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天天學習“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主席在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朋友們的回信中,這樣表達了內心的感受。
2023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4周年的日子。多年來,習主席一直心係澳門發展、牽掛澳門的繁榮穩定,留下很多情滿濠江的難忘故事。
一次溫馨做客 感受民生改善
2014年12月19日,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的身影出現在了澳門石排灣公屋。
澳門回歸祖國後,特別行政區政府製定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屋政策目標,石排灣公屋就是這項政策下,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設項目。
在石排灣公屋,習主席走進碼頭工人梁誌華的家。搬入石排灣公屋前,梁誌華一家的收入一直不太穩定,隻能租住在一所並不寬敞的私人住宅裏。搬進新居後,一家人生活的壓力減輕了很多,真正實現了安居夢想。
來做客的習主席同梁誌華一家拉起家常,感受澳門居民生活的溫馨,把對澳門民生狀況的關心融入溫暖的問詢中。
一場主題沙龍 提升文化自信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主席來到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在參觀了學校發展簡史和教學科研成果展後,習主席應邀參加了正在舉行的“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沙龍。
“我先聽聽大家的討論,然後談談對你們學習體會的體會。”一句親切的開場白立刻緩解了學生們緊張的心情。
習主席與同學們交流了中華民族文化DNA等精彩話題,講述了自己在學生時代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識、開啟智慧的人生經曆。習主席坦言,直到現在,他一有空就讀書,每次都覺得開卷有益。
習主席以“寶藏”來形容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認為一旦探秘其中,就會終生受用。他還冀望同學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賦予中華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成為我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
一段尺素情緣 綿延十年牽扯
2009年1月1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考察澳門期間,與街坊總會下屬的一家專業老年人服務機構——頤駿中心的一群義工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9年是中國的農曆牛年。考察中,義工們手工製作了一件牛形象的工藝品送給習近平,習近平點睛地在上麵寫下“吉祥”兩個字。
那次見麵後不久,義工老人們還同習近平通了一次信,習近平在回信中表達了對澳門美好未來的信心。
2019年中秋,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老人們回憶起十年前同習近平見麵的場景,再次萌發了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念頭。2019年重陽節之際,他們接到了習主席的回信,收獲了這個重陽節最珍貴的禮物。
在回信中,習主席既為老人們退休後熱心公益事業、生活充實快樂感到高興,也勉勵老人們堅持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向青年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一堂曆史大課 踐行青春約定
2019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孩子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並精心繪製了彩筆畫,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愛,邀請習爺爺再到澳門來。
對於孩子們的邀請,習主席一直記在心上。當年12月19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習主席在澳門視察的48小時中,專程前往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走進這所曾升起澳門第一麵五星紅旗的學校,習主席說自己是“如約而來”。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師生中間,習主席親自講授了一堂曆史文化課——從5000多年文明史談到170多年近現代史,從新中國70年談到澳門回歸20年……
習主席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隻有學習曆史,才能了解我們從哪裏出發、走了什麼樣的路、現在在哪裏、未來向何處去。”殷殷寄語,為青春夢想標定航向。
一顆科學衛星 激發創新活力
2023年5月21日,一顆名為“澳門科學一號”的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奔向太空,成功開創了兩個“第一”:內地和澳門合作研製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國際上首個監測低緯度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衛星。
懷揣成功的喜悅,18名參與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彙報衛星成功發射的喜訊和參與衛星研製工作的感受,表達積極參與祖國科研建設的願望和決心。
習主席欣然回信,指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澳門高校、澳門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並鼓勵大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收到回信的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難掩激動,表示這封回信對於澳門科技大學以及澳門的科技創新事業是極大的推動力,全校師生都深感榮幸、備受鼓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天天學習“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主席在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朋友們的回信中,這樣表達了內心的感受。
2023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4周年的日子。多年來,習主席一直心係澳門發展、牽掛澳門的繁榮穩定,留下很多情滿濠江的難忘故事。
一次溫馨做客 感受民生改善
2014年12月19日,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的身影出現在了澳門石排灣公屋。
澳門回歸祖國後,特別行政區政府製定了“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公屋政策目標,石排灣公屋就是這項政策下,澳門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設項目。
在石排灣公屋,習主席走進碼頭工人梁誌華的家。搬入石排灣公屋前,梁誌華一家的收入一直不太穩定,隻能租住在一所並不寬敞的私人住宅裏。搬進新居後,一家人生活的壓力減輕了很多,真正實現了安居夢想。
來做客的習主席同梁誌華一家拉起家常,感受澳門居民生活的溫馨,把對澳門民生狀況的關心融入溫暖的問詢中。
一場主題沙龍 提升文化自信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主席來到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在參觀了學校發展簡史和教學科研成果展後,習主席應邀參加了正在舉行的“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沙龍。
“我先聽聽大家的討論,然後談談對你們學習體會的體會。”一句親切的開場白立刻緩解了學生們緊張的心情。
習主席與同學們交流了中華民族文化DNA等精彩話題,講述了自己在學生時代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識、開啟智慧的人生經曆。習主席坦言,直到現在,他一有空就讀書,每次都覺得開卷有益。
習主席以“寶藏”來形容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認為一旦探秘其中,就會終生受用。他還冀望同學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賦予中華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成為我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
一段尺素情緣 綿延十年牽扯
2009年1月1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考察澳門期間,與街坊總會下屬的一家專業老年人服務機構——頤駿中心的一群義工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9年是中國的農曆牛年。考察中,義工們手工製作了一件牛形象的工藝品送給習近平,習近平點睛地在上麵寫下“吉祥”兩個字。
那次見麵後不久,義工老人們還同習近平通了一次信,習近平在回信中表達了對澳門美好未來的信心。
2019年中秋,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老人們回憶起十年前同習近平見麵的場景,再次萌發了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念頭。2019年重陽節之際,他們接到了習主席的回信,收獲了這個重陽節最珍貴的禮物。
在回信中,習主席既為老人們退休後熱心公益事業、生活充實快樂感到高興,也勉勵老人們堅持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向青年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一堂曆史大課 踐行青春約定
2019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孩子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並精心繪製了彩筆畫,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愛,邀請習爺爺再到澳門來。
對於孩子們的邀請,習主席一直記在心上。當年12月19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習主席在澳門視察的48小時中,專程前往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走進這所曾升起澳門第一麵五星紅旗的學校,習主席說自己是“如約而來”。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師生中間,習主席親自講授了一堂曆史文化課——從5000多年文明史談到170多年近現代史,從新中國70年談到澳門回歸20年……
習主席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隻有學習曆史,才能了解我們從哪裏出發、走了什麼樣的路、現在在哪裏、未來向何處去。”殷殷寄語,為青春夢想標定航向。
一顆科學衛星 激發創新活力
2023年5月21日,一顆名為“澳門科學一號”的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奔向太空,成功開創了兩個“第一”:內地和澳門合作研製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國際上首個監測低緯度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衛星。
懷揣成功的喜悅,18名參與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彙報衛星成功發射的喜訊和參與衛星研製工作的感受,表達積極參與祖國科研建設的願望和決心。
習主席欣然回信,指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澳門高校、澳門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並鼓勵大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收到回信的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難掩激動,表示這封回信對於澳門科技大學以及澳門的科技創新事業是極大的推動力,全校師生都深感榮幸、備受鼓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