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衛星視角|跟隨總書記足跡,看我國農業新圖景
更新時間:2023-12-20 18:41:44    來源:新華社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一個個村莊,從指出“因地製宜選擇富民產業”到強調“堅持科技興農”,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指明方向和路徑。如今,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了大台階,農民生活顯著改善,鄉村麵貌煥然一新。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通過衛星視角看我國農業新圖景。

  當前,大同市開發黃花菜品、食品、飲品、功能食品、化妝品、文創產品六大係列130餘種,全產業鏈產值超40億元。

  時間:2020年5月11日

  地點: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

  大同黃花種植有600多年曆史,近年來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習近平步入田間,察看黃花長勢。正在勞作的村民們圍攏過來,習近平向他們了解黃花的田間管理、市場價格、產品銷路等。

  【總書記說】

  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隨著現代化農機普及應用,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得以大麵積推廣,不僅使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持續深入,更為糧食作物高產穩產助力。

  時間:2020年7月22日

  地點: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

  吉林鬆遼平原素有“黃金玉米帶”和“大豆之鄉”的美譽,是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習近平走進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實驗樣品和玉米優良品種展示,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

  【總書記說】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位於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海南省種業實驗室(原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將形成輻射全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種子科學技術創新中心。

  時間:2022年4月10日

  地點: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我國最南端的科技創新園區,也是海南種業、深海科技創新的主陣地。習近平來到位於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聽取了科技城規劃建設和實驗室總體情況介紹,察看了實驗室搭建平台支持種業創新成果展示,對海南省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

  【總書記說】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在產業發展、深化改革等帶動下,小崗村村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時間:2016年4月25日

  地點: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

  鳳陽縣小崗村是聞名全國的大包幹發源地。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同當地市、縣領導和小崗村“兩委”班子成員、大包幹帶頭人、村民代表座談。

  【總書記說】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全麵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

  在鄉村振興中,石門村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蓬勃。

  時間:2023年10月11日

  地點: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

  習近平來到石門自然村,了解濕地公園生態保護、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得知當地發展特色旅遊、茶產業,推進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習近平十分高興。

  【總書記說】

  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很關注鄉村振興。希望你們保護好自然生態,把傳統村落風貌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堅持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把鄉村建設得更美麗,讓日子越過越開心、越幸福!

總策劃:呂岩鬆

總監製:袁炳忠

策劃:徐壯誌

出品:劉菁 常愛玲

監製:齊慧傑 周寧 令偉家

統籌:張紫贇 黃慶華

終審:曹建禮 朱斯哲

記者:水金辰 黃博涵 張麗芸

編輯:王浩程 郭潔宇 胡碧霞 薑子煒

設計:趙丹陽

技術支持:密雅琪

衛星遙感服務支持:

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

星圖地球數據雲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安徽分社

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衛星視角|跟隨總書記足跡,看我國農業新圖景
2023-12-20 18:41:44    來源:新華社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一個個村莊,從指出“因地製宜選擇富民產業”到強調“堅持科技興農”,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指明方向和路徑。如今,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了大台階,農民生活顯著改善,鄉村麵貌煥然一新。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通過衛星視角看我國農業新圖景。

  當前,大同市開發黃花菜品、食品、飲品、功能食品、化妝品、文創產品六大係列130餘種,全產業鏈產值超40億元。

  時間:2020年5月11日

  地點: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

  大同黃花種植有600多年曆史,近年來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習近平步入田間,察看黃花長勢。正在勞作的村民們圍攏過來,習近平向他們了解黃花的田間管理、市場價格、產品銷路等。

  【總書記說】

  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隨著現代化農機普及應用,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得以大麵積推廣,不僅使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持續深入,更為糧食作物高產穩產助力。

  時間:2020年7月22日

  地點: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

  吉林鬆遼平原素有“黃金玉米帶”和“大豆之鄉”的美譽,是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習近平走進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實驗樣品和玉米優良品種展示,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

  【總書記說】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位於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海南省種業實驗室(原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將形成輻射全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種子科學技術創新中心。

  時間:2022年4月10日

  地點: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我國最南端的科技創新園區,也是海南種業、深海科技創新的主陣地。習近平來到位於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聽取了科技城規劃建設和實驗室總體情況介紹,察看了實驗室搭建平台支持種業創新成果展示,對海南省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

  【總書記說】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在產業發展、深化改革等帶動下,小崗村村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時間:2016年4月25日

  地點: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

  鳳陽縣小崗村是聞名全國的大包幹發源地。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同當地市、縣領導和小崗村“兩委”班子成員、大包幹帶頭人、村民代表座談。

  【總書記說】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全麵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

  在鄉村振興中,石門村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蓬勃。

  時間:2023年10月11日

  地點: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

  習近平來到石門自然村,了解濕地公園生態保護、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得知當地發展特色旅遊、茶產業,推進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習近平十分高興。

  【總書記說】

  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很關注鄉村振興。希望你們保護好自然生態,把傳統村落風貌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堅持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把鄉村建設得更美麗,讓日子越過越開心、越幸福!

總策劃:呂岩鬆

總監製:袁炳忠

策劃:徐壯誌

出品:劉菁 常愛玲

監製:齊慧傑 周寧 令偉家

統籌:張紫贇 黃慶華

終審:曹建禮 朱斯哲

記者:水金辰 黃博涵 張麗芸

編輯:王浩程 郭潔宇 胡碧霞 薑子煒

設計:趙丹陽

技術支持:密雅琪

衛星遙感服務支持:

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

星圖地球數據雲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安徽分社

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