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新聞多一點|在杭州,國際貴賓欣賞了哪些非遺項目?
更新時間:2023-9-24 14:47:45    來源:新華社

9月23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宴會前,貴賓們欣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詳細了解“王星記”製扇技藝後,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對傳承人豎起大拇指,並合影留念;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拿起繡有良渚“神人獸麵紋”的杭繡桂花香囊聞了聞,他的夫人阿斯瑪則非常高興,當即將獲贈的香囊掛在自己的手提包上;

欣賞完浙派古琴演奏,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即興撫琴,並向非遺傳承人興致勃勃地學習起指法技法;

在木版水印展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幅《一團和氣圖》版畫;

看到宋代點茶技藝傳承人在茶盞內勾勒出亞運會會標“潮湧”,國際貴賓們由衷讚歎這一精湛技藝……

貴賓們都欣賞了哪些非遺項目?一起來看——


【越劇】

越劇發源於浙江嵊州,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而初步成型,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曲調清悠婉轉,長於抒情,以其典型的東方藝術特征在國際上贏得諸多讚譽。2006年,越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劇演員演唱經典劇目。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也稱仙居針刺無骨花燈,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疊粘貼而成。花燈點燃後,燈體似帛非帛、似紗非紗,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2006年,仙居花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場展示的仙居花燈。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是以平麵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色澤清淡,格調高雅,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東陽木雕構圖飽滿,表現內容豐富,刻劃層次分明,適當保留平麵,具有以小觀大的藝術效果。2006年,東陽木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科威特王儲米沙勒欣賞東陽木雕。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十竹齋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集繪畫、雕刻、印刷於一體,根據水墨滲透原理顯示筆觸墨韻,既可用以創作體現自身特點的藝術作品,也可逼真地複製中國書畫精品。2014年,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體驗木版水印畫製作。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王星記”製扇】

“王星記”製扇技藝繼承中國千年扇藝精髓,保留古老杭扇生產技術,以純天然材料、純手工製作,工藝精細,裝飾結合泥金、書畫、拉燙、雕刻、鑲嵌、剪貼技藝,成為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工藝美術精品。2008年,“王星記”製扇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欣賞製扇技藝。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古琴藝術(浙派)】

古琴藝術(浙派)追求“微、妙、圓、通”的音色,凸顯“清、微、淡、遠”的藝術境界。2008年,古琴藝術(浙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即興撫琴。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點茶】

點茶要先將茶餅碾磨成茶粉,湯瓶注水,茶筅擊拂,使茶碗裏出現豐富、綿密的沫餑。點茶飲的就是以沫餑為主的茶湯,少苦澀,多細柔,馨香四達,回味無窮。2022年,“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和夫人維尼塔、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欣賞點茶技藝。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西湖龍井茶製作】

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素以“色綠、香鬱、味甘、形美”而著稱。龍井茶製作精致細膩,全靠手工完成,需經攤放、青鍋、回潮等九道工序。2008年,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在了解西湖龍井茶製作。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杭繡】

杭繡在刺繡技藝上,吸收並融合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長,繡法多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壽桃、如意、八卦、西湖風景等傳統圖案。2009年,杭繡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夫人阿斯瑪欣賞杭繡展示。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新聞多一點|在杭州,國際貴賓欣賞了哪些非遺項目?
2023-9-24 14:47:45    來源:新華社

9月23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宴會前,貴賓們欣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詳細了解“王星記”製扇技藝後,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對傳承人豎起大拇指,並合影留念;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拿起繡有良渚“神人獸麵紋”的杭繡桂花香囊聞了聞,他的夫人阿斯瑪則非常高興,當即將獲贈的香囊掛在自己的手提包上;

欣賞完浙派古琴演奏,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即興撫琴,並向非遺傳承人興致勃勃地學習起指法技法;

在木版水印展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幅《一團和氣圖》版畫;

看到宋代點茶技藝傳承人在茶盞內勾勒出亞運會會標“潮湧”,國際貴賓們由衷讚歎這一精湛技藝……

貴賓們都欣賞了哪些非遺項目?一起來看——


【越劇】

越劇發源於浙江嵊州,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而初步成型,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曲調清悠婉轉,長於抒情,以其典型的東方藝術特征在國際上贏得諸多讚譽。2006年,越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劇演員演唱經典劇目。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也稱仙居針刺無骨花燈,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疊粘貼而成。花燈點燃後,燈體似帛非帛、似紗非紗,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2006年,仙居花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場展示的仙居花燈。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是以平麵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色澤清淡,格調高雅,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東陽木雕構圖飽滿,表現內容豐富,刻劃層次分明,適當保留平麵,具有以小觀大的藝術效果。2006年,東陽木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科威特王儲米沙勒欣賞東陽木雕。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十竹齋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集繪畫、雕刻、印刷於一體,根據水墨滲透原理顯示筆觸墨韻,既可用以創作體現自身特點的藝術作品,也可逼真地複製中國書畫精品。2014年,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體驗木版水印畫製作。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王星記”製扇】

“王星記”製扇技藝繼承中國千年扇藝精髓,保留古老杭扇生產技術,以純天然材料、純手工製作,工藝精細,裝飾結合泥金、書畫、拉燙、雕刻、鑲嵌、剪貼技藝,成為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工藝美術精品。2008年,“王星記”製扇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欣賞製扇技藝。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古琴藝術(浙派)】

古琴藝術(浙派)追求“微、妙、圓、通”的音色,凸顯“清、微、淡、遠”的藝術境界。2008年,古琴藝術(浙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即興撫琴。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點茶】

點茶要先將茶餅碾磨成茶粉,湯瓶注水,茶筅擊拂,使茶碗裏出現豐富、綿密的沫餑。點茶飲的就是以沫餑為主的茶湯,少苦澀,多細柔,馨香四達,回味無窮。2022年,“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和夫人維尼塔、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欣賞點茶技藝。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西湖龍井茶製作】

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素以“色綠、香鬱、味甘、形美”而著稱。龍井茶製作精致細膩,全靠手工完成,需經攤放、青鍋、回潮等九道工序。2008年,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在了解西湖龍井茶製作。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杭繡】

杭繡在刺繡技藝上,吸收並融合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長,繡法多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壽桃、如意、八卦、西湖風景等傳統圖案。2009年,杭繡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夫人阿斯瑪欣賞杭繡展示。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