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習近平與青年書|“珍惜韶華、奮發有為”
更新時間:2023-5-5 10:34:51    來源:央視網


編者按: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傾心關切青年成長,他常走到青年中間,同青年談心,並多次在講話、座談、書信等交流中,鼓勵青年群體追求夢想、勇於奮鬥。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推出“習近平與青年書”係列策劃,與您一起從總書記給青年的回信中,感受切切關懷與殷殷期許。

天天學習“因為中國夢,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奮進的深沉力量。”2013年4月28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們向總書記彙報了參與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和野外考古實習的所思所想。

四天後的5月2日,同學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回信中,總書記對他們提出這樣的期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不懈奮鬥,是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最常用的寄語,承載了他對青年群體砥礪奮進,在拚搏的青春中幹事創業、實現夢想的殷殷期許。總書記曾說:“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

在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回信後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隻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隻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隻有進行了頑強拚搏的青春,隻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奮鬥是青春應有的姿態,行動是青年最好的磨礪。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用深邃的曆史眼光為青年一代講述奮鬥精神的接續傳承和時代價值。

青年應如何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用樸素的話語,為青年指點迷津:“奮鬥不隻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考察。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考察。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考察。站在紅旗渠青年洞前,總書記說了這樣一段話:“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碑上。”

這背後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青年洞被稱為“紅旗渠咽喉工程”,因鑿洞民工由優秀青年群體組成,故取名為“青年洞”。當時,由300名青年組成的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在地勢險要、石質堅硬的岩壁上鑿出“天河”,將紅旗渠渠線延伸了最艱難的616米。青年洞也成為青年建設者奮鬥青春的見證。

如今,新時代的青年們也在用青春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奮鬥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突來時,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青年成為主力軍。他們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續寫“載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開拓創新,不斷攻堅克難,書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在奧運賽場上,運動健兒們奮勇拚搏、超越自我、創造奇跡……

在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時,總書記肯定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回信勉勵中國冰雪健兒時,總書記滿懷期待:“希望你們心係祖國,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與青年書|“珍惜韶華、奮發有為”
2023-5-5 10:34:51    來源:央視網


編者按: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傾心關切青年成長,他常走到青年中間,同青年談心,並多次在講話、座談、書信等交流中,鼓勵青年群體追求夢想、勇於奮鬥。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推出“習近平與青年書”係列策劃,與您一起從總書記給青年的回信中,感受切切關懷與殷殷期許。

天天學習“因為中國夢,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奮進的深沉力量。”2013年4月28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們向總書記彙報了參與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和野外考古實習的所思所想。

四天後的5月2日,同學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回信中,總書記對他們提出這樣的期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麵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不懈奮鬥,是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最常用的寄語,承載了他對青年群體砥礪奮進,在拚搏的青春中幹事創業、實現夢想的殷殷期許。總書記曾說:“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

在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回信後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隻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隻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隻有進行了頑強拚搏的青春,隻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奮鬥是青春應有的姿態,行動是青年最好的磨礪。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用深邃的曆史眼光為青年一代講述奮鬥精神的接續傳承和時代價值。

青年應如何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用樸素的話語,為青年指點迷津:“奮鬥不隻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考察。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考察。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考察。站在紅旗渠青年洞前,總書記說了這樣一段話:“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碑上。”

這背後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青年洞被稱為“紅旗渠咽喉工程”,因鑿洞民工由優秀青年群體組成,故取名為“青年洞”。當時,由300名青年組成的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在地勢險要、石質堅硬的岩壁上鑿出“天河”,將紅旗渠渠線延伸了最艱難的616米。青年洞也成為青年建設者奮鬥青春的見證。

如今,新時代的青年們也在用青春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奮鬥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突來時,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青年成為主力軍。他們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續寫“載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開拓創新,不斷攻堅克難,書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在奧運賽場上,運動健兒們奮勇拚搏、超越自我、創造奇跡……

在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時,總書記肯定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回信勉勵中國冰雪健兒時,總書記滿懷期待:“希望你們心係祖國,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