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在魅力鄉村“望山見水留鄉韻”——國慶假期鄉村旅遊氣象新
藍天白雲碧水青山、鄉村道路通暢整潔、農家小院瓜果飄香……金秋時節,“望山見水留鄉韻”的美麗鄉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裏人度假休閑。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發展鄉村旅遊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
國慶假期,記者走訪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鄉村發現,鄉村旅遊業的興起,讓農村變美、令農民致富、促農業發展,激發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到“綠海紅歌”裏感受鄉村之美
“別看小孫子才3歲,這已是第二次到堂上村看大紅旗(黨旗)啦!”3日一早,家住北京市豐台區的郝紅忠帶上一家老小5口人,驅車前往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他要給剛上幼兒園的小孫子講一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故事。
出京城向西,沿著風景如畫的108國道,就可直達群山環抱的堂上村。
從北京城區到郊區農家,一路隨處可見紅旗招展,人們臉上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進入村莊,960平方米巨幅金屬材質的黨旗依山而立,鮮紅耀眼,“紅色元素”與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交相呼應。幾十輛各地號牌的小汽車將停車場塞得滿滿當當。
停穩汽車,郝紅忠抱著小孫子來到黨旗廣場。“去年也是10月3號,小孫子坐在大紅旗前拍了張照片,看到的人都說特別棒,今年我們要再拍一張!”
2006年,堂上村建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新館,開啟紅色旅遊,遊客絡繹不絕,口口相傳,遠近聞名。
“以前山上光禿禿,身上黑乎乎。”堂上村黨支部書記羅廣倉介紹,過去村裏人靠挖煤為生,現如今“綠海紅歌”成為新的發展目標,新的生活模式。
今年30歲的李曉熙5年前結束在外打工生活,辦起村裏第一個“農家樂”。“山野菜、本地豆角,吃過的都說香!我們家來的大部分是回頭客。”如今李曉熙的農家院,旺季時一天能接待三十多桌客人,去年收入超過15萬元。
近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截至今年8月底,紀念館已接待遊客13.3萬人次。
農家院裏遊客多
“前幾天全村的民宿都住滿了,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發展太快了,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國慶假期的火爆場麵,讓韓光瑩對發展鄉村旅遊充滿信心。
韓光瑩是河南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老家寒舍”民宿業主。河南新縣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田鋪大壪是縣城通往許世友將軍故居的必經之路,眾多遊客會路過此地。
為留住客人,2015年開始,田鋪大壪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發展鄉村旅遊。
2016年初,韓光瑩從漂泊多年的韓國歸來,把自家舊宅修葺一新,取名“老家寒舍”,他成為全村返鄉創業發展民宿第一人。“原來就想著離家近,不用外出,掙個零花錢。”韓光瑩說,沒想到村莊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全村逐漸發展起11家民宿、17家創客小店和2家農家餐飲店。
“以前縣城過來隻要半個小時,今年國慶假期居然堵車,要一兩個小時。”韓光瑩笑著說,這是他返鄉創業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到村裏來的車停都停不下”。
如今,這裏既有小橋流水人家,又有工坊、茶館、禮品店以及書屋、旅館、咖啡間。國慶假期,許多城裏的遊客到此一遊,既能動手體驗繡花鞋、鞋墊兒等傳統工藝品製作,也能感受田園風光。
韓光瑩正在謀劃下一步發展,計劃趁冬季旅遊淡季,把全村民宿都“搬”上網,方便遊客預訂,同時下大力氣解決遊客吃飯問題。
田鋪大壪是近年來河南新縣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激活鄉村旅遊的縮影。
在鄉村旅遊帶動下,2018年8月,新縣成為大別山地區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今年9月,新縣又成功入選首批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
千年鄉村古鎮的火熱複興
“各位東家、掌櫃的一路辛苦,裏麵請……”隨著“大管家”扮演者趙斌洪亮的開場白,河北省武安市伯延古鎮實景劇《商幫歸來》拉開帷幕,把遊客帶入了150多年前伯延徐家莊園的故事場景。
千年古鎮伯延鎮,地處河北省武安市城南。在這裏,有150多座清末老宅院。這裏曾發生過“以縣立幫”的商界傳奇。但多年來,這些古樸精美的老宅少人問津,日漸蕭條。
68歲的徐九成說,他之前搬出去的宅子是清朝末年時修建的,幾年前回來看時,雜草將近1米高。
伯延鎮黨委書記邢曉飛說,武安商人的足跡曾遍布全國18個省份,武安商幫在民國期間最多達1950餘家,創業故事不勝枚舉。
2018年10月,伯延鎮決定利用豐富的商幫文化、古民居文化、紅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經過建設修繕,古鎮於今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我做了很多年生意,沒想到這千年古鎮裏還有‘商幫文化’景點。”從石家莊驅車趕來的李超凡說,他打算在此住上幾天,好好體驗武安商幫的“味道”。
為給遊客帶來更多體驗,千年古鎮的曆史故事還被改編成實景劇上演,場場爆滿。
大飽眼福之後,還要一飽口福。千年古鎮的美食文化也非常豐富。記者看到,1916年建成的一座徐氏宅院現在被改造成民間風味“三道飯”的經營場所。“三道飯”是當地祖輩流傳下來的農家席,先上7個涼菜,再來1個開席湯,最後上燉肘子、紅燒魚等熱菜。
徐九成住過的老宅子經過修繕,成了旅遊景點。他重新回到這裏,每天給遊客講講老一輩的傳奇經曆、老房子背後的故事。
據統計,國慶假期,古鎮日均接待遊客數量約2萬人次。“人氣”的提升也讓村民們收入大漲。村民溫衛素原先一天收入也就30多元,現在古鎮賣特色小吃,一天至少能賺200元。他說,發展旅遊讓村民在家門口致富,村裏再也找不到“閑人”了。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
“綠海紅歌”、名將故裏、老宅古鎮,正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道風景,讓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執筆記者:駱國駿、王君璐,參與采寫:餘俊傑、李鵬、趙鴻宇)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在魅力鄉村“望山見水留鄉韻”——國慶假期鄉村旅遊氣象新
藍天白雲碧水青山、鄉村道路通暢整潔、農家小院瓜果飄香……金秋時節,“望山見水留鄉韻”的美麗鄉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裏人度假休閑。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發展鄉村旅遊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
國慶假期,記者走訪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鄉村發現,鄉村旅遊業的興起,讓農村變美、令農民致富、促農業發展,激發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到“綠海紅歌”裏感受鄉村之美
“別看小孫子才3歲,這已是第二次到堂上村看大紅旗(黨旗)啦!”3日一早,家住北京市豐台區的郝紅忠帶上一家老小5口人,驅車前往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他要給剛上幼兒園的小孫子講一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故事。
出京城向西,沿著風景如畫的108國道,就可直達群山環抱的堂上村。
從北京城區到郊區農家,一路隨處可見紅旗招展,人們臉上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進入村莊,960平方米巨幅金屬材質的黨旗依山而立,鮮紅耀眼,“紅色元素”與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交相呼應。幾十輛各地號牌的小汽車將停車場塞得滿滿當當。
停穩汽車,郝紅忠抱著小孫子來到黨旗廣場。“去年也是10月3號,小孫子坐在大紅旗前拍了張照片,看到的人都說特別棒,今年我們要再拍一張!”
2006年,堂上村建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新館,開啟紅色旅遊,遊客絡繹不絕,口口相傳,遠近聞名。
“以前山上光禿禿,身上黑乎乎。”堂上村黨支部書記羅廣倉介紹,過去村裏人靠挖煤為生,現如今“綠海紅歌”成為新的發展目標,新的生活模式。
今年30歲的李曉熙5年前結束在外打工生活,辦起村裏第一個“農家樂”。“山野菜、本地豆角,吃過的都說香!我們家來的大部分是回頭客。”如今李曉熙的農家院,旺季時一天能接待三十多桌客人,去年收入超過15萬元。
近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截至今年8月底,紀念館已接待遊客13.3萬人次。
農家院裏遊客多
“前幾天全村的民宿都住滿了,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發展太快了,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國慶假期的火爆場麵,讓韓光瑩對發展鄉村旅遊充滿信心。
韓光瑩是河南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壪“老家寒舍”民宿業主。河南新縣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田鋪大壪是縣城通往許世友將軍故居的必經之路,眾多遊客會路過此地。
為留住客人,2015年開始,田鋪大壪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發展鄉村旅遊。
2016年初,韓光瑩從漂泊多年的韓國歸來,把自家舊宅修葺一新,取名“老家寒舍”,他成為全村返鄉創業發展民宿第一人。“原來就想著離家近,不用外出,掙個零花錢。”韓光瑩說,沒想到村莊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全村逐漸發展起11家民宿、17家創客小店和2家農家餐飲店。
“以前縣城過來隻要半個小時,今年國慶假期居然堵車,要一兩個小時。”韓光瑩笑著說,這是他返鄉創業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到村裏來的車停都停不下”。
如今,這裏既有小橋流水人家,又有工坊、茶館、禮品店以及書屋、旅館、咖啡間。國慶假期,許多城裏的遊客到此一遊,既能動手體驗繡花鞋、鞋墊兒等傳統工藝品製作,也能感受田園風光。
韓光瑩正在謀劃下一步發展,計劃趁冬季旅遊淡季,把全村民宿都“搬”上網,方便遊客預訂,同時下大力氣解決遊客吃飯問題。
田鋪大壪是近年來河南新縣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激活鄉村旅遊的縮影。
在鄉村旅遊帶動下,2018年8月,新縣成為大別山地區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今年9月,新縣又成功入選首批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
千年鄉村古鎮的火熱複興
“各位東家、掌櫃的一路辛苦,裏麵請……”隨著“大管家”扮演者趙斌洪亮的開場白,河北省武安市伯延古鎮實景劇《商幫歸來》拉開帷幕,把遊客帶入了150多年前伯延徐家莊園的故事場景。
千年古鎮伯延鎮,地處河北省武安市城南。在這裏,有150多座清末老宅院。這裏曾發生過“以縣立幫”的商界傳奇。但多年來,這些古樸精美的老宅少人問津,日漸蕭條。
68歲的徐九成說,他之前搬出去的宅子是清朝末年時修建的,幾年前回來看時,雜草將近1米高。
伯延鎮黨委書記邢曉飛說,武安商人的足跡曾遍布全國18個省份,武安商幫在民國期間最多達1950餘家,創業故事不勝枚舉。
2018年10月,伯延鎮決定利用豐富的商幫文化、古民居文化、紅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經過建設修繕,古鎮於今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我做了很多年生意,沒想到這千年古鎮裏還有‘商幫文化’景點。”從石家莊驅車趕來的李超凡說,他打算在此住上幾天,好好體驗武安商幫的“味道”。
為給遊客帶來更多體驗,千年古鎮的曆史故事還被改編成實景劇上演,場場爆滿。
大飽眼福之後,還要一飽口福。千年古鎮的美食文化也非常豐富。記者看到,1916年建成的一座徐氏宅院現在被改造成民間風味“三道飯”的經營場所。“三道飯”是當地祖輩流傳下來的農家席,先上7個涼菜,再來1個開席湯,最後上燉肘子、紅燒魚等熱菜。
徐九成住過的老宅子經過修繕,成了旅遊景點。他重新回到這裏,每天給遊客講講老一輩的傳奇經曆、老房子背後的故事。
據統計,國慶假期,古鎮日均接待遊客數量約2萬人次。“人氣”的提升也讓村民們收入大漲。村民溫衛素原先一天收入也就30多元,現在古鎮賣特色小吃,一天至少能賺200元。他說,發展旅遊讓村民在家門口致富,村裏再也找不到“閑人”了。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遊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
“綠海紅歌”、名將故裏、老宅古鎮,正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道風景,讓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執筆記者:駱國駿、王君璐,參與采寫:餘俊傑、李鵬、趙鴻宇)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