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讀書之美】習近平“典”論讀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更新時間:2023-4-23 14:33:57    來源:央視網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經曆,並站在治國理政的高度反複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他要求領導幹部一定要把學習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改變“追求享樂、玩物喪誌,不好讀書;熱衷應酬、忙於事務,不勤讀書;淺嚐輒止、不求甚解,不善讀書;學而不思、知行不一,學用脫節”現象,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積極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

央視網《天天學習》與您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擅用書所引述用典,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讀書觀,積極參加全民閱讀活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讀書,讓智慧之光照亮我們每個人前行之路!

【釋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釋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罔:同“惘”,迷惑。意思是,隻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隻是思考卻不學習,終究一無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學與思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認為隻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真知。

關於學與思,孔子還說過:“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為,不學習而冥思苦想,花費再多工夫也不管用。這裏並沒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說一個人不能不學習而終日耽於幻想,同樣強調了學和思不可偏廢。“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也承其師誌說:“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的嫡孫子思將學與思納入治學的五階段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主張學思互補:“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善讀書,做到閱讀與思考的統一。他要求領導幹部“要帶著問題讀書,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聯係實際,開動腦筋,對現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為係統的、孤立的東西變為相互聯係的、粗淺的東西變為精深的、感性的東西變為理性的。要敢於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發現新的問題,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形成新的認識”。

閱讀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隻讀書而不思考,如同囫圇吞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思考是閱讀的深化,是認知的必然,是把書讀活的關鍵。”同時,讀書是思考之源。總書記強調:“思考的基礎是閱讀。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隻有通過閱讀獲得新知識、了解新思想、樹立新觀念,才能提高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深刻性、敏捷性、創造性。”他提醒領導幹部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

因此,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恒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講求讀書方法和技巧。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曾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求知善讀,貴耳重目》一文,文中寫道:“一方麵,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書呆子,不讓有害信息填充我們的頭腦;另一方麵,也不能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抓不住實質,把握不住精髓。”

當前,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有的領導幹部時常陷入手足無措的局麵,出現“本領恐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靜心思考,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使自己任何時候才不枯、智不竭。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讀書之美】習近平“典”論讀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23-4-23 14:33:57    來源:央視網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經曆,並站在治國理政的高度反複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他要求領導幹部一定要把學習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改變“追求享樂、玩物喪誌,不好讀書;熱衷應酬、忙於事務,不勤讀書;淺嚐輒止、不求甚解,不善讀書;學而不思、知行不一,學用脫節”現象,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積極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

央視網《天天學習》與您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擅用書所引述用典,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讀書觀,積極參加全民閱讀活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讀書,讓智慧之光照亮我們每個人前行之路!

【釋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釋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罔:同“惘”,迷惑。意思是,隻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隻是思考卻不學習,終究一無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學與思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認為隻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真知。

關於學與思,孔子還說過:“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為,不學習而冥思苦想,花費再多工夫也不管用。這裏並沒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說一個人不能不學習而終日耽於幻想,同樣強調了學和思不可偏廢。“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也承其師誌說:“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的嫡孫子思將學與思納入治學的五階段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主張學思互補:“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善讀書,做到閱讀與思考的統一。他要求領導幹部“要帶著問題讀書,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聯係實際,開動腦筋,對現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為係統的、孤立的東西變為相互聯係的、粗淺的東西變為精深的、感性的東西變為理性的。要敢於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發現新的問題,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形成新的認識”。

閱讀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隻讀書而不思考,如同囫圇吞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思考是閱讀的深化,是認知的必然,是把書讀活的關鍵。”同時,讀書是思考之源。總書記強調:“思考的基礎是閱讀。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隻有通過閱讀獲得新知識、了解新思想、樹立新觀念,才能提高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深刻性、敏捷性、創造性。”他提醒領導幹部要同時防止學而不思和思而不學這兩種現象。

因此,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恒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講求讀書方法和技巧。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曾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求知善讀,貴耳重目》一文,文中寫道:“一方麵,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書呆子,不讓有害信息填充我們的頭腦;另一方麵,也不能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抓不住實質,把握不住精髓。”

當前,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有的領導幹部時常陷入手足無措的局麵,出現“本領恐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靜心思考,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使自己任何時候才不枯、智不竭。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