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時政微觀察丨一個多月兩次聚焦區域協調發展,總書記做了哪些重大部署?
更新時間:2023-5-15 14:42:54    來源:新華社

立夏過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燕趙大地——

5月10日,考察雄安新區,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5月11日至12日,考察滄州、石家莊等地,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

緊湊的調研行程中,總書記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方向:“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一個月前,在南海之濱,總書記要求廣東舉全省之力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同時,二者又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總書記今年兩次地方考察,聚焦區域協調發展,飽含深意。

01.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紮實、實力雄厚。兩次地方考察,總書記都關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等情況。

△2023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於河北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考察。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走進生產車間察看芯片生產流程。他勉勵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勇攀科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規劃展館,技術專家劉文富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說:“我們既有當地企業進行創新轉化,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創新成果在石家莊落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石家莊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大好機遇。”

聽到劉文富說園區已承接京津研發生物醫藥類項目65個,總書記十分高興。他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全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廣東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係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全麵落實”“深入實施”都體現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0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

廣東徐聞港,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港口,聯通廣東、海南兩省的重要陸島交通樞紐。

河北黃驊港,輻射雄安新區、冀中南和魯、豫、晉、陝、內蒙古等地區,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專用碼頭考察。

上個月的廣東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徐聞港泊位碼頭,察看船舶停靠、客運轉接等,強調要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

這次在河北,總書記在黃驊港煤炭港區叮囑:“要持續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優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滄州市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考察時,同碼頭工作人員、船務人員親切交流。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在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總書記兩次考察港口,蘊含著對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期望。

對廣東,總書記明確要求——始終堅持以製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係。

對京津冀,總書記這樣部署——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把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係。

03.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時的重要關切。

△2023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同現場技術人員親切交流。

4月11日,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總書記看到鄉親們通過發展荔枝等特色種植業過上了殷實的生活,很欣慰。他對大家說:“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強對後富的幫扶,推進鄉風文明,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讓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是安置回遷群眾的代表性社區。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同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辦事群眾、就餐的社區老人等親切交流。“我一直牽掛著回遷群眾,看到大家生活好,我很欣慰。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同就餐的社區老人親切交流。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叮囑:“要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在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闖出一條新路來。”

經過6年的建設,雄安新區約12萬群眾喜遷新居,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陸續彙集,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醫院確定選址,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持建設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項目建成移交新區,中央企業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累計達140餘家……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的樣貌日漸清晰。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殷切期待。

△2023年4月7日,處於試運營階段的白洋澱“水上巴士”項目畫舫船在白洋澱內行駛。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罕見。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放眼今日之中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日益增強,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東西部發展差距持續縮小、重要功能區關鍵作用更加凸顯。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大地上,鋪展出一幅充滿生機活力的畫卷。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時政微觀察丨一個多月兩次聚焦區域協調發展,總書記做了哪些重大部署?
2023-5-15 14:42:54    來源:新華社

立夏過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燕趙大地——

5月10日,考察雄安新區,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5月11日至12日,考察滄州、石家莊等地,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

緊湊的調研行程中,總書記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方向:“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一個月前,在南海之濱,總書記要求廣東舉全省之力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同時,二者又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總書記今年兩次地方考察,聚焦區域協調發展,飽含深意。

01.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紮實、實力雄厚。兩次地方考察,總書記都關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等情況。

△2023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於河北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考察。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石家莊市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走進生產車間察看芯片生產流程。他勉勵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勇攀科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

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規劃展館,技術專家劉文富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說:“我們既有當地企業進行創新轉化,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創新成果在石家莊落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為石家莊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大好機遇。”

聽到劉文富說園區已承接京津研發生物醫藥類項目65個,總書記十分高興。他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全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廣東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係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全麵落實”“深入實施”都體現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0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

廣東徐聞港,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港口,聯通廣東、海南兩省的重要陸島交通樞紐。

河北黃驊港,輻射雄安新區、冀中南和魯、豫、晉、陝、內蒙古等地區,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徐聞港專用碼頭考察。

上個月的廣東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徐聞港泊位碼頭,察看船舶停靠、客運轉接等,強調要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

這次在河北,總書記在黃驊港煤炭港區叮囑:“要持續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優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滄州市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考察時,同碼頭工作人員、船務人員親切交流。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在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總書記兩次考察港口,蘊含著對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期望。

對廣東,總書記明確要求——始終堅持以製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係。

對京津冀,總書記這樣部署——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把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係。

03.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時的重要關切。

△2023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同現場技術人員親切交流。

4月11日,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總書記看到鄉親們通過發展荔枝等特色種植業過上了殷實的生活,很欣慰。他對大家說:“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強對後富的幫扶,推進鄉風文明,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讓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是安置回遷群眾的代表性社區。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同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辦事群眾、就餐的社區老人等親切交流。“我一直牽掛著回遷群眾,看到大家生活好,我很欣慰。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同就餐的社區老人親切交流。

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上,總書記叮囑:“要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在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闖出一條新路來。”

經過6年的建設,雄安新區約12萬群眾喜遷新居,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陸續彙集,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醫院確定選址,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持建設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項目建成移交新區,中央企業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累計達140餘家……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的樣貌日漸清晰。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的殷切期待。

△2023年4月7日,處於試運營階段的白洋澱“水上巴士”項目畫舫船在白洋澱內行駛。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世界罕見。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放眼今日之中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日益增強,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走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東西部發展差距持續縮小、重要功能區關鍵作用更加凸顯。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大地上,鋪展出一幅充滿生機活力的畫卷。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