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學習進行時】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調研。他來到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了解社區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優化便民惠民服務、推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等情況。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推出文章,一起了解總書記和寧夏的故事。
滾滾黃河水,巍巍賀蘭山,塞上江南寧夏,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情之所係、心之所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6年和2020年兩次到寧夏考察,寄語各族人民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寧夏北部得黃河水之利,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但是,南部黃土丘陵區溝壑林立,陰濕高寒。這裏的西吉、海原、固原統稱西海固,和甘肅河西、定西,並稱“三西”,自古“苦瘠甲天下”。
上世紀90年代,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帶隊去寧夏考察,第一次來到西海固。
那時候,鄉親們有的住窯洞,家裏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有的一家人才兩三條褲子。有一戶,習近平在他們家轉了一圈,最後看到窯洞頂上吊了一捆發菜,就這麼個值錢的東西。他家裏有點糧食,但不夠吃,一點水是從很遠的地方挑來的,因為沒水洗,人身上都髒乎乎的。
談到那次西海固之行,習近平說,窮地方我見過也住過,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好多年了,仍有那麼窮、那麼苦的地方,我心裏受到了很大衝擊。
習近平表示,一定要響應中央號召,搞好對口扶貧工作。福建成立閩寧協作領導小組,習近平擔任組長,專門抓這個事情。
習近平跟寧夏的同誌一起采取了一個大動作,就是移民吊莊。“吊莊”是寧夏的詞,意思是把這個村從那兒吊到這兒。當時從西海固搬遷了幾千戶到銀川附近。習近平親自命名“閩寧村”:“閩寧村現在是個幹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這是2022年9月7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閩寧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期間專門前往閩寧鎮原隆移民村。
總書記先是乘車繞著小鎮轉了一圈,看看新村新貌——紅瓦白牆,小樓鱗次櫛比。一位幹部回憶說,總書記一路都在問老百姓的收入、上學、就醫情況,問村裏基礎設施配套。
來到鄉親們中間,總書記觸景生情。他對鄉親們說,20年來,閩寧村發展成了閩寧鎮,你們的收入也從當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現在的1萬多元,將近20倍。看到你們開始過上好日子,臉上洋溢著幸福,我感到很欣慰。
從西吉縣移民到閩寧鎮的謝興昌激動地告訴總書記,一家人搬遷後這麼多年,感到天天都在發生新變化,要說共產黨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習近平總書記回應謝興昌說,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裏,就是要讓老百姓時時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這次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總書記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有一個金花園社區,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這個社區常住居民一萬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數民族群眾,大家在一起和睦相處。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來到這個社區,了解社區黨建工作、民族團結社區創建和為民服務工作情況,同社區誌願者代表親切交談。
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裕西社區,年逾古稀的王蘭花(左二)與誌願服務隊成員一起討論裕西社區誌願服務工作安排(2020年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誌願者王蘭花是一名回族老黨員老模範,與共和國同齡。見到總書記,王蘭花激動地說:“2016年您來寧夏調研,您講的一句話我念念不忘,‘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國家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是一步一步幹出來的。”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市郊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工人們建設的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製油項目,即興講了一段話。“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這一句,一直激勵著廣大勞動群眾。
總書記親切回應王蘭花:“這其中也包括你和廣大誌願者,大家都在幹啊!”
王蘭花把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頭等大事,十多年如一日堅持誌願服務,帶領“王蘭花熱心小組”為居民解決各類困難,調解各類民事糾紛,開展公益活動。
總書記對王蘭花說,你們的經驗很好,真正體現了行勝於言。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各族群眾要一起努力,誌願者要充分發揮作用,謝謝你們的努力和貢獻。
“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2016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當年7月到寧夏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第一站選在了西吉縣將台堡——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台堡會師,標誌二萬五千裏長征勝利結束。
這是位於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的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2021年10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那天,夏雨綿綿。在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前,習近平總書記整理緞帶,敬獻花籃,向革命先烈三鞠躬。
隨後,總書記參觀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紀念館。接待總書記的講解員回憶了一個細節:總書記剛進門就在“紅25軍單家集布告”前停下了腳步。
單家集一帶是回民聚居區,紅軍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製定了這則布告。紅25軍經過單家集時,向當地傳授粉條技術。
在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
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寧夏生態環境保護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事情。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長期以來潤澤著這裏的百姓。自漢唐以來,這裏就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塞上江南”。
這是2024年6月13日拍攝的黃河寧夏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彙報。
總書記指出,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這裏既種稻又養魚養蟹,魚蟹反過來給稻田施肥;農民土地流轉,加上務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東;遊客既可以觀光遊覽,又可以品嚐美食、購買農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聽了介紹,頷首讚許:“這裏不僅有‘一產’,還有‘二產’‘三產’,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登上塔台,舉目遠眺。千畝稻田,綠波蕩漾。他沿田埂走進稻田深處。正值放魚時節,總書記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總書記強調,寧夏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
2023年2月9日在寧夏賀蘭山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拍攝的雪後賀蘭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在寧夏,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賀蘭山被稱為“父親山”。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
早年間,賀蘭山北部發現了優質“太西煤”,多年過量開采和露天式開采作業,對賀蘭山生態功能造成巨大破壞。
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
2017年起,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礦企業關停退出,進行環境整治和生態修複,保護區內礦產資源開采和建設項目審批停止。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賀蘭山東麓的黃河灘區。
展板上的照片顯示,過去盜挖盜采留下的亂坑千瘡百孔,經過整治後仍依稀可辨。
總書記佇立在展板前,遠眺巍巍賀蘭山,語重心長地說,生態修複要付出很大代價,但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下大氣力抓好。
這些年,寧夏通過灘區整治,發展葡萄種植,既發展了產業,又改善了生態。
總書記勉勵大家,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複結合起來,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學習進行時】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調研。他來到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了解社區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優化便民惠民服務、推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等情況。新華社《學習進行時》推出文章,一起了解總書記和寧夏的故事。
滾滾黃河水,巍巍賀蘭山,塞上江南寧夏,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情之所係、心之所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6年和2020年兩次到寧夏考察,寄語各族人民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寧夏北部得黃河水之利,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但是,南部黃土丘陵區溝壑林立,陰濕高寒。這裏的西吉、海原、固原統稱西海固,和甘肅河西、定西,並稱“三西”,自古“苦瘠甲天下”。
上世紀90年代,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帶隊去寧夏考察,第一次來到西海固。
那時候,鄉親們有的住窯洞,家裏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有的一家人才兩三條褲子。有一戶,習近平在他們家轉了一圈,最後看到窯洞頂上吊了一捆發菜,就這麼個值錢的東西。他家裏有點糧食,但不夠吃,一點水是從很遠的地方挑來的,因為沒水洗,人身上都髒乎乎的。
談到那次西海固之行,習近平說,窮地方我見過也住過,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好多年了,仍有那麼窮、那麼苦的地方,我心裏受到了很大衝擊。
習近平表示,一定要響應中央號召,搞好對口扶貧工作。福建成立閩寧協作領導小組,習近平擔任組長,專門抓這個事情。
習近平跟寧夏的同誌一起采取了一個大動作,就是移民吊莊。“吊莊”是寧夏的詞,意思是把這個村從那兒吊到這兒。當時從西海固搬遷了幾千戶到銀川附近。習近平親自命名“閩寧村”:“閩寧村現在是個幹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這是2022年9月7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閩寧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期間專門前往閩寧鎮原隆移民村。
總書記先是乘車繞著小鎮轉了一圈,看看新村新貌——紅瓦白牆,小樓鱗次櫛比。一位幹部回憶說,總書記一路都在問老百姓的收入、上學、就醫情況,問村裏基礎設施配套。
來到鄉親們中間,總書記觸景生情。他對鄉親們說,20年來,閩寧村發展成了閩寧鎮,你們的收入也從當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現在的1萬多元,將近20倍。看到你們開始過上好日子,臉上洋溢著幸福,我感到很欣慰。
從西吉縣移民到閩寧鎮的謝興昌激動地告訴總書記,一家人搬遷後這麼多年,感到天天都在發生新變化,要說共產黨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習近平總書記回應謝興昌說,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裏,就是要讓老百姓時時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這次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總書記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有一個金花園社區,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這個社區常住居民一萬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少數民族群眾,大家在一起和睦相處。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來到這個社區,了解社區黨建工作、民族團結社區創建和為民服務工作情況,同社區誌願者代表親切交談。
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裕西社區,年逾古稀的王蘭花(左二)與誌願服務隊成員一起討論裕西社區誌願服務工作安排(2020年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誌願者王蘭花是一名回族老黨員老模範,與共和國同齡。見到總書記,王蘭花激動地說:“2016年您來寧夏調研,您講的一句話我念念不忘,‘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國家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是一步一步幹出來的。”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市郊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考察工人們建設的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製油項目,即興講了一段話。“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這一句,一直激勵著廣大勞動群眾。
總書記親切回應王蘭花:“這其中也包括你和廣大誌願者,大家都在幹啊!”
王蘭花把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頭等大事,十多年如一日堅持誌願服務,帶領“王蘭花熱心小組”為居民解決各類困難,調解各類民事糾紛,開展公益活動。
總書記對王蘭花說,你們的經驗很好,真正體現了行勝於言。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各族群眾要一起努力,誌願者要充分發揮作用,謝謝你們的努力和貢獻。
“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2016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當年7月到寧夏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第一站選在了西吉縣將台堡——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台堡會師,標誌二萬五千裏長征勝利結束。
這是位於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的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2021年10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那天,夏雨綿綿。在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前,習近平總書記整理緞帶,敬獻花籃,向革命先烈三鞠躬。
隨後,總書記參觀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紀念館。接待總書記的講解員回憶了一個細節:總書記剛進門就在“紅25軍單家集布告”前停下了腳步。
單家集一帶是回民聚居區,紅軍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製定了這則布告。紅25軍經過單家集時,向當地傳授粉條技術。
在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
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寧夏生態環境保護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事情。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長期以來潤澤著這裏的百姓。自漢唐以來,這裏就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塞上江南”。
這是2024年6月13日拍攝的黃河寧夏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彙報。
總書記指出,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嗬護黃河。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這裏既種稻又養魚養蟹,魚蟹反過來給稻田施肥;農民土地流轉,加上務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東;遊客既可以觀光遊覽,又可以品嚐美食、購買農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聽了介紹,頷首讚許:“這裏不僅有‘一產’,還有‘二產’‘三產’,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登上塔台,舉目遠眺。千畝稻田,綠波蕩漾。他沿田埂走進稻田深處。正值放魚時節,總書記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總書記強調,寧夏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
2023年2月9日在寧夏賀蘭山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拍攝的雪後賀蘭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在寧夏,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賀蘭山被稱為“父親山”。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
早年間,賀蘭山北部發現了優質“太西煤”,多年過量開采和露天式開采作業,對賀蘭山生態功能造成巨大破壞。
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
2017年起,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礦企業關停退出,進行環境整治和生態修複,保護區內礦產資源開采和建設項目審批停止。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賀蘭山東麓的黃河灘區。
展板上的照片顯示,過去盜挖盜采留下的亂坑千瘡百孔,經過整治後仍依稀可辨。
總書記佇立在展板前,遠眺巍巍賀蘭山,語重心長地說,生態修複要付出很大代價,但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下大氣力抓好。
這些年,寧夏通過灘區整治,發展葡萄種植,既發展了產業,又改善了生態。
總書記勉勵大家,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複結合起來,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