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中國首次實現深海六千米數據北鬥衛星實時傳輸
更新時間:2019-2-2 9:18:15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於今年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後返回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母港。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維護升級了我國的西太平洋實時科學觀測網,實現了多項重大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台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研究員介紹,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實現了深海潛標大容量數據的北鬥衛星實時傳輸。該項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克服了深海潛標載荷容積小、供電少和數據量大等困難,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外通信衛星的曆史,提高了深海數據實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在今年的航次中,另一項重大突破是我們融合感應耦合和水聲通信技術首次實現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上層實現了每100米一個溫鹽流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中深層實現每500米一個溫鹽流數據的實時傳輸。”王凡說,“6000米深海數據北鬥衛星實時通信潛標自布放以來已經安全運行了一個多月,數據回傳正常。”

  航次首席科學家汪嘉寧研究員介紹,本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係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航次之一,曆時74天,航程1.2萬餘海裏,這是“科學”號首航以來離開國內航程和時間最長的一個航次,在開展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區調查的同時,向東拓展首次在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彙區進行了物理、生物和化學多學科聯合觀測。

  王凡表示,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經過5年的建設,深海連續和實時觀測能力穩步提升。觀測網內的20套深海潛標、4套大型浮標共千餘件觀測設備已經穩定獲取連續5年的觀測數據,不斷刷新我國觀測網獲取深海數據的最長時間記錄,而且觀測平台更加多樣化,既包含了實時潛標和實時浮標等固定觀測平台,也包含了剖麵浮標和船載移動觀測平台等,實現了大洋上層和中深層的全覆蓋,並建立了實時觀測數據的自動分析和應用平台。西太平洋實時科學觀測網服務國家深海科學研究、氣候預報預測和海洋環境預報的能力顯著增強。(記者吳月輝)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首次實現深海六千米數據北鬥衛星實時傳輸
2019-2-2 9:18:15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於今年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後返回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母港。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維護升級了我國的西太平洋實時科學觀測網,實現了多項重大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台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研究員介紹,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實現了深海潛標大容量數據的北鬥衛星實時傳輸。該項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克服了深海潛標載荷容積小、供電少和數據量大等困難,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外通信衛星的曆史,提高了深海數據實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在今年的航次中,另一項重大突破是我們融合感應耦合和水聲通信技術首次實現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上層實現了每100米一個溫鹽流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中深層實現每500米一個溫鹽流數據的實時傳輸。”王凡說,“6000米深海數據北鬥衛星實時通信潛標自布放以來已經安全運行了一個多月,數據回傳正常。”

  航次首席科學家汪嘉寧研究員介紹,本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係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航次之一,曆時74天,航程1.2萬餘海裏,這是“科學”號首航以來離開國內航程和時間最長的一個航次,在開展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區調查的同時,向東拓展首次在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彙區進行了物理、生物和化學多學科聯合觀測。

  王凡表示,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經過5年的建設,深海連續和實時觀測能力穩步提升。觀測網內的20套深海潛標、4套大型浮標共千餘件觀測設備已經穩定獲取連續5年的觀測數據,不斷刷新我國觀測網獲取深海數據的最長時間記錄,而且觀測平台更加多樣化,既包含了實時潛標和實時浮標等固定觀測平台,也包含了剖麵浮標和船載移動觀測平台等,實現了大洋上層和中深層的全覆蓋,並建立了實時觀測數據的自動分析和應用平台。西太平洋實時科學觀測網服務國家深海科學研究、氣候預報預測和海洋環境預報的能力顯著增強。(記者吳月輝)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