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依靠勞動創造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寫在202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
更新時間:2023-5-1 7:58:50    來源:新華社

春天的中國,生機勃發,萬象更新。

4月30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依靠勞動創造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後程,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勞動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奮鬥新篇章。

銳意進取,發揮主力軍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激勵著億萬勞動者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

穀雨剛過,春播近在眼前。在“大糧倉”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的農機具停放廠裏,機務手許誌國正在給農機安裝噴淋設施。“大鐵牛”的犁刀即將劃破沉睡一冬的土地,一粒粒種子紮進黝黑的土地裏,播種新的希望。

從事機務工作40年來,許誌國一直在探索農機與農藝相結合之路,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完成了50多項農業技術改良和機械改裝。由他主導設計的多項技術在墾區得到推廣,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2023年4月12日,在黑龍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處農田中,許誌國駕駛大型拖拉機進行分層定量施肥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鬆 攝

如今,年近六旬的許誌國仍在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技能,“總書記希望我們銳意創新、敢為人先,我要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可不能成了‘老把式’。”他說。

新時代必是大有可為的時代。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嚴謹有序的科研院所……處處皆是一派生機勃勃的勞動景象。

隴原大地,春耕“椒響曲”已經奏響。在甘肅白銀市靖遠縣東升鎮農業產業園內,備苗、鋪膜、滴水……王定業和村民們忙著為種植朝天椒做準備。

“去年,我們合作社種了1000多畝朝天椒,毛收入800萬元左右。今年,鄉親們勁頭更足了。”幾年前,走南闖北多年的王定業選擇回到家鄉辦起專業合作社。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發揮經商方麵的才能,引入朝天椒標準化種植和產銷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使“小辣椒”變身“大產業”,他自己也成長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2023年4月30日,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升鎮,王定業(左二)與工作人員在大棚內一同檢查種苗情況。新華社發

“農村天地廣闊,投身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總書記勉勵我們誠實勞動、勤勉工作,接下來,我要繼續做好‘土特產’文章,為鄉村振興蹚出更多新路子。”王定業信心滿滿。

四川龍門山脈腹地,天剛擦亮、山穀靜謐。調試設備、檢查作業工序……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內,中鐵十九局項目負責人孫鬆帶領團隊已經忙活開來。

今年,孫鬆將迎來在躍龍門隧道度過的第11個“五一”。10餘年來,“不躍龍門誓不還”的誓言激勵著他和工友們堅守崗位、追求卓越,克服地震斷裂帶、高地溫、高地應力等10餘種不良地質帶來的重重困難。

“現在項目進入了靜態驗收前的衝刺階段,離正式開通又邁進了一步。越是緊要關頭,越要確保安全和品質,交付對得起良心的‘放心工程’。”孫鬆說。

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

新起點、新征程,廣大勞動者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紮根堅守,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4月30日,清晨5點,內蒙古赤峰市,全國勞模、赤峰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紅山作業中心人工作業隊七中隊中隊長李文玲與隊員們已經到達自己負責的區域。

“把街路掃幹淨,我的心裏才踏實。”李文玲說,身為勞模,更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帶頭弘揚勞模精神,以紮紮實實的工作回饋祖國和社會,發揮好主力軍作用。

一分鍾掃帚揮動40多次,一天彎腰近2000次……李文玲已經在環衛清潔崗位上工作16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臉霜。辛苦工作的背後,是她從未遲到早退,16年如一日的堅守。

時代在變,奮鬥底色不變。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正是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人生寫照。

祖國大西北,寧夏銀川。4月29日下午4點半,外賣女騎手丁國梅麻利地穿起工服、戴上口罩、戴好頭盔,風風火火開始了晚高峰送餐。

2023年4月24日,在寧夏銀川,外賣女騎手丁國梅在站點內整理著裝,為即將到來的送餐高峰做準備。新華社記者 任瑋 攝

“風吹日曬雨淋是家常便飯,但隻要肯拚肯幹,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丁國梅說。過去兩年多,她日均送餐30餘次,一年騎行配送距離超過5萬公裏,在用戶一聲聲“謝謝你”中成長為全年無差評的骨幹騎手,2023年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聽到了總書記的節日祝賀和慰問,我更理解‘勞動最光榮’的意義。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我奔馳在路上,要努力拚搏,為人們的生活貢獻光和熱。”

千裏之外的大西南,4月30日一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南省鹽業有限公司昆明鹽礦鹽硝分廠副廠長徐剛來到廠內查看鹵水、冷凝水質量等各項指標和鹽產量、硝產量。從一名製鹽工人變成技改能手,徐剛從事輕工業製鹽工作30年來,在製鹽方法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大量節約蒸汽成本。

“總書記的祝賀和慰問為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的成績全部是勞動創造的,企業將著力提升職工的技能水平,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徐剛說。

2023年4月30日,中建三局雲南分公司安全總監蒲劄在進行消防檢查。新華社發(王威 攝)

在雲南元謀縣平新450MW複合型光伏基地項目,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建三局雲南分公司安全總監蒲劄已堅守在這個山地光伏項目上500餘天。麵對山地施工常見的高溫、毒蟲等挑戰,蒲劄說:“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守住安全紅線,我們要為項目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說:“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曆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踏踏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勞動。在中國奮進的腳步裏,勞動和奮鬥始終是不變的最強音。

用心用情,營造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激發廣大勞動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新創造活力,切實保障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用心幫助廣大勞動群眾排憂解難,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

“五一”前夕,南京憲法主題公園邀請建園的勞動者回來“做客”:享受專場講解,參觀升國旗儀式,接受少先隊員獻花。

“之所以用這麼隆重的儀式邀請建設者回來,就是要表達我們的尊重。通過這些看得見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勞動的光榮和價值,真正讓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看得見’‘可感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王利民介紹說,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進一步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4月2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這裏隆重舉行。

站在領獎台上,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尹新民難掩激動的心情。在他看來,自己獲得五一勞動獎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激勵,也是對勞動者耕耘奉獻的肯定和褒獎。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尹新民(中)在工作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從醫34年,以嫻熟精湛的微創技術救治了數以萬計患者,實現了肝膽胰手術微創率98%以上……尹新民用出色的業績詮釋了醫者仁心。他說,正是黨和政府的關懷、鼓勵和支持,不斷激發自己的幹事熱情和創造潛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係勞動者,多次在重要會議、重要場合圍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發表重要講話,以崇高禮遇褒獎勞模,營造向勞動模範致敬、向先進楷模學習的良好氛圍。

在河南濮陽,20歲的薑雨荷帶學生們剛剛參加完省裏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曾獲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冠軍的她,如今成為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最年輕的教師。

在手機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者的祝賀和慰問,薑雨荷感慨地說:“領導、老師、專家、教練一路引領我走向技能成才的廣闊道路,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身處一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是多麼幸運。我也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更多年輕人,讓他們真正從技能中受益、用奮鬥照亮夢想。”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曆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創造了今天的中國”……

製定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的意見;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清理整頓,堅決打擊各類就業侵權行為;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一係列舉措陸續推出,為勞動者“撐腰”、為勞動者“解難”。

展望前路,神州大地日新月異,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畫卷不斷鋪展。廣大勞動者煥發幹事創業的熱情,彙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依靠勞動創造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寫在202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
2023-5-1 7:58:50    來源:新華社

春天的中國,生機勃發,萬象更新。

4月30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依靠勞動創造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後程,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勞動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奮鬥新篇章。

銳意進取,發揮主力軍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激勵著億萬勞動者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

穀雨剛過,春播近在眼前。在“大糧倉”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的農機具停放廠裏,機務手許誌國正在給農機安裝噴淋設施。“大鐵牛”的犁刀即將劃破沉睡一冬的土地,一粒粒種子紮進黝黑的土地裏,播種新的希望。

從事機務工作40年來,許誌國一直在探索農機與農藝相結合之路,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完成了50多項農業技術改良和機械改裝。由他主導設計的多項技術在墾區得到推廣,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2023年4月12日,在黑龍江省北安市的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處農田中,許誌國駕駛大型拖拉機進行分層定量施肥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鬆 攝

如今,年近六旬的許誌國仍在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技能,“總書記希望我們銳意創新、敢為人先,我要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可不能成了‘老把式’。”他說。

新時代必是大有可為的時代。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嚴謹有序的科研院所……處處皆是一派生機勃勃的勞動景象。

隴原大地,春耕“椒響曲”已經奏響。在甘肅白銀市靖遠縣東升鎮農業產業園內,備苗、鋪膜、滴水……王定業和村民們忙著為種植朝天椒做準備。

“去年,我們合作社種了1000多畝朝天椒,毛收入800萬元左右。今年,鄉親們勁頭更足了。”幾年前,走南闖北多年的王定業選擇回到家鄉辦起專業合作社。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發揮經商方麵的才能,引入朝天椒標準化種植和產銷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使“小辣椒”變身“大產業”,他自己也成長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2023年4月30日,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升鎮,王定業(左二)與工作人員在大棚內一同檢查種苗情況。新華社發

“農村天地廣闊,投身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總書記勉勵我們誠實勞動、勤勉工作,接下來,我要繼續做好‘土特產’文章,為鄉村振興蹚出更多新路子。”王定業信心滿滿。

四川龍門山脈腹地,天剛擦亮、山穀靜謐。調試設備、檢查作業工序……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內,中鐵十九局項目負責人孫鬆帶領團隊已經忙活開來。

今年,孫鬆將迎來在躍龍門隧道度過的第11個“五一”。10餘年來,“不躍龍門誓不還”的誓言激勵著他和工友們堅守崗位、追求卓越,克服地震斷裂帶、高地溫、高地應力等10餘種不良地質帶來的重重困難。

“現在項目進入了靜態驗收前的衝刺階段,離正式開通又邁進了一步。越是緊要關頭,越要確保安全和品質,交付對得起良心的‘放心工程’。”孫鬆說。

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

新起點、新征程,廣大勞動者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紮根堅守,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4月30日,清晨5點,內蒙古赤峰市,全國勞模、赤峰京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紅山作業中心人工作業隊七中隊中隊長李文玲與隊員們已經到達自己負責的區域。

“把街路掃幹淨,我的心裏才踏實。”李文玲說,身為勞模,更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帶頭弘揚勞模精神,以紮紮實實的工作回饋祖國和社會,發揮好主力軍作用。

一分鍾掃帚揮動40多次,一天彎腰近2000次……李文玲已經在環衛清潔崗位上工作16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臉霜。辛苦工作的背後,是她從未遲到早退,16年如一日的堅守。

時代在變,奮鬥底色不變。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正是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人生寫照。

祖國大西北,寧夏銀川。4月29日下午4點半,外賣女騎手丁國梅麻利地穿起工服、戴上口罩、戴好頭盔,風風火火開始了晚高峰送餐。

2023年4月24日,在寧夏銀川,外賣女騎手丁國梅在站點內整理著裝,為即將到來的送餐高峰做準備。新華社記者 任瑋 攝

“風吹日曬雨淋是家常便飯,但隻要肯拚肯幹,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丁國梅說。過去兩年多,她日均送餐30餘次,一年騎行配送距離超過5萬公裏,在用戶一聲聲“謝謝你”中成長為全年無差評的骨幹騎手,2023年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聽到了總書記的節日祝賀和慰問,我更理解‘勞動最光榮’的意義。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我奔馳在路上,要努力拚搏,為人們的生活貢獻光和熱。”

千裏之外的大西南,4月30日一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雲南省鹽業有限公司昆明鹽礦鹽硝分廠副廠長徐剛來到廠內查看鹵水、冷凝水質量等各項指標和鹽產量、硝產量。從一名製鹽工人變成技改能手,徐剛從事輕工業製鹽工作30年來,在製鹽方法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大量節約蒸汽成本。

“總書記的祝賀和慰問為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的成績全部是勞動創造的,企業將著力提升職工的技能水平,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徐剛說。

2023年4月30日,中建三局雲南分公司安全總監蒲劄在進行消防檢查。新華社發(王威 攝)

在雲南元謀縣平新450MW複合型光伏基地項目,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建三局雲南分公司安全總監蒲劄已堅守在這個山地光伏項目上500餘天。麵對山地施工常見的高溫、毒蟲等挑戰,蒲劄說:“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守住安全紅線,我們要為項目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說:“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曆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踏踏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勞動。在中國奮進的腳步裏,勞動和奮鬥始終是不變的最強音。

用心用情,營造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激發廣大勞動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新創造活力,切實保障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用心幫助廣大勞動群眾排憂解難,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

“五一”前夕,南京憲法主題公園邀請建園的勞動者回來“做客”:享受專場講解,參觀升國旗儀式,接受少先隊員獻花。

“之所以用這麼隆重的儀式邀請建設者回來,就是要表達我們的尊重。通過這些看得見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勞動的光榮和價值,真正讓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看得見’‘可感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王利民介紹說,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進一步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4月2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這裏隆重舉行。

站在領獎台上,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尹新民難掩激動的心情。在他看來,自己獲得五一勞動獎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激勵,也是對勞動者耕耘奉獻的肯定和褒獎。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尹新民(中)在工作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從醫34年,以嫻熟精湛的微創技術救治了數以萬計患者,實現了肝膽胰手術微創率98%以上……尹新民用出色的業績詮釋了醫者仁心。他說,正是黨和政府的關懷、鼓勵和支持,不斷激發自己的幹事熱情和創造潛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係勞動者,多次在重要會議、重要場合圍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發表重要講話,以崇高禮遇褒獎勞模,營造向勞動模範致敬、向先進楷模學習的良好氛圍。

在河南濮陽,20歲的薑雨荷帶學生們剛剛參加完省裏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曾獲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冠軍的她,如今成為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最年輕的教師。

在手機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者的祝賀和慰問,薑雨荷感慨地說:“領導、老師、專家、教練一路引領我走向技能成才的廣闊道路,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身處一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是多麼幸運。我也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更多年輕人,讓他們真正從技能中受益、用奮鬥照亮夢想。”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曆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創造了今天的中國”……

製定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的意見;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清理整頓,堅決打擊各類就業侵權行為;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一係列舉措陸續推出,為勞動者“撐腰”、為勞動者“解難”。

展望前路,神州大地日新月異,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畫卷不斷鋪展。廣大勞動者煥發幹事創業的熱情,彙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