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感受雄安站的科技範兒
更新時間:2023-5-11 16:57:35    來源:新華社


5月10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乘高鐵前往河北省雄安新區

抵達後首先考察了雄安站的建設運行情況


雄安站位於雄安新區昝崗片區

是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具有標誌性意義

2018年12月1日,雄安站正式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27日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雄安站毗鄰白洋澱

從高處俯瞰

整個建築造型如同

微風蕩漾時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清泉源頭,風吹漣漪”的設計理念

與雄安新區的水文化相契合



雄安站的建築麵積為47.52萬平方米

幾乎相當於66個足球場

目前,乘高鐵從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

最快旅行時間為50分鍾

從北京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

最快19分鍾可達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頂分布式光伏電站(2023年3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雄安站也是一座智能客站

車站設置“智能大腦”

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

實現了旅客服務、調度指揮、機電控製等一體化


站頂鋪有4.2萬平方米的光伏組件

雄安站采用“光伏建築一體化”的方式

設置發電係統

可實現“自發自用,餘電上網”

自2020年12月正式並網發電以來

截至今年3月底

已累計發電超過1289萬千瓦時

雄安站也因此成為一座“會發電”的火車站

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


雄安站還是國內首個

大規模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的高鐵站

192根清水混凝土柱、500道清水梁

一次澆築成型

簡約自然又低碳環保

候車大廳內

400根巨型鋼梁完成78米的空間跨越

布局井然、寬敞明亮



雄安這座“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

作為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

京雄城際鐵路

必將助力雄安新區加快產業聚集

成為驅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

每天有10多對城際列車往返北京和雄安

千年古都和“未來之城”

日漸緊密聯係、相融一體


文字記者:曹國廠、高博、杜一方

動圖製作:牟宇、鄒尚伯

視覺 | 編輯:吳晶晶、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河北分社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感受雄安站的科技範兒
2023-5-11 16:57:35    來源:新華社


5月10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乘高鐵前往河北省雄安新區

抵達後首先考察了雄安站的建設運行情況


雄安站位於雄安新區昝崗片區

是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具有標誌性意義

2018年12月1日,雄安站正式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27日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雄安站毗鄰白洋澱

從高處俯瞰

整個建築造型如同

微風蕩漾時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清泉源頭,風吹漣漪”的設計理念

與雄安新區的水文化相契合



雄安站的建築麵積為47.52萬平方米

幾乎相當於66個足球場

目前,乘高鐵從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

最快旅行時間為50分鍾

從北京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

最快19分鍾可達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頂分布式光伏電站(2023年3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雄安站也是一座智能客站

車站設置“智能大腦”

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

實現了旅客服務、調度指揮、機電控製等一體化


站頂鋪有4.2萬平方米的光伏組件

雄安站采用“光伏建築一體化”的方式

設置發電係統

可實現“自發自用,餘電上網”

自2020年12月正式並網發電以來

截至今年3月底

已累計發電超過1289萬千瓦時

雄安站也因此成為一座“會發電”的火車站

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


雄安站還是國內首個

大規模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的高鐵站

192根清水混凝土柱、500道清水梁

一次澆築成型

簡約自然又低碳環保

候車大廳內

400根巨型鋼梁完成78米的空間跨越

布局井然、寬敞明亮



雄安這座“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

作為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

京雄城際鐵路

必將助力雄安新區加快產業聚集

成為驅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

每天有10多對城際列車往返北京和雄安

千年古都和“未來之城”

日漸緊密聯係、相融一體


文字記者:曹國廠、高博、杜一方

動圖製作:牟宇、鄒尚伯

視覺 | 編輯:吳晶晶、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河北分社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