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文脈華章|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更新時間:2024/6/5 16:16:05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

編者按:賡續曆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呈現出新氣象、開創了新局麵。一個個文化遺產從傳統到現代,連接曆史與未來,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央視網《聯播+》欄目特推出“薪火相傳”係列策劃,從文化傳承中感受中華文脈底蘊。

聯播+在憑“瓷”生輝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浙江龍泉,坐落著國內唯一一座全麵係統介紹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的專題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的建成,與習近平總書記息息相關。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始於三國兩晉,興於宋元,是與宋詞、宋畫等並列的“文化符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陶瓷類項目。公元12—15世紀,龍泉青瓷不僅在中國流行,而且被世界瓷器市場追捧,影響和引領著當時世界各地陶瓷器的審美與生產。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龍泉調研,當地彙報龍泉窯楓洞岩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但現有博物館無法容納出土文物。習近平當場表示,龍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有必要建一個青瓷博物館。他還特別叮囑當地幹部,新館不一定規模很大,但一定要有個性和特色。

很快,補助資金落實到位,博物館建設項目隨之啟動。

當時的龍泉是個山區欠發達縣,財政緊張。龍泉人說:“沒有習書記的支持,我們根本不敢想建這麼一個博物館,龍泉青瓷文化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弘揚發展。”

2010年起,龍泉青瓷博物館對外開放,向世人生動述說著龍泉瓷業的興起、鼎盛、衰落和複興。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如今,在龍泉這個人口不足30萬的小城,青瓷行業從業者有2萬餘人,平均每1000個龍泉人中就有一位知名度較高的青瓷工藝美術大師。

在龍泉窯的起源地和中心產區,還建起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身處其中,人們可以零距離參觀加工泥料的場所、製作陶瓷的作坊等遺跡,還可以了解考古發掘和文物修複工作。

在龍泉青瓷產業園,青瓷創客將科技和時尚元素注入青瓷生產,開發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青瓷+”創意產品。2017年起,龍泉深度開發青瓷傳統燒製技藝,推出名為“不滅窯火”的文旅IP,重塑龍泉青瓷的燒製風俗。

從曆史走向未來,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杭州國家版本館入口處,約7萬片純手工燒製的青瓷片組成青瓷門扇,開時美輪美奐,合時別具一格,吸引無數人觀光“打卡”。

習近平總書記說龍泉青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承和弘揚”,龍泉人從未忘記。

融入青瓷元素的手機共鳴音箱遠銷海外,能給手部按摩的青瓷杯成為都市白領追捧的養生“神器”……一代代青瓷藝人守護著這一抹“青綠”,挖掘青瓷的無限可能。

G20杭州峰會的“青蓮”茶咖具、杭州亞運會的“龍泉瓷娃”……這些年,龍泉青瓷頻頻亮相國際舞台,以更豐富的樣式、更青春的麵貌為更多人所知。

今年“五一”假期,龍泉青瓷博物館接待觀眾超過2.6萬人次,同比增長30%,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

龍泉青瓷博物館前立著一塊“關懷石”,上麵記錄著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支持該博物館建設的故事。它見證著,龍泉青瓷的千年窯火,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文脈華章|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2024/6/5 16:16:05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

    編者按:賡續曆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呈現出新氣象、開創了新局麵。一個個文化遺產從傳統到現代,連接曆史與未來,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央視網《聯播+》欄目特推出“薪火相傳”係列策劃,從文化傳承中感受中華文脈底蘊。

    聯播+在憑“瓷”生輝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浙江龍泉,坐落著國內唯一一座全麵係統介紹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的專題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的建成,與習近平總書記息息相關。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始於三國兩晉,興於宋元,是與宋詞、宋畫等並列的“文化符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陶瓷類項目。公元12—15世紀,龍泉青瓷不僅在中國流行,而且被世界瓷器市場追捧,影響和引領著當時世界各地陶瓷器的審美與生產。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龍泉調研,當地彙報龍泉窯楓洞岩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但現有博物館無法容納出土文物。習近平當場表示,龍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有必要建一個青瓷博物館。他還特別叮囑當地幹部,新館不一定規模很大,但一定要有個性和特色。

    很快,補助資金落實到位,博物館建設項目隨之啟動。

    當時的龍泉是個山區欠發達縣,財政緊張。龍泉人說:“沒有習書記的支持,我們根本不敢想建這麼一個博物館,龍泉青瓷文化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弘揚發展。”

    2010年起,龍泉青瓷博物館對外開放,向世人生動述說著龍泉瓷業的興起、鼎盛、衰落和複興。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如今,在龍泉這個人口不足30萬的小城,青瓷行業從業者有2萬餘人,平均每1000個龍泉人中就有一位知名度較高的青瓷工藝美術大師。

    在龍泉窯的起源地和中心產區,還建起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身處其中,人們可以零距離參觀加工泥料的場所、製作陶瓷的作坊等遺跡,還可以了解考古發掘和文物修複工作。

    在龍泉青瓷產業園,青瓷創客將科技和時尚元素注入青瓷生產,開發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青瓷+”創意產品。2017年起,龍泉深度開發青瓷傳統燒製技藝,推出名為“不滅窯火”的文旅IP,重塑龍泉青瓷的燒製風俗。

    從曆史走向未來,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杭州國家版本館入口處,約7萬片純手工燒製的青瓷片組成青瓷門扇,開時美輪美奐,合時別具一格,吸引無數人觀光“打卡”。

    習近平總書記說龍泉青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承和弘揚”,龍泉人從未忘記。

    融入青瓷元素的手機共鳴音箱遠銷海外,能給手部按摩的青瓷杯成為都市白領追捧的養生“神器”……一代代青瓷藝人守護著這一抹“青綠”,挖掘青瓷的無限可能。

    G20杭州峰會的“青蓮”茶咖具、杭州亞運會的“龍泉瓷娃”……這些年,龍泉青瓷頻頻亮相國際舞台,以更豐富的樣式、更青春的麵貌為更多人所知。

    今年“五一”假期,龍泉青瓷博物館接待觀眾超過2.6萬人次,同比增長30%,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

    龍泉青瓷博物館前立著一塊“關懷石”,上麵記錄著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支持該博物館建設的故事。它見證著,龍泉青瓷的千年窯火,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