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編者按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綿延不斷的治理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創新發展,並多次在重要講話中運用法治典故析法明理,有力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法治的中國精神和民族品格得以彰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在法治和國家治理上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循大道,可至萬裏。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即日起,法治網推出《跟著總書記讀“典”學法》欄目,與您一起重溫古代法治之“典”,探尋中華法係之“源”,感悟良法善治之“智”,汲取法治文化之“慧”!
【法小寶講故事】
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這樣的話:“來,咱們約法三章!”今天法小寶就給大家講一講“約法三章”背後的故事。
話說秦朝末年,硝煙四起,烽火連天不休。反秦軍隊中劉邦與項羽領導的軍隊逐漸強大。公元前207年,劉邦乘項羽與秦軍主力在巨鹿決戰之機,率軍經潁(yǐng)川、南陽直趨關中,先一步攻占鹹陽,接受秦王子嬰投降,推翻了強盛一時的秦朝。擺在劉邦麵前的,除了富麗堂皇的阿(ē) 房(páng)宮,還有苦秦法久矣的窮苦百姓。劉邦進鹹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裏,但他的心腹樊噲(kuài)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灞(bà)上。
劉邦召集關中各縣父老、豪傑舉行會議,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我現在宣布廢除秦朝的一切苛法,地方官吏照常工作。我們是為父老們除害來的,不是來欺壓你們的,請你們不要害怕!我們的部隊已經撤回灞(bà)上,等各地將領來到以後再共同商定以後的大事。”劉邦宣布三條約法,“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意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與盜竊者視其造成損失的程度處以相當的刑罰!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拿出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劉邦堅辭不受,他說:“我們部隊軍糧充足,不勞破費!”於是百姓更加擁護,都希望劉邦繼秦為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後來就成為成語“約法三章”。
2015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劉邦進軍關中,‘約法三章’就管住了部屬、贏得了民心。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通俗易懂、便於執行。法規製度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形式花哨,而在務實管用;不在內容繁雜,而在簡便易行。”2018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漢高祖劉邦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為其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全麵依法治國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國家長治久安。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運用好法律這一治國理政最重要的規矩,傳承“約法三章”所彰顯的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智慧,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充分發揮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
【解讀】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 張文顯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這一經典格言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傑出思想家荀子。荀子乃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之大成者,是主張“禮”“法”共治的先行者。這一格言的前半句說的是法、法治的重要性,後半句說的是君子及其所體現的禮、禮治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講話中引用荀子這一經典格言並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和治國理政智慧,用以說明“法”對於治國安邦的前提性、先導性、基礎性作用,闡明“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的曆史規律;要求發揮好法律所具有的定分止爭、懲惡揚善、引領風尚、凝聚共識、保障發展、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作用;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同時,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要抓住各級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讓他們在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中起到關鍵作用。
指 導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 品丨法治網
總 監 製丨周秉鍵
監 製丨萬學忠 餘飛
策 劃丨劉青 王剛 劉宇軒 王宇飛
統 籌丨張運恒 劉琳
繪 製丨郭皓琨 劉音 刁楊
配 音丨吳楚越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綿延不斷的治理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創新發展,並多次在重要講話中運用法治典故析法明理,有力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法治的中國精神和民族品格得以彰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在法治和國家治理上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循大道,可至萬裏。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即日起,法治網推出《跟著總書記讀“典”學法》欄目,與您一起重溫古代法治之“典”,探尋中華法係之“源”,感悟良法善治之“智”,汲取法治文化之“慧”!
【法小寶講故事】
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這樣的話:“來,咱們約法三章!”今天法小寶就給大家講一講“約法三章”背後的故事。
話說秦朝末年,硝煙四起,烽火連天不休。反秦軍隊中劉邦與項羽領導的軍隊逐漸強大。公元前207年,劉邦乘項羽與秦軍主力在巨鹿決戰之機,率軍經潁(yǐng)川、南陽直趨關中,先一步攻占鹹陽,接受秦王子嬰投降,推翻了強盛一時的秦朝。擺在劉邦麵前的,除了富麗堂皇的阿(ē) 房(páng)宮,還有苦秦法久矣的窮苦百姓。劉邦進鹹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裏,但他的心腹樊噲(kuài)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灞(bà)上。
劉邦召集關中各縣父老、豪傑舉行會議,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我現在宣布廢除秦朝的一切苛法,地方官吏照常工作。我們是為父老們除害來的,不是來欺壓你們的,請你們不要害怕!我們的部隊已經撤回灞(bà)上,等各地將領來到以後再共同商定以後的大事。”劉邦宣布三條約法,“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意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與盜竊者視其造成損失的程度處以相當的刑罰!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拿出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劉邦堅辭不受,他說:“我們部隊軍糧充足,不勞破費!”於是百姓更加擁護,都希望劉邦繼秦為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後來就成為成語“約法三章”。
2015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劉邦進軍關中,‘約法三章’就管住了部屬、贏得了民心。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通俗易懂、便於執行。法規製度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形式花哨,而在務實管用;不在內容繁雜,而在簡便易行。”2018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漢高祖劉邦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為其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全麵依法治國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國家長治久安。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運用好法律這一治國理政最重要的規矩,傳承“約法三章”所彰顯的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智慧,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充分發揮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
【解讀】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 張文顯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這一經典格言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傑出思想家荀子。荀子乃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之大成者,是主張“禮”“法”共治的先行者。這一格言的前半句說的是法、法治的重要性,後半句說的是君子及其所體現的禮、禮治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講話中引用荀子這一經典格言並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和治國理政智慧,用以說明“法”對於治國安邦的前提性、先導性、基礎性作用,闡明“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的曆史規律;要求發揮好法律所具有的定分止爭、懲惡揚善、引領風尚、凝聚共識、保障發展、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作用;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同時,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要抓住各級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讓他們在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中起到關鍵作用。
指 導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 品丨法治網
總 監 製丨周秉鍵
監 製丨萬學忠 餘飛
策 劃丨劉青 王剛 劉宇軒 王宇飛
統 籌丨張運恒 劉琳
繪 製丨郭皓琨 劉音 刁楊
配 音丨吳楚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