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熱解讀|總書記江蘇行強調走好這條“必由之路”
更新時間:2023-7-9 8:03:08    來源:央視網

熱解讀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市考察。此次江蘇行,總書記先後深入蘇州工業園區、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實驗室、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調研,一路走一路關注科技創新。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作為“探路先鋒”,園區現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89家、上市企業62家。截至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商務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評中已實現“七連冠”。

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歸國科技人才創辦的半導體設備生產企業,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青丘街,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的43%。如今,在全球中小型液晶檢測設備領域,華興源創擁有不可忽視的市場占有率和技術話語權,成為同類型企業中獨具競爭力的“領頭雁”。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製領域領軍企業,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持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並舉,深化研發體係建設,產品和服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86項。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他視科技為第一生產力,人才為第一資源,創新為第一動力,強調“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對科技領軍企業更是寄予厚望:“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要注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

孜孜步履,灼灼目光,殷殷話語。圍繞企業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之念之。

今年以來,總書記多次走進企業關注科技創新。

在廣州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語重心長指出,“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要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在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總書記勉勵他們要,“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中環產業園,總書記盛讚,“你們企業和園區辦得不錯,看了感到很提氣。現在,我們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攻克科技難關”。

…………

科技領軍企業作為企業科技創新的“領頭羊”,該如何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

總書記思考深邃:“要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台的優勢”,“要以企業牽頭,整合集聚創新資源”,“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此次總書記江蘇考察到訪的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動能強勁。自2019年獲批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以來,該園區陸續獲批建設蘇州實驗室、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全球企業紛紛“搶灘”,這個改革開放“試驗田”日益成為外資集聚“高產田”。

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台”優勢,蘇州工業園區正致力於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製領域領軍企業,2021年全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電網公司及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4項。著眼於國家“雙碳”目標,南瑞集團主動作為、快速行動,以保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核心,當好支撐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的“技術引領者”。

此次總書記來到集團考察調研,聽取南京市打造智能電網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總體情況介紹,察看企業自主可控技術產品展示。他叮囑企業,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下好“先手棋”,練就“殺手鐧”,跑穩“接力賽”,牽住“牛鼻子”,勇闖“無人區”,拆除“籬笆牆”……

企業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必須牢記總書記囑托,“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 ”,“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這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深遠謀劃,也是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曆史主動的深刻自警。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李珊珊

視   覺丨張紫曦

校   對丨李丹 魯楊 宋春燕 範立君 閆田田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熱解讀|總書記江蘇行強調走好這條“必由之路”
    2023-7-9 8:03:08    來源:央視網

    熱解讀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市考察。此次江蘇行,總書記先後深入蘇州工業園區、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實驗室、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調研,一路走一路關注科技創新。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作為“探路先鋒”,園區現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89家、上市企業62家。截至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商務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評中已實現“七連冠”。

    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歸國科技人才創辦的半導體設備生產企業,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青丘街,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的43%。如今,在全球中小型液晶檢測設備領域,華興源創擁有不可忽視的市場占有率和技術話語權,成為同類型企業中獨具競爭力的“領頭雁”。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製領域領軍企業,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堅持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並舉,深化研發體係建設,產品和服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86項。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他視科技為第一生產力,人才為第一資源,創新為第一動力,強調“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對科技領軍企業更是寄予厚望:“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要注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

    孜孜步履,灼灼目光,殷殷話語。圍繞企業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之念之。

    今年以來,總書記多次走進企業關注科技創新。

    在廣州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語重心長指出,“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要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在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總書記勉勵他們要,“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中環產業園,總書記盛讚,“你們企業和園區辦得不錯,看了感到很提氣。現在,我們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攻克科技難關”。

    …………

    科技領軍企業作為企業科技創新的“領頭羊”,該如何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

    總書記思考深邃:“要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台的優勢”,“要以企業牽頭,整合集聚創新資源”,“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此次總書記江蘇考察到訪的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動能強勁。自2019年獲批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以來,該園區陸續獲批建設蘇州實驗室、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全球企業紛紛“搶灘”,這個改革開放“試驗田”日益成為外資集聚“高產田”。

    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台”優勢,蘇州工業園區正致力於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製領域領軍企業,2021年全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電網公司及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4項。著眼於國家“雙碳”目標,南瑞集團主動作為、快速行動,以保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核心,當好支撐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的“技術引領者”。

    此次總書記來到集團考察調研,聽取南京市打造智能電網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總體情況介紹,察看企業自主可控技術產品展示。他叮囑企業,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下好“先手棋”,練就“殺手鐧”,跑穩“接力賽”,牽住“牛鼻子”,勇闖“無人區”,拆除“籬笆牆”……

    企業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必須牢記總書記囑托,“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 ”,“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這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深遠謀劃,也是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曆史主動的深刻自警。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李珊珊

    視   覺丨張紫曦

    校   對丨李丹 魯楊 宋春燕 範立君 閆田田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