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自2011年1月起,我國將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這次由衛生部提出的“禁煙令”絕非首次,在我市各類公共場所很早就有了“禁止吸煙”的警示標牌。然而,記者近日通過走訪發現,禁煙要想做到“令行禁止”並非易事。在全國性禁煙令出台之際,有關人士表示,實施全麵禁煙不僅要“喊口號”,更需要全社會的集體參與,將其落在實處。
娛樂場所是吸煙“重災區”
5月13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娛樂場所、寫字樓、車站等人群密集地發現,到處都有吸煙者的身影,禁煙標誌多數形同虛設。在解放路上的一家網吧,一進門,記者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煙味。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能容納近百人的網吧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吸煙。在網吧收銀台,記者看到櫃台上掛著一個“嚴禁未成年人入內”的牌子,但未見到“禁止吸煙”的警示標牌。在交談中,網吧老板告訴記者:“要說不讓未成年人來上網我們還可以做到,但若是不讓顧客吸煙我們很難做到。吸不吸煙是人家的自由,我們怎能製止得住。若是真阻止顧客吸煙,誰還會來我們這兒上網?”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塔南路上的一家電子遊藝廳,這裏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記者現場看到,一些煙民一邊悠閑地吸著煙,一邊打著遊戲,而且吸剩的煙頭隨地亂丟。這不僅造成空氣汙染,還存在安全隱患。
禁煙,煙民反映各不相同
俗話說,“煙酒不分家”。現如今,置辦酒席、過節送禮、招待客人及走親訪友都離不開香煙,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抽的煙越貴越有身份。記者在隨機對一些煙民采訪後發現,大多煙民很難做到不吸煙。
市民趙先生今年47歲,煙齡已有20餘年。對於衛生部的“禁煙令”,趙先生苦笑著說:“這一點我真的做不到,最多也就是出門的時候注意點,盡量少吸。”在接受采訪的煙民中,很多煙民對“禁煙令”的出台表示不理解或難以接受。市民張先生說:“吸煙又不是吸毒,這應該是個人的自由,真不明白提出這樣的目標有什麼意義。”
和張先生看法相反的是,有一部分煙民已意識到了吸煙對自己和他人及環境的危害,紛紛表示盡量少吸或是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法治與人治相結合才最有效
吸煙確實被人們認為是“百害而無一利”,那麼“禁煙令”該怎樣才能得到執行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河南理工大學人文政法學院張付領教授。張教授說:“首先,我個人完全讚同‘禁煙令’。吸煙帶給人們和社會的危害的確不小,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但若想短時間內完全禁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法規的健全才是治理的根本。應該完善有關法規並出台細則,像懲治酒駕一樣來禁煙,讓吸煙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其次,除在公共場所設置禁煙標誌外,要大力宣傳吸煙及被動吸煙的後果,形成一種禁煙氛圍,調動全民積極參與,相互監督。最後,可以在香煙的包裝上進行改進,學習國外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在煙盒上印上壞掉的肺和萎縮的心髒的圖形,使煙民更直觀地感受到吸煙的危害,從而自覺少吸直至完全戒煙,方可取得較好的禁煙效果。” (本報記者 付凱明)
相關新聞: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自2011年1月起,我國將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這次由衛生部提出的“禁煙令”絕非首次,在我市各類公共場所很早就有了“禁止吸煙”的警示標牌。然而,記者近日通過走訪發現,禁煙要想做到“令行禁止”並非易事。在全國性禁煙令出台之際,有關人士表示,實施全麵禁煙不僅要“喊口號”,更需要全社會的集體參與,將其落在實處。
娛樂場所是吸煙“重災區”
5月13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娛樂場所、寫字樓、車站等人群密集地發現,到處都有吸煙者的身影,禁煙標誌多數形同虛設。在解放路上的一家網吧,一進門,記者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煙味。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能容納近百人的網吧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吸煙。在網吧收銀台,記者看到櫃台上掛著一個“嚴禁未成年人入內”的牌子,但未見到“禁止吸煙”的警示標牌。在交談中,網吧老板告訴記者:“要說不讓未成年人來上網我們還可以做到,但若是不讓顧客吸煙我們很難做到。吸不吸煙是人家的自由,我們怎能製止得住。若是真阻止顧客吸煙,誰還會來我們這兒上網?”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塔南路上的一家電子遊藝廳,這裏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記者現場看到,一些煙民一邊悠閑地吸著煙,一邊打著遊戲,而且吸剩的煙頭隨地亂丟。這不僅造成空氣汙染,還存在安全隱患。
禁煙,煙民反映各不相同
俗話說,“煙酒不分家”。現如今,置辦酒席、過節送禮、招待客人及走親訪友都離不開香煙,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抽的煙越貴越有身份。記者在隨機對一些煙民采訪後發現,大多煙民很難做到不吸煙。
市民趙先生今年47歲,煙齡已有20餘年。對於衛生部的“禁煙令”,趙先生苦笑著說:“這一點我真的做不到,最多也就是出門的時候注意點,盡量少吸。”在接受采訪的煙民中,很多煙民對“禁煙令”的出台表示不理解或難以接受。市民張先生說:“吸煙又不是吸毒,這應該是個人的自由,真不明白提出這樣的目標有什麼意義。”
和張先生看法相反的是,有一部分煙民已意識到了吸煙對自己和他人及環境的危害,紛紛表示盡量少吸或是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法治與人治相結合才最有效
吸煙確實被人們認為是“百害而無一利”,那麼“禁煙令”該怎樣才能得到執行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河南理工大學人文政法學院張付領教授。張教授說:“首先,我個人完全讚同‘禁煙令’。吸煙帶給人們和社會的危害的確不小,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但若想短時間內完全禁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法規的健全才是治理的根本。應該完善有關法規並出台細則,像懲治酒駕一樣來禁煙,讓吸煙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其次,除在公共場所設置禁煙標誌外,要大力宣傳吸煙及被動吸煙的後果,形成一種禁煙氛圍,調動全民積極參與,相互監督。最後,可以在香煙的包裝上進行改進,學習國外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在煙盒上印上壞掉的肺和萎縮的心髒的圖形,使煙民更直觀地感受到吸煙的危害,從而自覺少吸直至完全戒煙,方可取得較好的禁煙效果。” (本報記者 付凱明)
相關新聞: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