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萬裏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一線故事
更新時間:2023-8-13 20:20:2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讓萬裏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一線故事

  新華社記者丁錫國、白佳麗

  大美中國,山河壯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從一江水、一片沙,到一座山、一灣海……美麗中國建設的故事裏,盡是萬裏山河的多姿多彩。

  從一江水、一片沙看“係統之變”

  湖北宜昌枝江城西汙水處理廠能成為大型化工園裏最重要的基礎性設施,廠長劉鋒直說“沒想到”。

  憑借獨特區位和便利水運,長江沿線吸引了數十萬家化工企業,岸線上一度充斥著煙囪廠房、砂石碼頭,還有眾多排向長江的汙水口。

  位於枝江市的姚家港化工園聚集了近100家化工企業,以前,園區汙水管網不健全,普遍跑冒滴漏;沿江大小排汙口密布,企業直排偷排時有發生。

  轉變始於2016年。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長江沿線打響化工企業整治攻堅戰,汙水處理是重要一環。

  姚家港化工園開始施行汙水處理的全鏈條提升: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盡量減少汙水廢水產生;汙水輸送管道改為不鏽鋼鋼管,防止跑冒滴漏;企業自有排汙口全部封堵,汙水必須經汙水處理廠統一入江。

  姚家港化工園一角。(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城西汙水處理廠由此成為姚家港化工園的核心企業,從事化工行業環保工作15年,劉鋒親曆了變遷。汙水處理廠引入生物倍增等新工藝,提升汙水處理效果,汙水排放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嚴把汙水處理‘最後一關’,力求不讓一滴汙水進入長江。”劉鋒說。

  “總書記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姚家港化工園加快轉型,從最初‘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現在係統治理,為推進長江保護生態修複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枝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姚家港化工園負責人夏克鬆說。

  生態環境治理從一域到整體的“係統之變”,在更多地方發生。

  任二換最自豪的事,就是10年堅持植樹造林,讓荒漠生出了綠意,國家林草局為此聘任他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任二換的家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烏蘭哈少嘎查,處於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東北部邊緣。過去幾十年,這裏一度沙進人退,“白天點油燈,夜裏土堵門”。

  2013年秋,農民黨員任二換拿出全部十幾萬元積蓄買樹苗,決定植樹造林防風沙、保農田。

  “綠色夢想”激發了他和鄉親們的鬥誌。戈壁砂石不能種樹,他帶領鄉親們挖坑換土;山路崎嶇無法通車,他們手提肩扛樹苗;地表荒蕪缺乏水源,他們打井取水鋪設滴灌管道……不知幹了多少日夜,不毛之地立起了一棵棵生命的枝幹,建起了縱橫交錯的農田防護林帶,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任二換在烏蘭哈少嘎查荒漠治理區查看酸棗樹長勢。(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除了防沙治沙,還得兼顧經濟效益。”完成農田防護林帶建設後,任二換帶領鄉親們在砂石灘上種起酸棗等經濟樹種。

  10年努力,烏蘭哈少嘎查周邊建成2400多畝生態經濟林,完成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轉變,實現從重點整治向係統治理的轉變。

  從一座山、一灣海看“理念之變”

  說起這幾年的好日子,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61歲的村民陳猛感歎“做夢都能笑醒”。

  蔡家坡村坐落在秦嶺北麓,曾是秦嶺超大違建別墅所在地,別墅圈占了村裏14.11畝基本農田。“別墅與村裏的自然景致格格不入,而且好好的土地也種不了了。”陳猛和村民隻能無奈歎息。

  2018年,秦嶺北麓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工作,別墅被拆除,土地被複綠、交還村集體。

  “圍牆和別墅倒下時,村民們都拍手叫好。”陳猛回憶說。

  也是這一年,一群藝術院校師生來到蔡家坡,被這裏滿山蒼鬱、林深清幽的自然風貌所吸引,他們發掘秦嶺生態和關中農村鮮明的地域文化,帶領村民建成麥田劇場、鄉村美術館、雕塑館等一批文化場所。

  鄉村藝術的發展,為蔡家坡帶來了新生機:麥稈被做成藝術裝置,農具變身雕塑,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點綴在田野、農舍和村道間……

  村民行駛在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的鄉間道路上。(新華社記者 張斌 攝)

  “村子美了,名氣大了,遊客也多了,我們開始想咋把日子過得更好。”陳猛說,村民們商量著做起了鄉村旅遊。

  “過去種地、務工一年掙個三五萬元,現在家門口辦農莊一年收入20多萬元。過去種獼猴桃,每斤2元還愁銷路,現在一斤4元還得預訂。”陳猛說,“綠水青山真的變成金山銀山咧。”

  現在陳猛還有個新身份——穿梭在秦嶺山間的“民間林長”,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村裏村外走走看看,“這片風景來之不易,守護好它是我們的責任。”

  “理念之變”,在秦嶺深處,也在更廣闊的山水間。

  清晨5點,山東龍口濱海度假區小河口村黨支部書記王衍軍就騎上電動車出門了。

  “每早必做的事,就是看看村裏哪裏不幹淨,海邊哪裏有垃圾。”王衍軍說。

  小河口村距離海邊僅有1公裏。“我們背靠渤海,有圓弧形海岸,但過去很少有人去海邊玩。”王衍軍說,當時海灘、防風林內垃圾遍地,嚴重影響海邊環境。

  村民習慣將生活汙水直排屋外,混合著垃圾的汙水還會流入村裏的河道。“一到雨季,河中汙水被上遊來水衝進海裏,加劇了對大海的汙染。”王衍軍回憶。

  雖然小河口村過去每年都會集中清理垃圾,卻始終治標不治本。

  痛定思痛,2021年起,濱海度假區管委會對小河口村生活汙水處理進行係統改造,每家每戶的排水管道都融入汙水管網,生活汙水流入集中收集罐,定期抽運至汙水處理廠。

  在小河口村附近拍攝到的東方白鸛。(受訪者供圖)

  村內的垃圾則采取定點投放,每天都有垃圾清運車清運並統一處理。王衍軍與十餘名保潔員一起,每天對海岸沿線環境進行巡查,發現垃圾,及時清理。

  “村裏幹淨整潔,沙灘潔白如雪,吸引了不少遊客觀光,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也成群‘來訪’,我們村的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王衍軍說。

  從“綠一代”“光一代”看“發展之變”

  一邊,生產線上火紅的鋼坯正被軋製成鋼材,另一邊,水清見底的池塘中魚兒遊得正歡,這確定是鋼鐵廠的生產車間?

  “這是我們減汙降碳的創新之一。”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能源環境技術員王國明自豪地說。這位鋼鐵集團的“綠一代”,10年間見證了這家傳統鋼鐵企業的蝶變。

  印象中的鋼鐵行業,企業車間總是“黑髒亂”,煙塵滾滾與灼熱高溫,伴隨著生產的過程。

  天津作為國家首批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從2013年開始,對重點企業實施碳排放配額管理,榮程成為天津市第一批試點納入企業。多年來,榮程建設配套節能環保設施累計投資超55億元。

  兩年前,企業完成了工業廢水回用零排放項目,生產汙水經處理後全部回收利用,車間的魚池就是驗證汙水處理水質的最好證明。“午休時我們常聚在池邊看魚兒遊弋,有的工友還特愛侍弄一旁的花草。”王國明笑著說。

  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漁光互補”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節能減排的行動不止於此。

  “集團‘見縫插針’在車間屋頂、600畝汙水處理廠水麵鋪設了光伏板。”行走廠區中,王國明指著一片片光伏板介紹,車間屋頂光伏板每天的發電都用於生產。

  “過去,我們是碳排放‘大戶’,如今,卻能夠通過交易富餘的碳配額獲益,今年就收益800多萬元。”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柴樹滿說。

  2000多公裏外,“光一代”也在感受“發展之變”。

  “10年前,我大學畢業到油田時,充滿了希冀和憂慮。”玉門油田新能源事業部項目管理科副科長胡龍說。

  玉門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但曆經80多年開發建設,剩餘可開采量日益減少,資源品位下滑,麵臨嚴峻挑戰。

  “油三代”胡龍原先所在的水電廠,使用小型燃煤機組,單機容量小、能耗高,隨著石油儲量下滑,轉型迫在眉睫。

  2020年,甘肅開啟新一輪新能源產業發展熱潮。

  玉門油田所在的河西地區風、光資源富集,戈壁麵積廣袤,發展新能源條件得天獨厚。乘著政策東風,油田調轉“船頭”,駛向新能源“藍海”。

  當年,玉門油田製定第一個新能源業務發展規劃,組建新能源事業部。學電氣自動化的胡龍開始專事新能源業務。

  那年9月,玉門油田老君廟太陽能綜合利用示範項目開工,“轉型”關口,設計、施工等各方人員鉚足勁頭,克服種種困難,試點項目僅建設兩個月便投入運營。

  “項目實際年發電量大大超預期,運行近3年來效果良好。”胡龍說。

  玉門油田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受訪者供圖)

  2021年,玉門油田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在大戈壁破土動工,年底並網成功,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首個成規模集中式並網發電示範工程,打破了中國石油對外供應清潔電力零的突破。

  如今,玉門油田清潔電力裝機規模達50萬千瓦以上,年均對外供應新能源電力達1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1萬噸標油。

  “總書記強調,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矽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如今的“光一代”胡龍說,老油田的新能源事業還在路上,轉型跨越仍在繼續。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萬裏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一線故事
    2023-8-13 20:20:2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讓萬裏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美麗中國建設一線故事

      新華社記者丁錫國、白佳麗

      大美中國,山河壯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從一江水、一片沙,到一座山、一灣海……美麗中國建設的故事裏,盡是萬裏山河的多姿多彩。

      從一江水、一片沙看“係統之變”

      湖北宜昌枝江城西汙水處理廠能成為大型化工園裏最重要的基礎性設施,廠長劉鋒直說“沒想到”。

      憑借獨特區位和便利水運,長江沿線吸引了數十萬家化工企業,岸線上一度充斥著煙囪廠房、砂石碼頭,還有眾多排向長江的汙水口。

      位於枝江市的姚家港化工園聚集了近100家化工企業,以前,園區汙水管網不健全,普遍跑冒滴漏;沿江大小排汙口密布,企業直排偷排時有發生。

      轉變始於2016年。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長江沿線打響化工企業整治攻堅戰,汙水處理是重要一環。

      姚家港化工園開始施行汙水處理的全鏈條提升: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盡量減少汙水廢水產生;汙水輸送管道改為不鏽鋼鋼管,防止跑冒滴漏;企業自有排汙口全部封堵,汙水必須經汙水處理廠統一入江。

      姚家港化工園一角。(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城西汙水處理廠由此成為姚家港化工園的核心企業,從事化工行業環保工作15年,劉鋒親曆了變遷。汙水處理廠引入生物倍增等新工藝,提升汙水處理效果,汙水排放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嚴把汙水處理‘最後一關’,力求不讓一滴汙水進入長江。”劉鋒說。

      “總書記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姚家港化工園加快轉型,從最初‘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現在係統治理,為推進長江保護生態修複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枝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姚家港化工園負責人夏克鬆說。

      生態環境治理從一域到整體的“係統之變”,在更多地方發生。

      任二換最自豪的事,就是10年堅持植樹造林,讓荒漠生出了綠意,國家林草局為此聘任他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任二換的家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烏蘭哈少嘎查,處於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東北部邊緣。過去幾十年,這裏一度沙進人退,“白天點油燈,夜裏土堵門”。

      2013年秋,農民黨員任二換拿出全部十幾萬元積蓄買樹苗,決定植樹造林防風沙、保農田。

      “綠色夢想”激發了他和鄉親們的鬥誌。戈壁砂石不能種樹,他帶領鄉親們挖坑換土;山路崎嶇無法通車,他們手提肩扛樹苗;地表荒蕪缺乏水源,他們打井取水鋪設滴灌管道……不知幹了多少日夜,不毛之地立起了一棵棵生命的枝幹,建起了縱橫交錯的農田防護林帶,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任二換在烏蘭哈少嘎查荒漠治理區查看酸棗樹長勢。(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除了防沙治沙,還得兼顧經濟效益。”完成農田防護林帶建設後,任二換帶領鄉親們在砂石灘上種起酸棗等經濟樹種。

      10年努力,烏蘭哈少嘎查周邊建成2400多畝生態經濟林,完成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轉變,實現從重點整治向係統治理的轉變。

      從一座山、一灣海看“理念之變”

      說起這幾年的好日子,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61歲的村民陳猛感歎“做夢都能笑醒”。

      蔡家坡村坐落在秦嶺北麓,曾是秦嶺超大違建別墅所在地,別墅圈占了村裏14.11畝基本農田。“別墅與村裏的自然景致格格不入,而且好好的土地也種不了了。”陳猛和村民隻能無奈歎息。

      2018年,秦嶺北麓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工作,別墅被拆除,土地被複綠、交還村集體。

      “圍牆和別墅倒下時,村民們都拍手叫好。”陳猛回憶說。

      也是這一年,一群藝術院校師生來到蔡家坡,被這裏滿山蒼鬱、林深清幽的自然風貌所吸引,他們發掘秦嶺生態和關中農村鮮明的地域文化,帶領村民建成麥田劇場、鄉村美術館、雕塑館等一批文化場所。

      鄉村藝術的發展,為蔡家坡帶來了新生機:麥稈被做成藝術裝置,農具變身雕塑,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點綴在田野、農舍和村道間……

      村民行駛在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的鄉間道路上。(新華社記者 張斌 攝)

      “村子美了,名氣大了,遊客也多了,我們開始想咋把日子過得更好。”陳猛說,村民們商量著做起了鄉村旅遊。

      “過去種地、務工一年掙個三五萬元,現在家門口辦農莊一年收入20多萬元。過去種獼猴桃,每斤2元還愁銷路,現在一斤4元還得預訂。”陳猛說,“綠水青山真的變成金山銀山咧。”

      現在陳猛還有個新身份——穿梭在秦嶺山間的“民間林長”,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村裏村外走走看看,“這片風景來之不易,守護好它是我們的責任。”

      “理念之變”,在秦嶺深處,也在更廣闊的山水間。

      清晨5點,山東龍口濱海度假區小河口村黨支部書記王衍軍就騎上電動車出門了。

      “每早必做的事,就是看看村裏哪裏不幹淨,海邊哪裏有垃圾。”王衍軍說。

      小河口村距離海邊僅有1公裏。“我們背靠渤海,有圓弧形海岸,但過去很少有人去海邊玩。”王衍軍說,當時海灘、防風林內垃圾遍地,嚴重影響海邊環境。

      村民習慣將生活汙水直排屋外,混合著垃圾的汙水還會流入村裏的河道。“一到雨季,河中汙水被上遊來水衝進海裏,加劇了對大海的汙染。”王衍軍回憶。

      雖然小河口村過去每年都會集中清理垃圾,卻始終治標不治本。

      痛定思痛,2021年起,濱海度假區管委會對小河口村生活汙水處理進行係統改造,每家每戶的排水管道都融入汙水管網,生活汙水流入集中收集罐,定期抽運至汙水處理廠。

      在小河口村附近拍攝到的東方白鸛。(受訪者供圖)

      村內的垃圾則采取定點投放,每天都有垃圾清運車清運並統一處理。王衍軍與十餘名保潔員一起,每天對海岸沿線環境進行巡查,發現垃圾,及時清理。

      “村裏幹淨整潔,沙灘潔白如雪,吸引了不少遊客觀光,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也成群‘來訪’,我們村的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王衍軍說。

      從“綠一代”“光一代”看“發展之變”

      一邊,生產線上火紅的鋼坯正被軋製成鋼材,另一邊,水清見底的池塘中魚兒遊得正歡,這確定是鋼鐵廠的生產車間?

      “這是我們減汙降碳的創新之一。”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能源環境技術員王國明自豪地說。這位鋼鐵集團的“綠一代”,10年間見證了這家傳統鋼鐵企業的蝶變。

      印象中的鋼鐵行業,企業車間總是“黑髒亂”,煙塵滾滾與灼熱高溫,伴隨著生產的過程。

      天津作為國家首批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從2013年開始,對重點企業實施碳排放配額管理,榮程成為天津市第一批試點納入企業。多年來,榮程建設配套節能環保設施累計投資超55億元。

      兩年前,企業完成了工業廢水回用零排放項目,生產汙水經處理後全部回收利用,車間的魚池就是驗證汙水處理水質的最好證明。“午休時我們常聚在池邊看魚兒遊弋,有的工友還特愛侍弄一旁的花草。”王國明笑著說。

      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漁光互補”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節能減排的行動不止於此。

      “集團‘見縫插針’在車間屋頂、600畝汙水處理廠水麵鋪設了光伏板。”行走廠區中,王國明指著一片片光伏板介紹,車間屋頂光伏板每天的發電都用於生產。

      “過去,我們是碳排放‘大戶’,如今,卻能夠通過交易富餘的碳配額獲益,今年就收益800多萬元。”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柴樹滿說。

      2000多公裏外,“光一代”也在感受“發展之變”。

      “10年前,我大學畢業到油田時,充滿了希冀和憂慮。”玉門油田新能源事業部項目管理科副科長胡龍說。

      玉門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但曆經80多年開發建設,剩餘可開采量日益減少,資源品位下滑,麵臨嚴峻挑戰。

      “油三代”胡龍原先所在的水電廠,使用小型燃煤機組,單機容量小、能耗高,隨著石油儲量下滑,轉型迫在眉睫。

      2020年,甘肅開啟新一輪新能源產業發展熱潮。

      玉門油田所在的河西地區風、光資源富集,戈壁麵積廣袤,發展新能源條件得天獨厚。乘著政策東風,油田調轉“船頭”,駛向新能源“藍海”。

      當年,玉門油田製定第一個新能源業務發展規劃,組建新能源事業部。學電氣自動化的胡龍開始專事新能源業務。

      那年9月,玉門油田老君廟太陽能綜合利用示範項目開工,“轉型”關口,設計、施工等各方人員鉚足勁頭,克服種種困難,試點項目僅建設兩個月便投入運營。

      “項目實際年發電量大大超預期,運行近3年來效果良好。”胡龍說。

      玉門油田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受訪者供圖)

      2021年,玉門油田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在大戈壁破土動工,年底並網成功,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首個成規模集中式並網發電示範工程,打破了中國石油對外供應清潔電力零的突破。

      如今,玉門油田清潔電力裝機規模達50萬千瓦以上,年均對外供應新能源電力達1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1萬噸標油。

      “總書記強調,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矽能源、氫能源、可再生能源。”如今的“光一代”胡龍說,老油田的新能源事業還在路上,轉型跨越仍在繼續。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