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天天學習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習近平主席11月14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兩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6年再次到訪美國,也是中美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麵對麵會晤,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就中美關係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他站在時代高度分析、研判中美關係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引經據典為發展中美關係指出正確方向。這些論述蘊含深刻的戰略思維和政治智慧,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央視網《天天學習》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解讀】
中華民族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孔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黃金法則”。
近代以後,中國遭遇了100多年的動蕩和戰火。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中國絕不會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絕不會將自己曾經遭受過的悲慘經曆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
當今世界最需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中美兩國曆史文化傳統、社會製度、意識形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雙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美雙方應該堅持從大處著眼,認清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不把自己的意誌和模式強加於對方;應該善於管控矛盾和摩擦,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建設性方式增進理解、擴大共識。
【解讀】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誌不渝的曆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曆屆美國政府對此都有明確承諾。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應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履行“不支持‘台獨’”的承諾,停止虛化掏空一中政策,約束製止“台獨”分裂言行,切實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維護中美關係大局,真正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才能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解讀】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中美關係的重要性與複雜性,決定了兩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不斷遇到新問題與新挑戰。關於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麵采訪時,引用中國古語“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指出看待中美關係,要看大局,不能隻盯著兩國之間的分歧。雙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異,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對可以解決的問題,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以建設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級,防止對兩國總體關係和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合作大局造成幹擾。
關於新時期中美關係, 2021年11月16日,習主席在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視頻會晤中總結了三點原則,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2023年7月20日,習主席在北京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時強調,當前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美兩國又一次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展望未來,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關鍵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
【解讀】
中美兩國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對雙邊關係,同時又遠遠超出雙邊關係的範疇。中美關係的陰晴冷暖對世界將產生重大影響。
察古可以知今,鑒往可以知來。50多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以非凡的勇氣和政治智慧,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50多年來,中美之間的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壘砌出一級又一級攀山越嶺的台階”。
中美關係在過去一段時間遭遇嚴重困難,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中美關係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習近平主席指出:“曆史告訴我們,如果走上對抗的道路,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國與國隻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通過協商解決不了的問題。”
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曆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中美關係發展的曆史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雖然目前中美雙方還有很多矛盾和摩擦,但是循著曆史的維度從長遠來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設和發展將是大趨勢、大方向。中美兩國在許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重大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利益,存在著廣泛合作基礎。構建新時期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引領中美關係積極向前發展,是造福兩國人民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解讀】
中美兩國從接觸、建交走到今天,曆經50多年風風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經驗也有教訓。50多年來,盡管國際環境和兩國各自國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美關係能克服困難、不斷前行,其原因就是兩國幾代領導人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今天,我們雙方更應該審時度勢,轉變思路、創新思維,不斷開創兩國合作新局麵。
中美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麵對麵會晤,對推動中美關係真正穩下來、好起來具有重要意義,對兩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 楊立新)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天天學習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習近平主席11月14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兩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6年再次到訪美國,也是中美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麵對麵會晤,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就中美關係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他站在時代高度分析、研判中美關係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引經據典為發展中美關係指出正確方向。這些論述蘊含深刻的戰略思維和政治智慧,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央視網《天天學習》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解讀】
中華民族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孔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黃金法則”。
近代以後,中國遭遇了100多年的動蕩和戰火。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中國絕不會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絕不會將自己曾經遭受過的悲慘經曆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
當今世界最需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中美兩國曆史文化傳統、社會製度、意識形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雙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美雙方應該堅持從大處著眼,認清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不把自己的意誌和模式強加於對方;應該善於管控矛盾和摩擦,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建設性方式增進理解、擴大共識。
【解讀】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誌不渝的曆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曆屆美國政府對此都有明確承諾。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應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履行“不支持‘台獨’”的承諾,停止虛化掏空一中政策,約束製止“台獨”分裂言行,切實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維護中美關係大局,真正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才能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解讀】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中美關係的重要性與複雜性,決定了兩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不斷遇到新問題與新挑戰。關於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麵采訪時,引用中國古語“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指出看待中美關係,要看大局,不能隻盯著兩國之間的分歧。雙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異,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對可以解決的問題,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以建設性方式善加管控,防止激化或升級,防止對兩國總體關係和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合作大局造成幹擾。
關於新時期中美關係, 2021年11月16日,習主席在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視頻會晤中總結了三點原則,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2023年7月20日,習主席在北京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時強調,當前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美兩國又一次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需要雙方再一次作出選擇。展望未來,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關鍵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
【解讀】
中美兩國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對雙邊關係,同時又遠遠超出雙邊關係的範疇。中美關係的陰晴冷暖對世界將產生重大影響。
察古可以知今,鑒往可以知來。50多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以非凡的勇氣和政治智慧,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50多年來,中美之間的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壘砌出一級又一級攀山越嶺的台階”。
中美關係在過去一段時間遭遇嚴重困難,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中美關係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習近平主席指出:“曆史告訴我們,如果走上對抗的道路,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國與國隻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通過協商解決不了的問題。”
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曆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中美關係發展的曆史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雖然目前中美雙方還有很多矛盾和摩擦,但是循著曆史的維度從長遠來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設和發展將是大趨勢、大方向。中美兩國在許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重大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利益,存在著廣泛合作基礎。構建新時期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引領中美關係積極向前發展,是造福兩國人民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解讀】
中美兩國從接觸、建交走到今天,曆經50多年風風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經驗也有教訓。50多年來,盡管國際環境和兩國各自國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中美關係能克服困難、不斷前行,其原因就是兩國幾代領導人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賦予中美關係新的內涵和動力。今天,我們雙方更應該審時度勢,轉變思路、創新思維,不斷開創兩國合作新局麵。
中美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麵對麵會晤,對推動中美關係真正穩下來、好起來具有重要意義,對兩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 楊立新)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