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
更新時間:2024-3-8 14:34:1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身幹淨利索的灰白工裝,來自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孫景南代表是一名巾幗電焊工。30多年來,她埋頭精研焊接技術,從一名學徒逐漸成長為中國中車公司著名技能專家。

△2024年3月5日,孫景南就弘揚工匠精神發言。

3月5日,在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孫景南談到自己對大國工匠的理解:“‘匠’字就是在專業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一點,曆經磨礪方能實現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點頭讚許:“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一窮二白,從無到有,引進消化吸收再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搞出一個獨立自主的製造業基礎。”

“這一想啊,真是無比自豪。就拿交通來說,現在我國汽車產銷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是最好的,高速公路裏程也是最長的,高鐵走出去了,城市軌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輪船也走出去了,大飛機我們也造出來了,造船業的‘三大明珠’都造出來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斷地國產化,然後走在國際前頭,並在不斷突破。”

撫今追昔,總書記感慨道:“這裏麵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圖紙設計得好還不行,最後要落實到焊工手裏,沒有世界頂級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裝備。所以,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這是頂梁柱,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

△2024年2月18日,中國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新加坡航展開幕前進行預演飛行。

當前,我國正處於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從“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精心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大國工匠。

這些年來,從“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從“北鬥”組網到“奮鬥者”深潛……一係列大國重器、超級工程,離不開大國工匠的實幹。

△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七一勳章”獲得者艾愛國頒授勳章。

“大國工匠,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七一勳章”頒授現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讓“好焊工”艾愛國銘記於心。

工作50多年,艾愛國憑借高超技能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

匠心築夢,技能報國。一把焊槍,詮釋了孫景南、艾愛國等大國工匠對焊接技術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見證了我國技能人才的成長與進步。

截至2023年9月,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各類技能人才活躍在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在5日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和6日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同一個關鍵詞——“發展新質生產力”。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包括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在內的應用型人才,也需要有頂尖科技人才等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

在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宇亮委員,就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作了發言。

△2024年3月6日,趙宇亮就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發言。

“把納米顆粒作為治療藥物的載體,可以讓它在人體內輸送藥物,像快遞員一樣‘定點遞送’。通過控製它的釋放,人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複雜的疾病。說得形象一點,納米技術能給許多傳統大分子藥物‘加特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探索科技前沿,趙宇亮思考的還有如何大力推進納米科技的產業化,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產業。

去年全國兩會後的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在廣汽研究院,總書記同來自各個方麵的代表親切交流。他們中有參與北鬥芯片研製的高級工程師,有致力於把西藏的太陽能發電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人員,有參與過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國工匠……

大家踴躍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凝神傾聽,叮囑道:“經濟要持續發展,不要大起大落。這裏麵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廣汽研究院

如何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和政協聯組會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劃重點——

深化科技體製、教育體製、人才體製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

大時代,大舞台。

近年來,各地打破學曆、論文等條框限製,眾多“田秀才”“土專家”獲得專業技術職稱,產業技術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廣,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

春潮澎湃,萬物生長。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中華大地正在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時政微觀察》近期內容>>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再提“調查研究”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因地製宜,向“新”而行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楠

視覺丨江雨航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
    2024-3-8 14:34:1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身幹淨利索的灰白工裝,來自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孫景南代表是一名巾幗電焊工。30多年來,她埋頭精研焊接技術,從一名學徒逐漸成長為中國中車公司著名技能專家。

    △2024年3月5日,孫景南就弘揚工匠精神發言。

    3月5日,在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孫景南談到自己對大國工匠的理解:“‘匠’字就是在專業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一點,曆經磨礪方能實現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點頭讚許:“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一窮二白,從無到有,引進消化吸收再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搞出一個獨立自主的製造業基礎。”

    “這一想啊,真是無比自豪。就拿交通來說,現在我國汽車產銷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是最好的,高速公路裏程也是最長的,高鐵走出去了,城市軌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輪船也走出去了,大飛機我們也造出來了,造船業的‘三大明珠’都造出來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斷地國產化,然後走在國際前頭,並在不斷突破。”

    撫今追昔,總書記感慨道:“這裏麵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圖紙設計得好還不行,最後要落實到焊工手裏,沒有世界頂級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裝備。所以,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這是頂梁柱,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

    △2024年2月18日,中國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新加坡航展開幕前進行預演飛行。

    當前,我國正處於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從“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精心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大國工匠。

    這些年來,從“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從“北鬥”組網到“奮鬥者”深潛……一係列大國重器、超級工程,離不開大國工匠的實幹。

    △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七一勳章”獲得者艾愛國頒授勳章。

    “大國工匠,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七一勳章”頒授現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讓“好焊工”艾愛國銘記於心。

    工作50多年,艾愛國憑借高超技能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

    匠心築夢,技能報國。一把焊槍,詮釋了孫景南、艾愛國等大國工匠對焊接技術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見證了我國技能人才的成長與進步。

    截至2023年9月,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占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各類技能人才活躍在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在5日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和6日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同一個關鍵詞——“發展新質生產力”。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包括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在內的應用型人才,也需要有頂尖科技人才等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

    在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宇亮委員,就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作了發言。

    △2024年3月6日,趙宇亮就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發言。

    “把納米顆粒作為治療藥物的載體,可以讓它在人體內輸送藥物,像快遞員一樣‘定點遞送’。通過控製它的釋放,人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複雜的疾病。說得形象一點,納米技術能給許多傳統大分子藥物‘加特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探索科技前沿,趙宇亮思考的還有如何大力推進納米科技的產業化,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產業。

    去年全國兩會後的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在廣汽研究院,總書記同來自各個方麵的代表親切交流。他們中有參與北鬥芯片研製的高級工程師,有致力於把西藏的太陽能發電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人員,有參與過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國工匠……

    大家踴躍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凝神傾聽,叮囑道:“經濟要持續發展,不要大起大落。這裏麵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廣汽研究院

    如何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和政協聯組會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劃重點——

    深化科技體製、教育體製、人才體製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

    大時代,大舞台。

    近年來,各地打破學曆、論文等條框限製,眾多“田秀才”“土專家”獲得專業技術職稱,產業技術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越走越寬廣,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

    春潮澎湃,萬物生長。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中華大地正在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時政微觀察》近期內容>>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再提“調查研究”

    習近平兩會時刻丨因地製宜,向“新”而行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楠

    視覺丨江雨航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