說,控煙很大的重點就是不要讓青年人吸煙。

  《意見》要求,中小學和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全麵禁煙。吳宜群認為,這是很大的進步,做到了跟控煙公約精神相一致。因為之前一些中小學還做不到完全禁煙,中小學和托幼機構的一切場所,包括操場都要禁煙,要做到一進學校門就不能吸煙。   

文章編輯:張菊嬌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教育部衛生部日前發布意見 中小學校園內全麵禁煙
2010-7-15 8:11:42    來源:新京報

  教師不得在學生麵前吸煙,並要做到相互之間不敬煙、不勸煙;發現學生吸煙,及時勸阻和教育;中小學和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全麵禁煙。教育部辦公廳和衛生部辦公廳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教師在學校的禁煙活動中應以身作則、帶頭戒煙,通過自身的戒煙,教育、帶動學生自覺抵製煙草的誘惑。學校應積極倡導和幫助吸煙的教職員工戒煙,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職和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應全麵禁煙,高等學校教學區、辦公區、圖書館等場所室內應全麵禁煙。各級各類學校校園內主要區域應設置醒目的禁煙標誌,校園內不得張貼或設置煙草廣告或變相煙草廣告並禁止出售煙草製品。

  《意見》提出,各級各類學校應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計劃,通過課堂教學、講座、班會、同伴教育、知識競賽、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師生傳授煙草危害、不嚐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拒絕吸二手煙等控煙核心知識和技能。

  針對兩部委聯合下發的《意見》,國際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協議NGO觀察員吳宜群昨日表示,對教師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要動員他們戒煙。盡管抽煙是自由,但老師抽煙的話就無法勸學生,學生可能會問:“你自己就抽煙,怎麼讓我戒煙?”

  目前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高達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吸煙導致的疾病。吳宜群說,控煙很大的重點就是不要讓青年人吸煙。

  《意見》要求,中小學和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內全麵禁煙。吳宜群認為,這是很大的進步,做到了跟控煙公約精神相一致。因為之前一些中小學還做不到完全禁煙,中小學和托幼機構的一切場所,包括操場都要禁煙,要做到一進學校門就不能吸煙。   

文章編輯:張菊嬌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