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遠望心向黨
船行四大洋,鐵心永向黨。
從長江之畔到萬裏海疆,每一次解纜起航的汽笛都意味著不舍的離別,每一次返航靠泊的汽笛都是凱旋的樂章。在這兩聲汽笛之間,遠望號船隊始終一心向黨魂不變、船行萬裏不迷航,用無私奉獻在波峰浪穀間書寫一頁又一頁忠誠擔當的新篇章。
“想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隨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聲轟鳴,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舉世矚目中由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托舉升空。
與此同時,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6號船,一次必將載入史冊的測控任務才剛剛開始。
“來了!”
雷達控製室內,身穿藍色航天工作服的主操作手胡金輝和所有參試人員全神貫注,緊緊盯著雷達熒幕,第一時間發現並成功捕獲目標。參試各係統嚴密組織,係統之間相互配合密切,確保各項進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執行任務中的胡金輝
“成功啦!”控製室內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胡金輝激動地與同事們擁抱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由衷地喜悅和自豪。
海上測控,差之毫厘謬以千裏,衛星移動、天線轉動、船舶晃動,要在千裏之外操作雷達天線精準捕獲目標,難度超乎想象,這就要求操作手能夠快速、準確、穩定地跟蹤目標。
而雷達操作手承擔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利用雷達跟蹤並捕獲目標,這直接關係到海上測控任務成敗。
胡金輝卻把這項工作做到了極致,每次任務都能及時發現目標、穩定跟蹤信號、完整獲取數據,是當之無愧的“金牌主操作手”。
△航行中的遠望6號船
剛來遠望6號船時,胡金輝是航海員,負責船舶駕駛。隻有高中學曆的他,憑著十幾年如一日的頑強拚搏,走上了測控係統主操作手的崗位,被確定為上級首批“工匠型”培養對象,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洋牧星人。
從伺服驅動、監控一步步走到主控崗位,胡金輝積累了20餘萬字的學習筆記,解決了30多項設備故障。
“船上的電磁波幹擾、海平麵折射幹擾等都會對捕獲目標產生影響。如何排除幹擾迅速捕獲目標,這就需要操作手有敏銳的觀察力……左手控製‘方位’,右手控製‘俯仰’,兩者結合相當於一手畫圈、一手畫方。為準確控製設備,則需要操作手雙手極其嫻熟且緊密配合……”說起專業,胡金輝滔滔不絕。
測控天線,是主操作手“延伸”出去的巨大“捕網”,伸向遙遠的太空,捕捉目標,護送火箭飛行、衛星入軌。
胡金輝說,主操作手要左手用轉輪控製雷達的方位,右手操作操作杆控製雷達的俯仰,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相互幹擾,跟武俠小說裏“雙手互搏”差不多,“做到協調一致還是有些難度的。”
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首次太空交會對接,遠望6號船需跟蹤飛船100個圈次。
100圈,圈圈都是考驗。海況差、跟蹤時間長,身體和心理都要經受多重考驗。在這場持久戰中,胡金輝和他的團隊圓滿完成了任務,圈圈跟蹤精度均滿足指標要求……
在遠望號船隊,和胡金輝一樣的主操作手還有很多,應急處置考核第一周道慶,非合作目標連續跟蹤比武第一王宇……
胡金輝說:“我熱愛著遠望,我的夢想是在崗位上一直幹下去,盡自己所能為航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無愧使命、勇立潮頭
△多彩航程
遠望號船隊的金色航跡,一路伴隨著載人航天的逐夢步履。
2003年9月19日,一聲汽笛響徹江畔,遠望2號船解纜起航奔赴深藍,執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載人飛行任務。
當時,船上90%以上的船員沒有出過遠海。巨浪來襲,駕駛室的操舵手用繩子把自己綁在崗位上,再搖再晃,但求穩守崗位;暈船最嚴重的同誌,喝水都會吐,甚至連膽汁都吐了出來,卻依然咬牙堅持。
任務成功的消息,驚動了全球。英雄的遠望2號測量船譜寫了一頁具有曆史意義的壯麗篇章。
作為遠望2號的接替船,2016年7月12日,最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船正式加入遠望號船隊。
僅僅12天後,遠望7號船就出航執行海上測控任務,創造了建造周期最短、形成測控能力最快的新紀錄。近年來,遠望7號船已陸續完成神舟十一號、長征五號、天舟一號等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航海係統工作人員精心繪製海圖
使命在延續,大洋測控接力棒也在不斷傳遞。
在某型任務中,台風在遠望7號船測量海域附近驟然生成,並逐步向任務海區移動,風浪逐漸增大。
瞬時間,幾個大浪直接躍過船頭撲向駕駛室,整個船都被砸得哐哐作響。幾個駕駛值班員隻有將身體緊靠駕駛台,才能勉強保持在崗位上。
大部分船員出現暈船嘔吐、嘴唇發紫、臉色蒼白的情況,駕駛室也有一半人已經倒下,有個房間的玻璃也被海浪擊破了,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經過緊急氣象會商後,船領導最終決定:把握火箭發射的最後窗口,完成任務後迅速離開。
最終,遠望7號船經過18個小時的全速前行,圓滿完成任務並安全駛離。
隻有征服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一代代遠望航海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船行萬裏不迷航”的堅定信念。
現任航海係統黨支部書記蔣雷說:“我們手中的舵輪,事關任務成敗,也關乎船員的生命,責任重大、使命崇高,必須一往無前、勇立潮頭。”
身在最底層,心係九重天
每次任務的成功,在於全船一條心一股勁。
將時針撥回到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遠望3號船高標準完成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成為首艘百勝之船。
水線以下,目之所及滿是各式設備和管線。輪機技師劉天水眼中卻似乎閃過一道光——那是萬裏之外火箭劃破天空的軌跡。
“成了!”直到任務成功的消息傳來,劉天水才放下心,和其他船員相擁在一起,歡呼雀躍。
△正在檢修設備的劉天水
堅守了30年的遠望3號船輪機係統技師劉天水,把青春歲月全部灑在了這片自己所熱愛的“浮動的國土”上。
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隔年七月,劉天水登上了遠望3號船,那時的他洋溢著少年的意氣風發,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將選擇在這裏揮灑30年韶華青春。
他工作的場所是全船最底層,但他始終保持著敬業向上的態度。哪怕閑暇之餘,他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或巡視巡檢,或查看船舶安全,或檢查機器運行情況,或填寫設備完損資料……30年如一日,從未倦怠過。
正是出於對事業的執著,劉天水在遠望3號船一次又一次排除了重大故障和險情,成了該船動力係統名副其實的“守護神”。
某次任務出航在即,船舶右主機突發故障,險情勢必耽誤出航計劃。
當時,輪機集控室突然連續三次響起警報聲,應急處置小組聞訊立即趕到現場。在場眾人表情十分凝重,因為設備故障不僅可能會影響返航計劃,更會牽扯到不久後的再次出航,時間變得更加彌足珍貴,現在每耽誤一分一秒,都可能影響到整體大局。
得知這個情況後,劉天水第一時間火速趕往現場進行故障分析排查。
經過一番全麵檢查,故障原因得以確認,劉天水立即帶領著16名同誌組成的維修團隊,4次進出近50度高溫100分貝高噪的機艙,連夜奮戰12個小時,沒有抱怨的話語,隻有汗水靜靜滴落……
劉天水爬到艙底了解故障情況,隨即火速趕往加工廠協助加工備件,一番努力之下終於排除險情,確保了船舶安全順利出航。
源於對工作的執著熱愛,劉天水也在不斷創新優化工作方法,經常積極提出可行性建議。2016年,遠望3號船船舶中修改造期間,關於主機排氣閥及閥座的正確粘磨、止回閥的正確泵壓等方麵,他就提出了20餘項合理化建議,節約經濟成本上百萬元。
剛到遠望3號船時的劉天水基礎薄弱,要大量學習船舶動力相關知識,憑著自身的一股執著精神刻苦鑽研,逐漸成為船舶動力方麵不可或缺的行家大拿。
△清晨的第一道光揮灑在遠望3號船上
30年來,他參加了包括神舟載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鬥導航工程在內的100餘次海上測控任務,從少年到中年,劉天水的皮膚多了幾分黝黑,幾條細細的皺紋也爬上了眼角,但唯一沒有被時間改變的是他骨子裏對事業的熱愛。
一代代動力人長期默默堅守在高溫強噪的機艙,始終守牢著船舶的安全,保持著船舶動力澎湃,頑強拚搏、銳意進取,積累了寶貴財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機艙、執著前行,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遠望動力人“身在最底層、心係九重天”的錚錚誓言。
常懷“一失萬無”的敬畏,收獲“萬無一失”的喜悅
奮鬥是青春的底色!劉天水的奮鬥目光折射出一代代遠望人的青春視野。
2022年7月24日,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將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在預定海域等待的遠望5號船單船參試,順利接過陸海測控接力棒後及時捕獲目標並穩定跟蹤,船載各係統默契配合,為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作出了應有貢獻。
任務成功的消息傳來,該船測控係統雷達專業組組長蘇永和和同事們高興地一起鼓掌慶祝。從2012年上船工作至今,蘇永和參與了遠望5號船近10年來幾乎所有的重大任務,也在任務中經受磨礪鍛煉,成長為遠望5號船最年輕的雙係統組長。
△蘇永和正在給徒弟傳授經驗
2018年10月,遠望5號船順利完成大修改造,前往東海某海域組織校飛。蘇永和正同大家對校飛數據進行分析彙總,就在數值曲線連續正常,數據分析即將結束的時候,蘇永和突然提出再看一下二階差分的效果,原本平滑的曲線出現了幾處不明原因的“抖動”。
校飛,本就是通過分析數據標定設備產生的偏差,若不查清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將對後續任務產生難以預估的影響。
分析數據如同醫生看病,即便是相同的症狀,其產生問題的原因也可能大相徑庭。針對每一處“抖動”,蘇永和逐一分析,在他的統籌安排下,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在經驗總結提煉時,他帶頭編寫出了上千頁的操作維護規程、標準化文書、應急預案等一整套質量管理文件。
2021年,遠望5號船奉命執行天和核心艙測控任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第一發任務,作為雙係統的責任工程師,蘇永和時刻操心著設備安全。為有效應對惡劣海況的影響,他每天帶領專業組成員深入11個機房仔細查看200餘套設備、儀表的運行狀況,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
任務當天,船上需要與陸地某站進行搭接,因為對方是否準時下功率將直接影響船上的雙捕完成。發射前1小時,蘇永和專門致電該站提醒按時下功率,對方卻反饋沒有收到上級指示。蘇永和立即展開多方協調交流,最終在臨近發射前完成溝通。對於他在天和任務中的出色表現,上級領導稱讚他“防患未然、處變不驚、化險為夷”。
蘇永和常說,幹測控,隻有常懷“一失萬無”的敬畏,才能收獲“萬無一失”的喜悅。一直以來,由於上級有關部門衛星模擬器數量偏少,且品種不一,難以滿足高密度、高強度任務態勢下專業訓練的需求。對此,蘇永和創新性提出基於某平台構建衛星模擬器的嶄新想法,得到上級支持並成功應用實踐,還被各個兄弟單位相繼借鑒應用,大大提高了遠望號船海上測控的效率。上級領導得知後,半開玩笑地說:“單台衛模就值300萬,蘇永和這是斷了廠所的財路啊。”
空間站任務準備期間,蘇永和發現原有一台通信設備因格式變化而無法使用,他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帶領團隊想方案、搭平台、寫代碼,用時一周成功開發出轉換機、構建了新的聯試環境,讓原本“奄奄一息”的設備重獲新生。
△記錄美好時光
蘇永和負責的專業組涵蓋老中青三代,有工作二十餘年的老高工,也有20多歲嶄露頭角的技術新秀,作為團隊裏的領頭雁,為了帶好這支精英團隊,蘇永和一直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對於測控任務,施放信標球是海上標校的主要方法。以往每個信標球隻能工作在一個固定頻點,任務前,要連續施放多個信標球才能全方位獲取信息,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為提高放球效率,蘇永和主動帶領技術人員集智攻關,研製出自變頻信標球,實現了單個信標球按設定要求多次變頻的功能。僅此一項成果,每年遠望號單船就可節約經費10餘萬元。
頂格滿帆,接續奮鬥,砥礪前行
“火箭推著衛星走,我們拉著火箭走!”
2022年11月2日下午,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所屬的遠望22號船靠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母港,結束了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等兩次海上運輸任務。此次出航,遠望22號船出海時間長,航行距離遠,創造了火箭運輸船隊執行任務的多項記錄。
而作為姊妹船的遠望21號船於日前也已順利離開碼頭執行海上運輸任務。為確保任務圓滿完成,該船多次組織實操演練,檢驗船員在多種模式、不同環境下的訓練成果。千錘百煉、隻為功成!
△火箭運輸船隊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在擁抱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一代代遠望人前赴後繼,為事業獻身,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遠望的無限忠誠,凝聚成了堅不可摧的海上使命共同體、生命共同體、榮譽共同體、家庭共同體。
近半個世紀的漫漫路途,讓遠望精神展現出更為獨特的豐姿。傳統底蘊、深藍靈韻、科技神韻融於一體的遠望文化,抒發著一代代遠望人厚重的家國情懷,始終激勵著一代代遠望人在發展航天事業、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的金色航程中接續奮鬥、砥礪前行!(作者:吳斯偉 周雲東)
稿件由新華網和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共同策劃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遠望心向黨
船行四大洋,鐵心永向黨。
從長江之畔到萬裏海疆,每一次解纜起航的汽笛都意味著不舍的離別,每一次返航靠泊的汽笛都是凱旋的樂章。在這兩聲汽笛之間,遠望號船隊始終一心向黨魂不變、船行萬裏不迷航,用無私奉獻在波峰浪穀間書寫一頁又一頁忠誠擔當的新篇章。
“想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隨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聲轟鳴,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舉世矚目中由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托舉升空。
與此同時,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6號船,一次必將載入史冊的測控任務才剛剛開始。
“來了!”
雷達控製室內,身穿藍色航天工作服的主操作手胡金輝和所有參試人員全神貫注,緊緊盯著雷達熒幕,第一時間發現並成功捕獲目標。參試各係統嚴密組織,係統之間相互配合密切,確保各項進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執行任務中的胡金輝
“成功啦!”控製室內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胡金輝激動地與同事們擁抱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由衷地喜悅和自豪。
海上測控,差之毫厘謬以千裏,衛星移動、天線轉動、船舶晃動,要在千裏之外操作雷達天線精準捕獲目標,難度超乎想象,這就要求操作手能夠快速、準確、穩定地跟蹤目標。
而雷達操作手承擔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利用雷達跟蹤並捕獲目標,這直接關係到海上測控任務成敗。
胡金輝卻把這項工作做到了極致,每次任務都能及時發現目標、穩定跟蹤信號、完整獲取數據,是當之無愧的“金牌主操作手”。
△航行中的遠望6號船
剛來遠望6號船時,胡金輝是航海員,負責船舶駕駛。隻有高中學曆的他,憑著十幾年如一日的頑強拚搏,走上了測控係統主操作手的崗位,被確定為上級首批“工匠型”培養對象,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洋牧星人。
從伺服驅動、監控一步步走到主控崗位,胡金輝積累了20餘萬字的學習筆記,解決了30多項設備故障。
“船上的電磁波幹擾、海平麵折射幹擾等都會對捕獲目標產生影響。如何排除幹擾迅速捕獲目標,這就需要操作手有敏銳的觀察力……左手控製‘方位’,右手控製‘俯仰’,兩者結合相當於一手畫圈、一手畫方。為準確控製設備,則需要操作手雙手極其嫻熟且緊密配合……”說起專業,胡金輝滔滔不絕。
測控天線,是主操作手“延伸”出去的巨大“捕網”,伸向遙遠的太空,捕捉目標,護送火箭飛行、衛星入軌。
胡金輝說,主操作手要左手用轉輪控製雷達的方位,右手操作操作杆控製雷達的俯仰,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相互幹擾,跟武俠小說裏“雙手互搏”差不多,“做到協調一致還是有些難度的。”
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首次太空交會對接,遠望6號船需跟蹤飛船100個圈次。
100圈,圈圈都是考驗。海況差、跟蹤時間長,身體和心理都要經受多重考驗。在這場持久戰中,胡金輝和他的團隊圓滿完成了任務,圈圈跟蹤精度均滿足指標要求……
在遠望號船隊,和胡金輝一樣的主操作手還有很多,應急處置考核第一周道慶,非合作目標連續跟蹤比武第一王宇……
胡金輝說:“我熱愛著遠望,我的夢想是在崗位上一直幹下去,盡自己所能為航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無愧使命、勇立潮頭
△多彩航程
遠望號船隊的金色航跡,一路伴隨著載人航天的逐夢步履。
2003年9月19日,一聲汽笛響徹江畔,遠望2號船解纜起航奔赴深藍,執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載人飛行任務。
當時,船上90%以上的船員沒有出過遠海。巨浪來襲,駕駛室的操舵手用繩子把自己綁在崗位上,再搖再晃,但求穩守崗位;暈船最嚴重的同誌,喝水都會吐,甚至連膽汁都吐了出來,卻依然咬牙堅持。
任務成功的消息,驚動了全球。英雄的遠望2號測量船譜寫了一頁具有曆史意義的壯麗篇章。
作為遠望2號的接替船,2016年7月12日,最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船正式加入遠望號船隊。
僅僅12天後,遠望7號船就出航執行海上測控任務,創造了建造周期最短、形成測控能力最快的新紀錄。近年來,遠望7號船已陸續完成神舟十一號、長征五號、天舟一號等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航海係統工作人員精心繪製海圖
使命在延續,大洋測控接力棒也在不斷傳遞。
在某型任務中,台風在遠望7號船測量海域附近驟然生成,並逐步向任務海區移動,風浪逐漸增大。
瞬時間,幾個大浪直接躍過船頭撲向駕駛室,整個船都被砸得哐哐作響。幾個駕駛值班員隻有將身體緊靠駕駛台,才能勉強保持在崗位上。
大部分船員出現暈船嘔吐、嘴唇發紫、臉色蒼白的情況,駕駛室也有一半人已經倒下,有個房間的玻璃也被海浪擊破了,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經過緊急氣象會商後,船領導最終決定:把握火箭發射的最後窗口,完成任務後迅速離開。
最終,遠望7號船經過18個小時的全速前行,圓滿完成任務並安全駛離。
隻有征服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一代代遠望航海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船行萬裏不迷航”的堅定信念。
現任航海係統黨支部書記蔣雷說:“我們手中的舵輪,事關任務成敗,也關乎船員的生命,責任重大、使命崇高,必須一往無前、勇立潮頭。”
身在最底層,心係九重天
每次任務的成功,在於全船一條心一股勁。
將時針撥回到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遠望3號船高標準完成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成為首艘百勝之船。
水線以下,目之所及滿是各式設備和管線。輪機技師劉天水眼中卻似乎閃過一道光——那是萬裏之外火箭劃破天空的軌跡。
“成了!”直到任務成功的消息傳來,劉天水才放下心,和其他船員相擁在一起,歡呼雀躍。
△正在檢修設備的劉天水
堅守了30年的遠望3號船輪機係統技師劉天水,把青春歲月全部灑在了這片自己所熱愛的“浮動的國土”上。
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隔年七月,劉天水登上了遠望3號船,那時的他洋溢著少年的意氣風發,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將選擇在這裏揮灑30年韶華青春。
他工作的場所是全船最底層,但他始終保持著敬業向上的態度。哪怕閑暇之餘,他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或巡視巡檢,或查看船舶安全,或檢查機器運行情況,或填寫設備完損資料……30年如一日,從未倦怠過。
正是出於對事業的執著,劉天水在遠望3號船一次又一次排除了重大故障和險情,成了該船動力係統名副其實的“守護神”。
某次任務出航在即,船舶右主機突發故障,險情勢必耽誤出航計劃。
當時,輪機集控室突然連續三次響起警報聲,應急處置小組聞訊立即趕到現場。在場眾人表情十分凝重,因為設備故障不僅可能會影響返航計劃,更會牽扯到不久後的再次出航,時間變得更加彌足珍貴,現在每耽誤一分一秒,都可能影響到整體大局。
得知這個情況後,劉天水第一時間火速趕往現場進行故障分析排查。
經過一番全麵檢查,故障原因得以確認,劉天水立即帶領著16名同誌組成的維修團隊,4次進出近50度高溫100分貝高噪的機艙,連夜奮戰12個小時,沒有抱怨的話語,隻有汗水靜靜滴落……
劉天水爬到艙底了解故障情況,隨即火速趕往加工廠協助加工備件,一番努力之下終於排除險情,確保了船舶安全順利出航。
源於對工作的執著熱愛,劉天水也在不斷創新優化工作方法,經常積極提出可行性建議。2016年,遠望3號船船舶中修改造期間,關於主機排氣閥及閥座的正確粘磨、止回閥的正確泵壓等方麵,他就提出了20餘項合理化建議,節約經濟成本上百萬元。
剛到遠望3號船時的劉天水基礎薄弱,要大量學習船舶動力相關知識,憑著自身的一股執著精神刻苦鑽研,逐漸成為船舶動力方麵不可或缺的行家大拿。
△清晨的第一道光揮灑在遠望3號船上
30年來,他參加了包括神舟載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鬥導航工程在內的100餘次海上測控任務,從少年到中年,劉天水的皮膚多了幾分黝黑,幾條細細的皺紋也爬上了眼角,但唯一沒有被時間改變的是他骨子裏對事業的熱愛。
一代代動力人長期默默堅守在高溫強噪的機艙,始終守牢著船舶的安全,保持著船舶動力澎湃,頑強拚搏、銳意進取,積累了寶貴財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機艙、執著前行,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遠望動力人“身在最底層、心係九重天”的錚錚誓言。
常懷“一失萬無”的敬畏,收獲“萬無一失”的喜悅
奮鬥是青春的底色!劉天水的奮鬥目光折射出一代代遠望人的青春視野。
2022年7月24日,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將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在預定海域等待的遠望5號船單船參試,順利接過陸海測控接力棒後及時捕獲目標並穩定跟蹤,船載各係統默契配合,為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作出了應有貢獻。
任務成功的消息傳來,該船測控係統雷達專業組組長蘇永和和同事們高興地一起鼓掌慶祝。從2012年上船工作至今,蘇永和參與了遠望5號船近10年來幾乎所有的重大任務,也在任務中經受磨礪鍛煉,成長為遠望5號船最年輕的雙係統組長。
△蘇永和正在給徒弟傳授經驗
2018年10月,遠望5號船順利完成大修改造,前往東海某海域組織校飛。蘇永和正同大家對校飛數據進行分析彙總,就在數值曲線連續正常,數據分析即將結束的時候,蘇永和突然提出再看一下二階差分的效果,原本平滑的曲線出現了幾處不明原因的“抖動”。
校飛,本就是通過分析數據標定設備產生的偏差,若不查清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將對後續任務產生難以預估的影響。
分析數據如同醫生看病,即便是相同的症狀,其產生問題的原因也可能大相徑庭。針對每一處“抖動”,蘇永和逐一分析,在他的統籌安排下,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在經驗總結提煉時,他帶頭編寫出了上千頁的操作維護規程、標準化文書、應急預案等一整套質量管理文件。
2021年,遠望5號船奉命執行天和核心艙測控任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第一發任務,作為雙係統的責任工程師,蘇永和時刻操心著設備安全。為有效應對惡劣海況的影響,他每天帶領專業組成員深入11個機房仔細查看200餘套設備、儀表的運行狀況,平均每天工作16個小時。
任務當天,船上需要與陸地某站進行搭接,因為對方是否準時下功率將直接影響船上的雙捕完成。發射前1小時,蘇永和專門致電該站提醒按時下功率,對方卻反饋沒有收到上級指示。蘇永和立即展開多方協調交流,最終在臨近發射前完成溝通。對於他在天和任務中的出色表現,上級領導稱讚他“防患未然、處變不驚、化險為夷”。
蘇永和常說,幹測控,隻有常懷“一失萬無”的敬畏,才能收獲“萬無一失”的喜悅。一直以來,由於上級有關部門衛星模擬器數量偏少,且品種不一,難以滿足高密度、高強度任務態勢下專業訓練的需求。對此,蘇永和創新性提出基於某平台構建衛星模擬器的嶄新想法,得到上級支持並成功應用實踐,還被各個兄弟單位相繼借鑒應用,大大提高了遠望號船海上測控的效率。上級領導得知後,半開玩笑地說:“單台衛模就值300萬,蘇永和這是斷了廠所的財路啊。”
空間站任務準備期間,蘇永和發現原有一台通信設備因格式變化而無法使用,他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帶領團隊想方案、搭平台、寫代碼,用時一周成功開發出轉換機、構建了新的聯試環境,讓原本“奄奄一息”的設備重獲新生。
△記錄美好時光
蘇永和負責的專業組涵蓋老中青三代,有工作二十餘年的老高工,也有20多歲嶄露頭角的技術新秀,作為團隊裏的領頭雁,為了帶好這支精英團隊,蘇永和一直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對於測控任務,施放信標球是海上標校的主要方法。以往每個信標球隻能工作在一個固定頻點,任務前,要連續施放多個信標球才能全方位獲取信息,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為提高放球效率,蘇永和主動帶領技術人員集智攻關,研製出自變頻信標球,實現了單個信標球按設定要求多次變頻的功能。僅此一項成果,每年遠望號單船就可節約經費10餘萬元。
頂格滿帆,接續奮鬥,砥礪前行
“火箭推著衛星走,我們拉著火箭走!”
2022年11月2日下午,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所屬的遠望22號船靠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母港,結束了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等兩次海上運輸任務。此次出航,遠望22號船出海時間長,航行距離遠,創造了火箭運輸船隊執行任務的多項記錄。
而作為姊妹船的遠望21號船於日前也已順利離開碼頭執行海上運輸任務。為確保任務圓滿完成,該船多次組織實操演練,檢驗船員在多種模式、不同環境下的訓練成果。千錘百煉、隻為功成!
△火箭運輸船隊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在擁抱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一代代遠望人前赴後繼,為事業獻身,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遠望的無限忠誠,凝聚成了堅不可摧的海上使命共同體、生命共同體、榮譽共同體、家庭共同體。
近半個世紀的漫漫路途,讓遠望精神展現出更為獨特的豐姿。傳統底蘊、深藍靈韻、科技神韻融於一體的遠望文化,抒發著一代代遠望人厚重的家國情懷,始終激勵著一代代遠望人在發展航天事業、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的金色航程中接續奮鬥、砥礪前行!(作者:吳斯偉 周雲東)
稿件由新華網和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共同策劃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