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一粒“漂洋過海”的種子、一雙“兒時夢想”的冰鞋、一個“承載逆襲”的模型、一堂“天地對話”的課程……在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廈門大學,一場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大思政課如約而至。
東方風來,向海圖強逐夢想;潮湧鷺島,激越青春鑄榮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思政課”和青少年工作係列重要論述精神,講好時代大思政、激發網絡大能量、建好社會大課堂,由中央網信辦、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福建省委網信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主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近日在廈門大學舉行。
活動緊緊圍繞“二十大精神進校園”主題,“青春出發”“向海圖強”“海峽情長”“天下一家”“強國有我”“飛天圓夢”等六大篇章依次展開。來自各行各業的黨的二十大代表,以及英雄模範、科研專家、優秀台灣青年代表與廈門大學師生共聚一堂,在美麗的芙蓉湖畔、在常綠的大榕樹旁,同上一堂別開生麵的網上網下大思政課,以懷抱夢想、敢作敢為的青春之名,共赴腳踏實地、善作善成的使命之約。
浩瀚星河裏刷新“中國高度”、田間地頭裏輸出“中國溫度”、冰雪賽場上拚出“中國速度”、智慧車間裏磨出“中國精度”……這些“冒熱氣”“接地氣”的人物故事隨黨的二十大代表們一同走進廈門大學。
黨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左)與女兒林冬梅。人民網 焦豔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曾先後帶領86批278人次實施菌草援外項目,為了菌草事業4次死裏逃生。“我是農民的孩子,知道擺脫貧困的願望有多強烈。”在活動上他透露,自己曾拒絕美國農場主高薪聘請,“我自己有技術,能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但這不是真富有;隻有讓千千萬萬的農民都富裕起來,才是真正的富有。”
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人民網 陳永整攝
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說,像林占熺這樣的中國人總能讓我見證奇跡。中國是個好地方,中國人用勤勞與智慧,實現中國夢。潘維廉曾把到中國30年來的信件整理出版《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記錄中國人的追夢曆程。
黨的二十大代表、奧運冠軍武大靖。人民網 焦豔攝
拿著一雙“兒時夢想”的冰鞋,黨的二十大代表、奧運冠軍武大靖現場講述了“刀尖上追夢”的故事。他說,傷痕累累的腳是他一路走來的見證者。他鼓勵現場的青少年學生有夢想就去追:“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追夢的時代。”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來源:視頻連線截圖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自己“把夢想繪入遼闊星河”的故事。她說,太空是一個來過一次就想來無數次的地方,第一批聽她太空授課的孩子,很多已成為航天戰線的隊友。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教育部主任楊宇。人民網 陳永整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教育部主任楊宇分享了“從講述黨代會到參加黨代會”的故事。她說,紅色文化正以獨特的魅力圈粉新一代青年,開展黨史教育就是要從黨的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讓青年們感受到時代的感召力和精神的穿透力。
黨的二十大代表、廣西汽車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鄭誌明。人民網 焦豔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廣西汽車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鄭誌明現場“曬”出五菱宏光MINI EV的車模,分享了他“從學徒工到老師傅”的故事。他說,從仿造學習到自主創新,從跟隨者到開拓者,這場“逆襲”正是中國發展成為製造大國、加快邁向製造強國的縮影。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約評論員楊禹。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約評論員楊禹,通過10個“立足”,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怎麼看、怎麼學,給青少年學生代表上了一堂“二十大精神思政課”。
全國高校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巡講團成員、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兵。人民網 焦豔攝
全國高校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巡講團成員、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兵講述了如何結合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熱騰騰地進校園。
“學習大軍”青年宣講員代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堯。人民網 陳永整攝
“學習大軍”青年宣講員代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堯,通過自己的一線采訪和宣講經曆,講述了如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號召“強國一代”“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我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人民網 焦豔攝
今年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我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現場回憶了飛天圓夢的一個個難忘時刻,他鼓勵更多有夢想、有勇氣的年輕人加入航天隊伍,開啟飛天逐夢之旅,把青春熱血、智慧心血彙入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事業中。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來源:視頻連線截圖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向現場青少年發來一封“太空邀請函”: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期待有航天夢想的青年人,共赴星辰大海之約,收錄星河光芒、刻畫日月輪廓。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人民網 焦豔攝
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生逢其時當奮鬥其時。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分享了自己求學報國、科研強國的經曆。他說,“從學西方到與西方競爭,我深刻體會到,愛國是科學家精神之魂,人才是成功之本。”
數學家陳景潤之子陳由偉。人民網 陳永整攝
數學家陳景潤是廈門大學校友。本次活動,陳景潤之子陳由偉也回到父親數學夢啟航的校園,講述了父親為登頂哥德巴赫猜想奮鬥一生的故事。陳由偉說:“支撐父親不斷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就是他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百年來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在視頻連線中表示,祖父辦學興學67年,創辦或資助學校近120所,倡導和帶動一大批華人華僑熱心公益。
二十大台灣省籍黨員代表邱峰。人民網 焦豔攝
活動現場,二十大台灣省籍黨員代表邱峰和台灣青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書任分享了在祖國大陸築夢逐夢圓夢的故事。邱峰一直奮戰在“三農”一線,跑遍蘇州79個涉農鄉鎮、1028個行政村、近萬個自然村莊。他表示,在民族複興的“大方位”中找到自己的“小坐標”,兩岸青年肩並肩、手拉手,共同把青春融入祖國發展。
台青林書任。人民網 陳永整攝
林書任在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後,追隨父親腳步紮根四川大涼山,10年幫助9800多農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3倍以上。他期待和兩岸更多青年人共同打拚,在祖國山川種出更多“夢中的橄欖樹”,繪出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音樂人楊宗南和女兒劉姿孜。人民網 焦豔攝
音樂人楊宗南和女兒劉姿孜現場用普通話和閩南語演唱了自己作曲的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寓意兩岸青年人跨越海峽,一起尋根,一起打拚。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留學生代表。人民網 焦豔攝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黨委書記袁媛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來華留學生培養工作。活動現場,她和華僑大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們,共同講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故事。
孩子們用“音樂思政課”的形式,演繹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如何誕生的。人民網 焦豔攝
廈門市紅領巾講習團、廈門六中博雅學生思政宣講團的孩子們,用“音樂思政課”的創新形式,展現了家喻戶曉的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如何在廈門誕生的。“英雄小八路”隊長、80歲的何明全也來到現場,共同感悟紅色精神代代傳承。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需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全國模範教師、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東。人民網 陳永整攝
14億多中華兒女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華章是大思政課最鮮活的教材。全國模範教師、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東是一位80後,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帶著90後、00後學生,在社會大課堂開展思政課的故事。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佳宏偉則把課堂變成一顆真善美的種子,用校主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故事,激發學生們感悟初心、堅定自信。
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佳宏偉。人民網 焦豔攝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堂大思政課讓青少年學生和現場觀眾收獲滿滿。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表示,“這些科學家、奧運冠軍、航天工作者是最亮的星。這堂思政課給了孩子們一個追星的機會。”“科學家們分享的經曆讓我備受鼓舞。”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廖利意說,希望自己也能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發光發熱。“這樣麵對麵的交流給我們帶來了撲麵而來的精神力量,更加激勵我們向榜樣看齊,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廣西大學博士生原理鐸有感而發。廈門市紅領巾講習團團員、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張夢齊表示,“親身聽楊利偉、武大靖講述奮鬥故事時,心情很激動。無論是奧運夢,還是航天夢,都需要腳踏實地、拚搏奮鬥。”
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致敬航天英雄弘揚航天精神。人民網 陳永整攝
活動現場啟動了“正青春 再出發”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網上宣傳和2023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為牽引,帶領更多青年學子在神州大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磅礴力量。
人民網、中青報·中青網現場發布了大思政課雲平台。人民網黨委書記、董事長葉蓁蓁表示,人民網已成功舉辦15場思政大課,場均觀看人次超千萬,“在立德樹人工作領域,教育是深媒體,媒體是寬教育”。中國青年報社副社長杜棟梁表示,中青報、中青網將貫通報、網、端,服務青年成長,推動思政課堂走進網絡,實現網絡思政聯通實踐,立德樹人、培根鑄魂,讓思政的力量凝聚生輝。
此外,廈門大學“青年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報國與責任擔當”係列活動和廈門市委網信辦主辦的“e讚新時代,青春心向黨”2022網絡全媒體廈門行活動也在現場啟動。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委網信委、廈門大學、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社承辦,廈門市委網信辦、中國青年網、中國台灣網、人民視頻協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一粒“漂洋過海”的種子、一雙“兒時夢想”的冰鞋、一個“承載逆襲”的模型、一堂“天地對話”的課程……在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廈門大學,一場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大思政課如約而至。
東方風來,向海圖強逐夢想;潮湧鷺島,激越青春鑄榮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思政課”和青少年工作係列重要論述精神,講好時代大思政、激發網絡大能量、建好社會大課堂,由中央網信辦、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福建省委網信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主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近日在廈門大學舉行。
活動緊緊圍繞“二十大精神進校園”主題,“青春出發”“向海圖強”“海峽情長”“天下一家”“強國有我”“飛天圓夢”等六大篇章依次展開。來自各行各業的黨的二十大代表,以及英雄模範、科研專家、優秀台灣青年代表與廈門大學師生共聚一堂,在美麗的芙蓉湖畔、在常綠的大榕樹旁,同上一堂別開生麵的網上網下大思政課,以懷抱夢想、敢作敢為的青春之名,共赴腳踏實地、善作善成的使命之約。
浩瀚星河裏刷新“中國高度”、田間地頭裏輸出“中國溫度”、冰雪賽場上拚出“中國速度”、智慧車間裏磨出“中國精度”……這些“冒熱氣”“接地氣”的人物故事隨黨的二十大代表們一同走進廈門大學。
黨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左)與女兒林冬梅。人民網 焦豔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曾先後帶領86批278人次實施菌草援外項目,為了菌草事業4次死裏逃生。“我是農民的孩子,知道擺脫貧困的願望有多強烈。”在活動上他透露,自己曾拒絕美國農場主高薪聘請,“我自己有技術,能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但這不是真富有;隻有讓千千萬萬的農民都富裕起來,才是真正的富有。”
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人民網 陳永整攝
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說,像林占熺這樣的中國人總能讓我見證奇跡。中國是個好地方,中國人用勤勞與智慧,實現中國夢。潘維廉曾把到中國30年來的信件整理出版《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記錄中國人的追夢曆程。
黨的二十大代表、奧運冠軍武大靖。人民網 焦豔攝
拿著一雙“兒時夢想”的冰鞋,黨的二十大代表、奧運冠軍武大靖現場講述了“刀尖上追夢”的故事。他說,傷痕累累的腳是他一路走來的見證者。他鼓勵現場的青少年學生有夢想就去追:“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追夢的時代。”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來源:視頻連線截圖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自己“把夢想繪入遼闊星河”的故事。她說,太空是一個來過一次就想來無數次的地方,第一批聽她太空授課的孩子,很多已成為航天戰線的隊友。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教育部主任楊宇。人民網 陳永整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教育部主任楊宇分享了“從講述黨代會到參加黨代會”的故事。她說,紅色文化正以獨特的魅力圈粉新一代青年,開展黨史教育就是要從黨的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讓青年們感受到時代的感召力和精神的穿透力。
黨的二十大代表、廣西汽車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鄭誌明。人民網 焦豔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廣西汽車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鄭誌明現場“曬”出五菱宏光MINI EV的車模,分享了他“從學徒工到老師傅”的故事。他說,從仿造學習到自主創新,從跟隨者到開拓者,這場“逆襲”正是中國發展成為製造大國、加快邁向製造強國的縮影。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約評論員楊禹。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約評論員楊禹,通過10個“立足”,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怎麼看、怎麼學,給青少年學生代表上了一堂“二十大精神思政課”。
全國高校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巡講團成員、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兵。人民網 焦豔攝
全國高校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巡講團成員、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兵講述了如何結合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熱騰騰地進校園。
“學習大軍”青年宣講員代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堯。人民網 陳永整攝
“學習大軍”青年宣講員代表、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堯,通過自己的一線采訪和宣講經曆,講述了如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號召“強國一代”“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我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人民網 焦豔攝
今年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我國首飛航天員、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現場回憶了飛天圓夢的一個個難忘時刻,他鼓勵更多有夢想、有勇氣的年輕人加入航天隊伍,開啟飛天逐夢之旅,把青春熱血、智慧心血彙入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事業中。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來源:視頻連線截圖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向現場青少年發來一封“太空邀請函”: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期待有航天夢想的青年人,共赴星辰大海之約,收錄星河光芒、刻畫日月輪廓。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人民網 焦豔攝
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生逢其時當奮鬥其時。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分享了自己求學報國、科研強國的經曆。他說,“從學西方到與西方競爭,我深刻體會到,愛國是科學家精神之魂,人才是成功之本。”
數學家陳景潤之子陳由偉。人民網 陳永整攝
數學家陳景潤是廈門大學校友。本次活動,陳景潤之子陳由偉也回到父親數學夢啟航的校園,講述了父親為登頂哥德巴赫猜想奮鬥一生的故事。陳由偉說:“支撐父親不斷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就是他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百年來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在視頻連線中表示,祖父辦學興學67年,創辦或資助學校近120所,倡導和帶動一大批華人華僑熱心公益。
二十大台灣省籍黨員代表邱峰。人民網 焦豔攝
活動現場,二十大台灣省籍黨員代表邱峰和台灣青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書任分享了在祖國大陸築夢逐夢圓夢的故事。邱峰一直奮戰在“三農”一線,跑遍蘇州79個涉農鄉鎮、1028個行政村、近萬個自然村莊。他表示,在民族複興的“大方位”中找到自己的“小坐標”,兩岸青年肩並肩、手拉手,共同把青春融入祖國發展。
台青林書任。人民網 陳永整攝
林書任在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後,追隨父親腳步紮根四川大涼山,10年幫助9800多農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3倍以上。他期待和兩岸更多青年人共同打拚,在祖國山川種出更多“夢中的橄欖樹”,繪出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音樂人楊宗南和女兒劉姿孜。人民網 焦豔攝
音樂人楊宗南和女兒劉姿孜現場用普通話和閩南語演唱了自己作曲的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寓意兩岸青年人跨越海峽,一起尋根,一起打拚。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留學生代表。人民網 焦豔攝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黨委書記袁媛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來華留學生培養工作。活動現場,她和華僑大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們,共同講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故事。
孩子們用“音樂思政課”的形式,演繹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如何誕生的。人民網 焦豔攝
廈門市紅領巾講習團、廈門六中博雅學生思政宣講團的孩子們,用“音樂思政課”的創新形式,展現了家喻戶曉的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如何在廈門誕生的。“英雄小八路”隊長、80歲的何明全也來到現場,共同感悟紅色精神代代傳承。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需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全國模範教師、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東。人民網 陳永整攝
14億多中華兒女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華章是大思政課最鮮活的教材。全國模範教師、閩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東是一位80後,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帶著90後、00後學生,在社會大課堂開展思政課的故事。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佳宏偉則把課堂變成一顆真善美的種子,用校主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故事,激發學生們感悟初心、堅定自信。
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佳宏偉。人民網 焦豔攝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堂大思政課讓青少年學生和現場觀眾收獲滿滿。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表示,“這些科學家、奧運冠軍、航天工作者是最亮的星。這堂思政課給了孩子們一個追星的機會。”“科學家們分享的經曆讓我備受鼓舞。”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廖利意說,希望自己也能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發光發熱。“這樣麵對麵的交流給我們帶來了撲麵而來的精神力量,更加激勵我們向榜樣看齊,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廣西大學博士生原理鐸有感而發。廈門市紅領巾講習團團員、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張夢齊表示,“親身聽楊利偉、武大靖講述奮鬥故事時,心情很激動。無論是奧運夢,還是航天夢,都需要腳踏實地、拚搏奮鬥。”
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致敬航天英雄弘揚航天精神。人民網 陳永整攝
活動現場啟動了“正青春 再出發”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網上宣傳和2023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為牽引,帶領更多青年學子在神州大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磅礴力量。
人民網、中青報·中青網現場發布了大思政課雲平台。人民網黨委書記、董事長葉蓁蓁表示,人民網已成功舉辦15場思政大課,場均觀看人次超千萬,“在立德樹人工作領域,教育是深媒體,媒體是寬教育”。中國青年報社副社長杜棟梁表示,中青報、中青網將貫通報、網、端,服務青年成長,推動思政課堂走進網絡,實現網絡思政聯通實踐,立德樹人、培根鑄魂,讓思政的力量凝聚生輝。
此外,廈門大學“青年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報國與責任擔當”係列活動和廈門市委網信辦主辦的“e讚新時代,青春心向黨”2022網絡全媒體廈門行活動也在現場啟動。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委網信委、廈門大學、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社承辦,廈門市委網信辦、中國青年網、中國台灣網、人民視頻協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