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總書記考察的林場裏,有這些“綠色衛士”
更新時間:2023-6-8 9:43:07    來源:新華社

6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

了解“三北”防護林體係工程建設情況

在林場

總書記聽取內蒙古“三北”工程建設

和林場治沙造林情況介紹

並實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

6月6日上午,習近平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新華林場主要有哪些治沙植被?

一起去認識沙地裏的“綠色衛士”吧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楊樹。新華社記者 李誌鵬 攝

楊樹

顯著的特點是樹形優美

部分品種的楊樹可高達30米左右

相當於10層樓左右的高度

有的楊樹對環境適應性很強

喜光、耐寒、耐幹旱氣候

是妥妥的“生存能手”

由於根係發達

有的楊樹品種可用作

固沙、保土、護岸固堤及荒山造林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苦豆子。新華社記者 李誌鵬 攝

苦豆子

是一種耐鹽堿旱生植物

生長在固定或半固定沙地上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寧夏、山西等地區

個頭不高,約1米

花朵不豔,白或淡黃

葉片不大,整齊排列

苦豆子“樣貌”平平

卻是防風固沙的“精兵強將”

它生長速度快,常栽培在黃河兩岸以固定沙土

它的果實莢豆,被一些地區的農民作為藥材采集

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豆子”“金豆子”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紫穗槐。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紫穗槐

喜歡在幹冷氣候條件下生長

耐寒、耐旱、耐濕、耐鹽堿

荒山坡、道路旁、河岸邊和鹽堿地

紫穗槐均能生長

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

都有它的身影

在水土保持、固沙、護坡、造紙等方方麵麵

紫穗槐都能“施展才華”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楊柴。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楊柴

適宜在流動、半流動沙地中生長

幹旱貧瘠的環境,一定的沙壓與風蝕

對其他植物來說可能生存不易

但對楊柴卻是“剛剛好”

楊柴“個頭”不高

根係卻相當發達

成年植株的主根深約1米、根幅的長度是主根的好幾倍

裸露於地表的楊柴根莖隻要不幹枯

遇到適宜條件又能萌生出幼苗

這是在沙地生長的部分植被。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組合動圖)

在沙地中

還有許多“綠色衛士”:

耐幹旱又耐水濕的紅柳

“固沙先鋒”沙蒿與花棒

……

在治沙造林過程中堅持喬灌草相結合

林草植被類型與密度合理配置

形成牢固的防風固沙林網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總書記考察的林場裏,有這些“綠色衛士”
2023-6-8 9:43:07    來源:新華社

6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

了解“三北”防護林體係工程建設情況

在林場

總書記聽取內蒙古“三北”工程建設

和林場治沙造林情況介紹

並實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

6月6日上午,習近平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新華林場主要有哪些治沙植被?

一起去認識沙地裏的“綠色衛士”吧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楊樹。新華社記者 李誌鵬 攝

楊樹

顯著的特點是樹形優美

部分品種的楊樹可高達30米左右

相當於10層樓左右的高度

有的楊樹對環境適應性很強

喜光、耐寒、耐幹旱氣候

是妥妥的“生存能手”

由於根係發達

有的楊樹品種可用作

固沙、保土、護岸固堤及荒山造林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苦豆子。新華社記者 李誌鵬 攝

苦豆子

是一種耐鹽堿旱生植物

生長在固定或半固定沙地上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寧夏、山西等地區

個頭不高,約1米

花朵不豔,白或淡黃

葉片不大,整齊排列

苦豆子“樣貌”平平

卻是防風固沙的“精兵強將”

它生長速度快,常栽培在黃河兩岸以固定沙土

它的果實莢豆,被一些地區的農民作為藥材采集

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豆子”“金豆子”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紫穗槐。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紫穗槐

喜歡在幹冷氣候條件下生長

耐寒、耐旱、耐濕、耐鹽堿

荒山坡、道路旁、河岸邊和鹽堿地

紫穗槐均能生長

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

都有它的身影

在水土保持、固沙、護坡、造紙等方方麵麵

紫穗槐都能“施展才華”

這是6月6日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拍攝的楊柴。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楊柴

適宜在流動、半流動沙地中生長

幹旱貧瘠的環境,一定的沙壓與風蝕

對其他植物來說可能生存不易

但對楊柴卻是“剛剛好”

楊柴“個頭”不高

根係卻相當發達

成年植株的主根深約1米、根幅的長度是主根的好幾倍

裸露於地表的楊柴根莖隻要不幹枯

遇到適宜條件又能萌生出幼苗

這是在沙地生長的部分植被。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組合動圖)

在沙地中

還有許多“綠色衛士”:

耐幹旱又耐水濕的紅柳

“固沙先鋒”沙蒿與花棒

……

在治沙造林過程中堅持喬灌草相結合

林草植被類型與密度合理配置

形成牢固的防風固沙林網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