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內蒙古行丨走進“塞外明珠”——烏梁素海
更新時間:2023-6-6 20:18:0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聞推薦
6月5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烏梁素海,了解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促進生態環境恢複等情況,察看烏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
烏梁素海位於烏拉特前旗境內,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濕地、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少見的大型草原湖泊,承擔著黃河水量調節、水質淨化、防淩防汛等重要功能,被稱為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湖區呈“半月形”,水域麵積293平方公裏,素有“塞外明珠”美譽。
20世紀90年代開始,烏梁素海出現自然補給水量減少、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汙染、生態功能退化等現象。近年來,通過全流域、全要素綜合治理,流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湖區水質由劣V類提高到整體V類、局部Ⅳ類,生物多樣性持續恢複,湖區現有鳥類264種、魚類22種,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6月5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烏梁素海,了解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促進生態環境恢複等情況,察看烏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
烏梁素海位於烏拉特前旗境內,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濕地、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少見的大型草原湖泊,承擔著黃河水量調節、水質淨化、防淩防汛等重要功能,被稱為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湖區呈“半月形”,水域麵積293平方公裏,素有“塞外明珠”美譽。
20世紀90年代開始,烏梁素海出現自然補給水量減少、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汙染、生態功能退化等現象。近年來,通過全流域、全要素綜合治理,流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湖區水質由劣V類提高到整體V類、局部Ⅳ類,生物多樣性持續恢複,湖區現有鳥類264種、魚類22種,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