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
更新時間:2023-4-27 15:56:0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首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25日在陝西西安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向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大家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對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建設提出殷切希望,為推進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豐富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實踐指明了方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加強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深化文明交流,相信中國將為維護亞洲文化繁榮、深化文化遺產領域國際合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共同保護文化遺產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充分肯定各方共同努力保護亞洲文化遺產取得的成果,巴基斯坦國家遺產與文化部考古與博物館司副主任納西爾·汗對此感同身受。“中國一直幫助巴基斯坦培訓專業人才、分享文化遺產保護的技術經驗,給予巴基斯坦文保人士赴華參展的機會,讓巴基斯坦將本國文化遺產展示給更廣泛的受眾。”

中巴合作是共同保護文化遺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已在6個亞洲國家合作開展了11項曆史古跡保護修複項目,與亞洲14國聯合開展20餘項聯合考古合作,助力探究亞洲文明脈絡、架起亞洲各國民心相通橋梁。

在阿富汗巴米揚山穀,一群來自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院校團體的中國年輕學者為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帶來實實在在幫助”。巴米揚大佛遺址管理處學者穆罕默德·阿裏·侯賽因亞爾表示,中國學者去年以來與當地文保工作者合作為大佛遺址附近的多數石窟正式編號,並安裝寫有洞窟建造年代等信息的木質銘牌。他們還在當地定期舉辦文物保護知識培訓,以提高當地人保護文物的意識。

“中國同烏茲別克斯坦合作開展的希瓦古城保護修複工作,是中國積極努力保護亞洲文化遺產的見證。”在閱讀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後,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分析人士烏拉紮利耶娃說,作為具有悠久曆史和豐富文化的國家,中國在重視保護推廣自身文化的同時,也尊重他國文化。中國與他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不斷開展的合作既有利於擴大文化交往與相互理解,也有助於各國曆史和文化的傳承。

從周薩神廟到茶膠寺,中國的“文物醫生”幫助柬埔寨吳哥古跡重獲新生。吳哥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副局長隆科薩爾表示,中國為保護、保存和發展吳哥古跡作出積極貢獻,還為柬埔寨培養了一批文物修複和保護領域的專家,“中國的貢獻是曆史性的”。

不斷深化亞洲文明交流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亞洲各地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和推廣,也將有助於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隆科薩爾這樣評價。

隆科薩爾說,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加強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深化亞洲文明交流”。他認為,聯盟真正體現了亞洲國家為長期保護和保存亞洲文化遺產所作的共同努力,將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他相信柬中在聯盟框架下將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和文化交流。

在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看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對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修複合作、拓寬展品交流活動等發揮積極作用。“期待聯盟成立後韓中兩國在文化遺產領域深化全麵合作,舉辦更多文物展覽等活動,以此增進兩國民眾對彼此曆史、文化的了解,深化文明互鑒和交流。”

2015年,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核心區的九層神廟建築群在強震中遭到嚴重損壞。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援助尼泊爾工作隊圓滿完成神廟建築群文物本體維修。尼泊爾特裏布文大學教授巴爾穆昆達·雷格米表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有效幫助亞洲國家合作應對自然災害和戰爭等對文化遺產造成的破壞,對世界、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交流事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伊拉克與中國都擁有古老的文明,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麵擁有廣闊合作空間,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麵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思維正是伊拉克所需要的。”習近平主席的賀信令伊拉克大學新聞學教授穆罕默德·朱布裏倍感振奮。

在朱布裏看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正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這一倡議建立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有助於增進不同民族間、不同文明間的聯係與互動,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創造條件。

敘利亞政治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奧馬裏說,習近平主席指出,聯盟的成立將“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他對此高度認同。他說,亞洲各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做好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有利於亞洲文明傳承、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體現,是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積極響應。

在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分析人士烏拉紮利耶娃看來,習近平主席關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主張將為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帶來深遠影響。這種促進文化共同繁榮的主張將有力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將激發文化領域創新觀念的產生。

尼泊爾特裏布文大學教授巴爾穆昆達·雷格米認為,習近平主席關於“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的主張具有時代意義。“這將對文化、文明多樣性起到保護作用,最終幫助世界各國和地區實現友誼、和平、共存、發展。”

“幾千年來,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藝術等,這就是世界的魅力所在。”巴基斯坦國家遺產與文化部考古與博物館司副主任納西爾·汗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和關於“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的主張正是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充分體現,尊重世界文明、藝術、文化和遺產的多樣性將為全世界人民開展交流與合作注入力量,是助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一個理想路徑。(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王雅楠、常天童)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
    2023-4-27 15:56:0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首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25日在陝西西安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向大會致賀信,引發亞洲國家人士熱烈反響。大家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對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建設提出殷切希望,為推進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豐富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實踐指明了方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加強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深化文明交流,相信中國將為維護亞洲文化繁榮、深化文化遺產領域國際合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共同保護文化遺產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充分肯定各方共同努力保護亞洲文化遺產取得的成果,巴基斯坦國家遺產與文化部考古與博物館司副主任納西爾·汗對此感同身受。“中國一直幫助巴基斯坦培訓專業人才、分享文化遺產保護的技術經驗,給予巴基斯坦文保人士赴華參展的機會,讓巴基斯坦將本國文化遺產展示給更廣泛的受眾。”

    中巴合作是共同保護文化遺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已在6個亞洲國家合作開展了11項曆史古跡保護修複項目,與亞洲14國聯合開展20餘項聯合考古合作,助力探究亞洲文明脈絡、架起亞洲各國民心相通橋梁。

    在阿富汗巴米揚山穀,一群來自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院校團體的中國年輕學者為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帶來實實在在幫助”。巴米揚大佛遺址管理處學者穆罕默德·阿裏·侯賽因亞爾表示,中國學者去年以來與當地文保工作者合作為大佛遺址附近的多數石窟正式編號,並安裝寫有洞窟建造年代等信息的木質銘牌。他們還在當地定期舉辦文物保護知識培訓,以提高當地人保護文物的意識。

    “中國同烏茲別克斯坦合作開展的希瓦古城保護修複工作,是中國積極努力保護亞洲文化遺產的見證。”在閱讀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後,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分析人士烏拉紮利耶娃說,作為具有悠久曆史和豐富文化的國家,中國在重視保護推廣自身文化的同時,也尊重他國文化。中國與他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不斷開展的合作既有利於擴大文化交往與相互理解,也有助於各國曆史和文化的傳承。

    從周薩神廟到茶膠寺,中國的“文物醫生”幫助柬埔寨吳哥古跡重獲新生。吳哥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副局長隆科薩爾表示,中國為保護、保存和發展吳哥古跡作出積極貢獻,還為柬埔寨培養了一批文物修複和保護領域的專家,“中國的貢獻是曆史性的”。

    不斷深化亞洲文明交流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亞洲各地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和推廣,也將有助於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隆科薩爾這樣評價。

    隆科薩爾說,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加強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深化亞洲文明交流”。他認為,聯盟真正體現了亞洲國家為長期保護和保存亞洲文化遺產所作的共同努力,將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他相信柬中在聯盟框架下將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和文化交流。

    在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看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對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修複合作、拓寬展品交流活動等發揮積極作用。“期待聯盟成立後韓中兩國在文化遺產領域深化全麵合作,舉辦更多文物展覽等活動,以此增進兩國民眾對彼此曆史、文化的了解,深化文明互鑒和交流。”

    2015年,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核心區的九層神廟建築群在強震中遭到嚴重損壞。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援助尼泊爾工作隊圓滿完成神廟建築群文物本體維修。尼泊爾特裏布文大學教授巴爾穆昆達·雷格米表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將有效幫助亞洲國家合作應對自然災害和戰爭等對文化遺產造成的破壞,對世界、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交流事業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伊拉克與中國都擁有古老的文明,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麵擁有廣闊合作空間,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麵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思維正是伊拉克所需要的。”習近平主席的賀信令伊拉克大學新聞學教授穆罕默德·朱布裏倍感振奮。

    在朱布裏看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的成立,正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這一倡議建立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有助於增進不同民族間、不同文明間的聯係與互動,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創造條件。

    敘利亞政治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奧馬裏說,習近平主席指出,聯盟的成立將“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他對此高度認同。他說,亞洲各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做好亞洲文化遺產保護有利於亞洲文明傳承、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體現,是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積極響應。

    在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分析人士烏拉紮利耶娃看來,習近平主席關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主張將為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帶來深遠影響。這種促進文化共同繁榮的主張將有力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將激發文化領域創新觀念的產生。

    尼泊爾特裏布文大學教授巴爾穆昆達·雷格米認為,習近平主席關於“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的主張具有時代意義。“這將對文化、文明多樣性起到保護作用,最終幫助世界各國和地區實現友誼、和平、共存、發展。”

    “幾千年來,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藝術等,這就是世界的魅力所在。”巴基斯坦國家遺產與文化部考古與博物館司副主任納西爾·汗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和關於“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的主張正是尊重文明多樣性的充分體現,尊重世界文明、藝術、文化和遺產的多樣性將為全世界人民開展交流與合作注入力量,是助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一個理想路徑。(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王雅楠、常天童)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