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五
更新時間:2023-8-23 12:26:47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五

新華社記者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在生態產品展銷集市現場,來自上海的企業與將樂縣簽約了價值30萬元的2萬噸林業碳票。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近年來,我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通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推動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正在我們手中描繪。

發展方式之變:綠色低碳經濟加快發展

地上花園,地下煤田。

夏秋之交,走進鄂爾多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高低錯落的丘陵溝壑被綠草鮮花填滿。采礦不見礦,黃土披綠裝。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近年來煤炭行業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礦區生態修複和環境治理,邁出綠色轉型的堅實步伐。特別是大型智能化露天煤礦發展迅速,產能規模快速增加,綠色開采水平顯著提升。

越來越多煤炭企業走上高效清潔利用道路,另一條“賽道”上,新能源快速發展。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大幅提升,新型能源體係加快構建。

7月19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並網發電。輪轂中心高度達152米,葉輪掃風麵積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每年發電量超6600萬千瓦時,能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曆史性超過煤電。其中,風電裝機3.89億千瓦,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發電裝機4.7億千瓦,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杜忠明說,越來越多的“全球第一”,正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的亮眼標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綠色動能。

從西北沙漠到東海之濱,從高山峽穀到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風機持續並網發電……按照規劃,到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55億千瓦,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將更“新”更“綠”更足。

生態環境之變: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在河北省石家莊滹沱河畔的廉州湖景區,一幅碧波清流、百花爭豔的生態畫卷盡顯詩意,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滹沱河,是石家莊的“母親河”。曾幾何時,荒沙裸露、垃圾堆積、汙水橫流,路過的百姓紛紛掩鼻,繞道而行。

參與滹沱河生態修複項目的中國中鐵水務集團技術總監沈鵬飛說,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土壤改良、景觀綠化、水生態修複等舉措,滹沱河重煥生機。

“如今,這裏不僅是當地老百姓散步、休憩的場所,也成為生態旅遊走廊。作為南水北調的承載河流,更清潔的水源為城市增添了發展潛力。”他說。

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已成為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森林覆蓋率高達82.51%的赤水市,今年成立了貴州首個森林碳彙管理局。赤水市林業局局長李陽冰說,依托當地豐富的竹資源,管理局組織開展林業固碳增彙工作,提升森林生態係統碳彙能力和碳彙增量。

生態環境保護,依靠的是製度、法治。9月1日,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將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生態環保法律體係建設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8月19日,從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傳來好消息——繼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之後,將設立黃河口、錢江源—百山祖等新的國家公園。我國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係邁出堅實步伐。

“通過製定、修改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多項法律法規,不斷織密紮牢生態環境保護的‘製度網’,並紮實推進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綠色發展製度創新,為生態環境不斷向好提供了根本保障。”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說。

生活方式之變:每一個人都是美麗家園的守護者

成都大運會期間,走進運動員村生活服務中心,雖無空調卻能感受到陣陣清涼。

“建築采用了‘冷巷’技藝,當氣流穿過由寬變窄的區域時,流速加快形成負壓,帶來更多室外氣流,帶走更多室內熱空氣和濕氣,產生自然通風的效果。”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設計師盧義修說,這樣每年可節電約70000千瓦時。

綠色發展的成效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今,綠色正在融入人們生活的多個細節。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通了碳賬戶。在成都市武侯區武科東一路,當地建設有垃圾分類碳中和小屋。附近社區居民對可回收垃圾分類,通過碳中和“計量儀”稱重,將其轉換為碳積分存入碳賬戶,用以兌換現金獎勵或日用品,並獲得專屬“碳中和證書”。

深圳居民低碳用電應用程序“碳普惠”上線一年以來,已有80.5萬戶家庭開通碳賬戶,累計減碳量約1.2萬噸。

隨處可見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是人們踐行“綠色出行”的生動注腳。在浙江,新能源汽車加速下鄉,新能源船舶擴大應用,2022年電能占浙江終端能源消費比例超38%。

少用一張紙巾、一次性筷子,多乘一次公交、多蹬一次自行車出行……更多綠色,點亮人們的生活。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這將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專家表示,在全社會推廣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有助於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居民通過養成使用可降解材料、應用綠色能源、環保飲食等綠色消費習慣,將更好守護我們的家園環境,共創更清潔、更健康的未來。(記者胡璐、高敬、於文靜、陳冬書、戴小河)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五
    2023-8-23 12:26:47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五

    新華社記者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在生態產品展銷集市現場,來自上海的企業與將樂縣簽約了價值30萬元的2萬噸林業碳票。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近年來,我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通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推動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正在我們手中描繪。

    發展方式之變:綠色低碳經濟加快發展

    地上花園,地下煤田。

    夏秋之交,走進鄂爾多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高低錯落的丘陵溝壑被綠草鮮花填滿。采礦不見礦,黃土披綠裝。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近年來煤炭行業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礦區生態修複和環境治理,邁出綠色轉型的堅實步伐。特別是大型智能化露天煤礦發展迅速,產能規模快速增加,綠色開采水平顯著提升。

    越來越多煤炭企業走上高效清潔利用道路,另一條“賽道”上,新能源快速發展。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大幅提升,新型能源體係加快構建。

    7月19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並網發電。輪轂中心高度達152米,葉輪掃風麵積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每年發電量超6600萬千瓦時,能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曆史性超過煤電。其中,風電裝機3.89億千瓦,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發電裝機4.7億千瓦,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杜忠明說,越來越多的“全球第一”,正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的亮眼標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綠色動能。

    從西北沙漠到東海之濱,從高山峽穀到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風機持續並網發電……按照規劃,到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光基地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55億千瓦,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將更“新”更“綠”更足。

    生態環境之變: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在河北省石家莊滹沱河畔的廉州湖景區,一幅碧波清流、百花爭豔的生態畫卷盡顯詩意,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滹沱河,是石家莊的“母親河”。曾幾何時,荒沙裸露、垃圾堆積、汙水橫流,路過的百姓紛紛掩鼻,繞道而行。

    參與滹沱河生態修複項目的中國中鐵水務集團技術總監沈鵬飛說,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土壤改良、景觀綠化、水生態修複等舉措,滹沱河重煥生機。

    “如今,這裏不僅是當地老百姓散步、休憩的場所,也成為生態旅遊走廊。作為南水北調的承載河流,更清潔的水源為城市增添了發展潛力。”他說。

    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已成為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森林覆蓋率高達82.51%的赤水市,今年成立了貴州首個森林碳彙管理局。赤水市林業局局長李陽冰說,依托當地豐富的竹資源,管理局組織開展林業固碳增彙工作,提升森林生態係統碳彙能力和碳彙增量。

    生態環境保護,依靠的是製度、法治。9月1日,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將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生態環保法律體係建設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8月19日,從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傳來好消息——繼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之後,將設立黃河口、錢江源—百山祖等新的國家公園。我國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係邁出堅實步伐。

    “通過製定、修改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多項法律法規,不斷織密紮牢生態環境保護的‘製度網’,並紮實推進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綠色發展製度創新,為生態環境不斷向好提供了根本保障。”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說。

    生活方式之變:每一個人都是美麗家園的守護者

    成都大運會期間,走進運動員村生活服務中心,雖無空調卻能感受到陣陣清涼。

    “建築采用了‘冷巷’技藝,當氣流穿過由寬變窄的區域時,流速加快形成負壓,帶來更多室外氣流,帶走更多室內熱空氣和濕氣,產生自然通風的效果。”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設計師盧義修說,這樣每年可節電約70000千瓦時。

    綠色發展的成效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今,綠色正在融入人們生活的多個細節。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通了碳賬戶。在成都市武侯區武科東一路,當地建設有垃圾分類碳中和小屋。附近社區居民對可回收垃圾分類,通過碳中和“計量儀”稱重,將其轉換為碳積分存入碳賬戶,用以兌換現金獎勵或日用品,並獲得專屬“碳中和證書”。

    深圳居民低碳用電應用程序“碳普惠”上線一年以來,已有80.5萬戶家庭開通碳賬戶,累計減碳量約1.2萬噸。

    隨處可見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是人們踐行“綠色出行”的生動注腳。在浙江,新能源汽車加速下鄉,新能源船舶擴大應用,2022年電能占浙江終端能源消費比例超38%。

    少用一張紙巾、一次性筷子,多乘一次公交、多蹬一次自行車出行……更多綠色,點亮人們的生活。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這將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專家表示,在全社會推廣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有助於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居民通過養成使用可降解材料、應用綠色能源、環保飲食等綠色消費習慣,將更好守護我們的家園環境,共創更清潔、更健康的未來。(記者胡璐、高敬、於文靜、陳冬書、戴小河)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