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穩穩的幸福年|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更新時間:2023-1-23 16:46:42    來源:央視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一起邁向共同富裕,生活越過越紅火。”

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向全國廣大農民朋友,向奮鬥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同誌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新春佳節,各地村落鄉間年味濃濃。廣袤鄉村湧動發展希望,鄉村振興日益呈現新圖景,億萬農民信心滿懷。

仲冬時節,四川眉山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裏依然滿目生機。農人駕駛著各類現代化農機裝備在田地間穿梭,翻耕土地、鋪地膜、種青菜苗……一如秋收時那般繁忙。

作為四川省首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永豐村已建成全省規模最大、新品種數量最多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並在全省率先實現水稻“耕、種、播、收”全程機械化生產。

“種植水稻、西葫蘆、青菜,除去種植成本,一年的收入有二三十萬元。”種糧大戶邵國東掰著指頭算起了賬。

在永豐村,像邵國東一樣的種糧大戶有5戶,都采用稻藥、稻菜輪作等模式,讓土地既能產糧又能賺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永豐村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的稻田深處,俯身察看秧苗長勢。放眼廣袤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

“生活真的是越來越甜。”村民林賽均說,“我家的地都包給了大戶,每年有好幾千元進賬。我和老公就近在地裏幫工,一天收入有200元左右。現在兒子兒媳在外上班,孫子也漸漸‘盤’大了,你說咋能不幸福嘛?”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推廣冬季蔬菜生產,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拓寬渠道。圖為青神縣青竹街道沙河村村民在采收蘿卜(2023年1月8日攝)。

去年,位於陝北的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人搶抓政策機遇,大力推廣高效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有效解決了全村1830畝穀子和山地蘋果的“飲水難”。

“高西溝村的旱作節水農業項目,有效解決了過去農田漫灌費工、費水、費肥的難題,每年可節約灌溉用水7.5萬立方米,穀子畝產量也達到800斤。昔日的‘望天田’變身為穩產田、高產田,全村每年可實現增收169萬元。”米脂縣農業農村局幹部介紹。

2022年,我國農業增產豐收,特別是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

正如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高西溝村田地裏,同鄉親們拉家常時所說:

“滄桑之變啊,鄉親們今天的日子過得很踏實。”

“大米小珍饈,小吃大靈魂。粉好度日月,螺小賽乾坤。”

在廣西柳州,一家家螺螄粉店門庭若市,不少返鄉的人都要來嗦一碗粉。下單、燙粉、配料、澆汁,幾分鍾後,一碗期待已久的家鄉味道就端到眼前。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柳州考察時叮囑道:“發展產業一定要有特色。”“要繼續走品牌化道路,同時堅持高質量、把住高標準。”

從一把米到一顆螺,再到竹筍、豆角、木耳等多種配菜,許多螺螄粉原材料產自柳州當地。

稻螺種養是當地創新的一種螺螄養殖模式。隆冬時節,位於柳州市魚峰區白沙鎮王眉村的螺螄粉原材料示範基地,稻田裏金黃的稻穗早已收割完畢,肥美的田螺大多已經打撈上岸,運送至螺螄粉生產企業。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黃春俊是其中一員。“大夥琢磨,要搞竹筍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呢!”他說,“總書記對螺螄粉產業的關心,對農民增收的牽掛,給我們帶來致富的底氣和福氣!”

除了賺錢的快樂,鄉親們更高興的是“村裏的竹筍,跟著螺螄粉漂洋過海了”。

△在山東省惠民縣胡集鎮惠台葡萄專業合作社,村民在采摘葡萄(2022年9月24日攝)。

在陝北,雖然已進入傳統的農閑期,但延安市高橋鎮南溝村的鄉親們依然忙碌。蘋果是村裏的致富支柱,駐村幹部張光紅忙著通過互聯網,向外界推介南溝村的蘋果。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溝村,鼓勵鄉親們:“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2021年,南溝村蘋果種植麵積達到3160畝,人均3畝。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增加到2022年的1.9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零”增長到55萬元。

非遺臘肉、沙地花生、雜糧醋……新春佳節,各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每一份土特產背後都是一個產業。產業興帶動百業旺,祖國大江南北,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步履鏗鏘,農民生活越走越有奔頭。

在不斷拍打變化的竹竿間,隨節奏起舞,蹲身、站立、移步……海南五指山腳下的毛納村,村民們正在跳黎族的打柴舞。

坐落在熱帶雨林深處的毛納村,是一個黎族百姓聚居的村寨,不僅風光秀麗,村民還能歌善舞。黎族阿哥阿姐們每天下午都會在共同廣場表演黎族歌舞。

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下,毛納村成立了歌舞隊,從本地黎族苗族傳統文化中選材,策劃排練演出節目。“現在,即使登台給中外嘉賓演出,我們也不會怯場!”歌舞隊隊長王政珠信心滿滿。

除了歌舞,毛納村黎錦織就的包包、衣服,也備受遊客喜愛。

△貴州省榕江縣塔石鄉烏吉苗寨是黔東南州苗族蠟染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圖為當地村民在製作蠟畫(2022年5月2日攝)。

2022年4月11日,正在海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毛納村,沿長廊察看黎族特色農產品和黎錦、藤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廣場上,總書記鼓勵大家“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麵振興有效銜接”。

“九仙織女下凡間,開創黎錦三千年。”如今,村裏通過培訓激發村民尤其是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藝的興趣,助力傳承傳統文化,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在湖南益陽清溪村,最具鄉土特色的是“蝦子起拱”表演,一條竹編的30米長的“大龍蝦”重達百斤,要在幾十人的合力下將它舉起舞動,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步步高升。

在浙江鬆陽縣赤岸村,以特色民俗舞龍、舞獅、佘族歌舞等為主打戲的“鄉村春晚”,是當地村民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一座座鄉村文化禮堂,讓村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一個個民俗展示館、鄉村博物館,令美麗鄉村吹拂文明鄉風;一家家農家書屋改建提升,偏僻山鄉彌漫書香……文明新風吹遍田野鄉村。越來越多的鄉親們改了舊習慣,提了精神氣,換了新麵貌。

兔年春節,喜慶豐收的鄉親們,又在盤算新的耕耘。

新的一年,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長。廣大農民正以更紮實的努力奮鬥,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向著共同富裕闊步前進。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穩穩的幸福年|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2023-1-23 16:46:42    來源:央視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一起邁向共同富裕,生活越過越紅火。”

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向全國廣大農民朋友,向奮鬥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同誌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新春佳節,各地村落鄉間年味濃濃。廣袤鄉村湧動發展希望,鄉村振興日益呈現新圖景,億萬農民信心滿懷。

仲冬時節,四川眉山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裏依然滿目生機。農人駕駛著各類現代化農機裝備在田地間穿梭,翻耕土地、鋪地膜、種青菜苗……一如秋收時那般繁忙。

作為四川省首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永豐村已建成全省規模最大、新品種數量最多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並在全省率先實現水稻“耕、種、播、收”全程機械化生產。

“種植水稻、西葫蘆、青菜,除去種植成本,一年的收入有二三十萬元。”種糧大戶邵國東掰著指頭算起了賬。

在永豐村,像邵國東一樣的種糧大戶有5戶,都采用稻藥、稻菜輪作等模式,讓土地既能產糧又能賺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永豐村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的稻田深處,俯身察看秧苗長勢。放眼廣袤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

“生活真的是越來越甜。”村民林賽均說,“我家的地都包給了大戶,每年有好幾千元進賬。我和老公就近在地裏幫工,一天收入有200元左右。現在兒子兒媳在外上班,孫子也漸漸‘盤’大了,你說咋能不幸福嘛?”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推廣冬季蔬菜生產,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拓寬渠道。圖為青神縣青竹街道沙河村村民在采收蘿卜(2023年1月8日攝)。

去年,位於陝北的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人搶抓政策機遇,大力推廣高效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有效解決了全村1830畝穀子和山地蘋果的“飲水難”。

“高西溝村的旱作節水農業項目,有效解決了過去農田漫灌費工、費水、費肥的難題,每年可節約灌溉用水7.5萬立方米,穀子畝產量也達到800斤。昔日的‘望天田’變身為穩產田、高產田,全村每年可實現增收169萬元。”米脂縣農業農村局幹部介紹。

2022年,我國農業增產豐收,特別是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

正如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高西溝村田地裏,同鄉親們拉家常時所說:

“滄桑之變啊,鄉親們今天的日子過得很踏實。”

“大米小珍饈,小吃大靈魂。粉好度日月,螺小賽乾坤。”

在廣西柳州,一家家螺螄粉店門庭若市,不少返鄉的人都要來嗦一碗粉。下單、燙粉、配料、澆汁,幾分鍾後,一碗期待已久的家鄉味道就端到眼前。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柳州考察時叮囑道:“發展產業一定要有特色。”“要繼續走品牌化道路,同時堅持高質量、把住高標準。”

從一把米到一顆螺,再到竹筍、豆角、木耳等多種配菜,許多螺螄粉原材料產自柳州當地。

稻螺種養是當地創新的一種螺螄養殖模式。隆冬時節,位於柳州市魚峰區白沙鎮王眉村的螺螄粉原材料示範基地,稻田裏金黃的稻穗早已收割完畢,肥美的田螺大多已經打撈上岸,運送至螺螄粉生產企業。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黃春俊是其中一員。“大夥琢磨,要搞竹筍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呢!”他說,“總書記對螺螄粉產業的關心,對農民增收的牽掛,給我們帶來致富的底氣和福氣!”

除了賺錢的快樂,鄉親們更高興的是“村裏的竹筍,跟著螺螄粉漂洋過海了”。

△在山東省惠民縣胡集鎮惠台葡萄專業合作社,村民在采摘葡萄(2022年9月24日攝)。

在陝北,雖然已進入傳統的農閑期,但延安市高橋鎮南溝村的鄉親們依然忙碌。蘋果是村裏的致富支柱,駐村幹部張光紅忙著通過互聯網,向外界推介南溝村的蘋果。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溝村,鼓勵鄉親們:“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2021年,南溝村蘋果種植麵積達到3160畝,人均3畝。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增加到2022年的1.9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零”增長到55萬元。

非遺臘肉、沙地花生、雜糧醋……新春佳節,各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每一份土特產背後都是一個產業。產業興帶動百業旺,祖國大江南北,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步履鏗鏘,農民生活越走越有奔頭。

在不斷拍打變化的竹竿間,隨節奏起舞,蹲身、站立、移步……海南五指山腳下的毛納村,村民們正在跳黎族的打柴舞。

坐落在熱帶雨林深處的毛納村,是一個黎族百姓聚居的村寨,不僅風光秀麗,村民還能歌善舞。黎族阿哥阿姐們每天下午都會在共同廣場表演黎族歌舞。

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扶下,毛納村成立了歌舞隊,從本地黎族苗族傳統文化中選材,策劃排練演出節目。“現在,即使登台給中外嘉賓演出,我們也不會怯場!”歌舞隊隊長王政珠信心滿滿。

除了歌舞,毛納村黎錦織就的包包、衣服,也備受遊客喜愛。

△貴州省榕江縣塔石鄉烏吉苗寨是黔東南州苗族蠟染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圖為當地村民在製作蠟畫(2022年5月2日攝)。

2022年4月11日,正在海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毛納村,沿長廊察看黎族特色農產品和黎錦、藤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廣場上,總書記鼓勵大家“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麵振興有效銜接”。

“九仙織女下凡間,開創黎錦三千年。”如今,村裏通過培訓激發村民尤其是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藝的興趣,助力傳承傳統文化,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在湖南益陽清溪村,最具鄉土特色的是“蝦子起拱”表演,一條竹編的30米長的“大龍蝦”重達百斤,要在幾十人的合力下將它舉起舞動,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步步高升。

在浙江鬆陽縣赤岸村,以特色民俗舞龍、舞獅、佘族歌舞等為主打戲的“鄉村春晚”,是當地村民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一座座鄉村文化禮堂,讓村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一個個民俗展示館、鄉村博物館,令美麗鄉村吹拂文明鄉風;一家家農家書屋改建提升,偏僻山鄉彌漫書香……文明新風吹遍田野鄉村。越來越多的鄉親們改了舊習慣,提了精神氣,換了新麵貌。

兔年春節,喜慶豐收的鄉親們,又在盤算新的耕耘。

新的一年,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長。廣大農民正以更紮實的努力奮鬥,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向著共同富裕闊步前進。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