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的回信傳遞溫暖力量
新聞推薦
“中巴友誼比喜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兩國永遠是好朋友。”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來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二年級本科生薩瑪拉寫下自己興奮的心情。
5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對各國優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表示歡迎,鼓勵他們多同中國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1952年建校的北京科技大學自1954年開始招收留學生,現有巴基斯坦留學生52人,其中49人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是學校最大的留學生群體之一。近日,他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講述了在中國留學的經曆和感受,對學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給予的關心幫助表示感謝,表達了學成後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為增進中巴友誼作貢獻的願望。
“見信如見人。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溫暖而有力量。”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三年級博士生阿裏說,“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帶領中國消除貧困走向繁榮昌盛,也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阿裏所住的留學生公寓窗明幾淨,巴基斯坦國旗和中國特色擺件相映成趣。5月16日,阿裏剛剛在這裏度過了30歲生日,老師精心準備的生日賀卡和蛋糕讓他感動不已。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帶給這個與中國緣分頗深的巴基斯坦留學生又一次驚喜。
阿裏的爸爸1978年來到中國學習中文,並於次年進入北京科技大學攻讀本科,畢業後在中國金融行業長期工作。阿裏出生在中國,1歲時,隨家人回到巴基斯坦。
“我是聽著爸爸講述的中國故事長大的,他的經曆讓我著迷,也讓我一直夢想著回到中國,接受高等教育。”阿裏告訴記者。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阿裏立誌更努力地學習中文,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和發展進步的經驗,學成歸國後更好地造福巴基斯坦人民。
“‘一帶一路’建設給沿線國家人民的工作機遇和日常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阿裏說,“每當我對中國人說自己是‘巴鐵’,我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歡迎。像我父親一樣,我也要把與中國的美好情誼傳承到後代。”
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化學專業二年級博士生沙德的家鄉新通了公路,建了學校,生活大為改善。
“我的老家在巴基斯坦的山區,現在變化特別大。每當有中國人到來,當地的人們都會特別熱情地歡迎。”沙德說,在中國,自己也受到了同樣的對待。
無論是經濟發展建設的征程,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總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強調重視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巴基斯坦留學生紛紛點讚。
兩年前,哈米紮追隨在清華大學學習的丈夫,來到北京科技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學碩士。讀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後,她興奮得一夜沒睡好。
“疫情期間,學校國際學生中心的老師們對我們的幫助無微不至,這是家庭般的溫暖。”哈米紮說。
此次主筆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巴基斯坦學生阿力夫2010年來到中國,在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相繼攻讀碩士和博士。如今,他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疫情期間,中巴患難與共、守望相助,讓阿力夫深刻感受到兩國間的緊密紐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巴兩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並肩抗疫。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巴基斯坦送來了自己儲備的幾乎全部口罩,中方又根據巴方需要,向巴基斯坦派出醫療專家組,提供了多批政府無償援助,並積極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
即使身在伊斯蘭堡家中,阿力夫也同樣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關愛。北京科技大學不僅及時給阿力夫發送了防護知識與提示,通過線上授課確保專業學習,還用全球特快專遞給阿力夫送去了口罩,由他分發給其他44位身在巴基斯坦的留學生。
“我要把看到、聽到、親身感受到的中國更多講述給周圍的人,讓大家多了解中國。”阿力夫說。
在這場疫情防控鬥爭中,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調集全國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預防與救治,讓留學生們感受到了團結、科學的力量。
沙德說,疫情暴發以後,中國奮勇應戰,取得重要戰略性成果並與世界分享,展現了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的大國風貌。
在華求學期間,北京科技大學的老師們給予了沙德無私的指導,“即便在疫情期間,學習也沒有落下。”學校輔導員一對一、點對點和學生溝通,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沙德已順利在國際頂尖化學期刊發表了研究成果。
“加油中國、加油巴基斯坦!” 通過視頻連線,阿力夫告訴記者:“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能夠早日回到中國,繼續開展我的學習,按照習近平主席說的那樣,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記者胡浩、鄒多為、翟翔)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巴友誼比喜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兩國永遠是好朋友。”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來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二年級本科生薩瑪拉寫下自己興奮的心情。
5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對各國優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表示歡迎,鼓勵他們多同中國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1952年建校的北京科技大學自1954年開始招收留學生,現有巴基斯坦留學生52人,其中49人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是學校最大的留學生群體之一。近日,他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信講述了在中國留學的經曆和感受,對學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給予的關心幫助表示感謝,表達了學成後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為增進中巴友誼作貢獻的願望。
“見信如見人。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溫暖而有力量。”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三年級博士生阿裏說,“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帶領中國消除貧困走向繁榮昌盛,也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阿裏所住的留學生公寓窗明幾淨,巴基斯坦國旗和中國特色擺件相映成趣。5月16日,阿裏剛剛在這裏度過了30歲生日,老師精心準備的生日賀卡和蛋糕讓他感動不已。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帶給這個與中國緣分頗深的巴基斯坦留學生又一次驚喜。
阿裏的爸爸1978年來到中國學習中文,並於次年進入北京科技大學攻讀本科,畢業後在中國金融行業長期工作。阿裏出生在中國,1歲時,隨家人回到巴基斯坦。
“我是聽著爸爸講述的中國故事長大的,他的經曆讓我著迷,也讓我一直夢想著回到中國,接受高等教育。”阿裏告訴記者。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阿裏立誌更努力地學習中文,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和發展進步的經驗,學成歸國後更好地造福巴基斯坦人民。
“‘一帶一路’建設給沿線國家人民的工作機遇和日常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阿裏說,“每當我對中國人說自己是‘巴鐵’,我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歡迎。像我父親一樣,我也要把與中國的美好情誼傳承到後代。”
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化學專業二年級博士生沙德的家鄉新通了公路,建了學校,生活大為改善。
“我的老家在巴基斯坦的山區,現在變化特別大。每當有中國人到來,當地的人們都會特別熱情地歡迎。”沙德說,在中國,自己也受到了同樣的對待。
無論是經濟發展建設的征程,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總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強調重視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巴基斯坦留學生紛紛點讚。
兩年前,哈米紮追隨在清華大學學習的丈夫,來到北京科技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學碩士。讀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後,她興奮得一夜沒睡好。
“疫情期間,學校國際學生中心的老師們對我們的幫助無微不至,這是家庭般的溫暖。”哈米紮說。
此次主筆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巴基斯坦學生阿力夫2010年來到中國,在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相繼攻讀碩士和博士。如今,他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疫情期間,中巴患難與共、守望相助,讓阿力夫深刻感受到兩國間的緊密紐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巴兩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並肩抗疫。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巴基斯坦送來了自己儲備的幾乎全部口罩,中方又根據巴方需要,向巴基斯坦派出醫療專家組,提供了多批政府無償援助,並積極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
即使身在伊斯蘭堡家中,阿力夫也同樣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關愛。北京科技大學不僅及時給阿力夫發送了防護知識與提示,通過線上授課確保專業學習,還用全球特快專遞給阿力夫送去了口罩,由他分發給其他44位身在巴基斯坦的留學生。
“我要把看到、聽到、親身感受到的中國更多講述給周圍的人,讓大家多了解中國。”阿力夫說。
在這場疫情防控鬥爭中,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調集全國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預防與救治,讓留學生們感受到了團結、科學的力量。
沙德說,疫情暴發以後,中國奮勇應戰,取得重要戰略性成果並與世界分享,展現了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的大國風貌。
在華求學期間,北京科技大學的老師們給予了沙德無私的指導,“即便在疫情期間,學習也沒有落下。”學校輔導員一對一、點對點和學生溝通,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沙德已順利在國際頂尖化學期刊發表了研究成果。
“加油中國、加油巴基斯坦!” 通過視頻連線,阿力夫告訴記者:“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能夠早日回到中國,繼續開展我的學習,按照習近平主席說的那樣,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記者胡浩、鄒多為、翟翔)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