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藍圖繪就 新一輪開放已蓄勢待發
服務業領銜,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將落地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服務貿易,分別增長了198倍、148倍、147倍,對外投資也實現了從零到千億美元的飛躍。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更高起點。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輪開放正蓄勢待發。專家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下一步服務業將領銜新一輪開放,同時,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
成就矚目:
40年來外貿增長198倍
有這樣一組數據,標注著我國40年對外開放的深刻變化:1978年至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額由206.4億美元增長到4.1萬億美元,增長198倍,年均增長14.5%。我國的貿易夥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
1982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6.9億美元增長到6957億美元,增長147倍,年均增長15.4%。
201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363億美元,規模已經是1983年9.2億美元的148倍。截至2017年底,實有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近54萬家。2017年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自1993年起利用外資規模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246億美元,是2002年的46倍,年均增長29.1%,成為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而1982年至2000年,我國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278億美元,年均投資額僅14.6億美元。2017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48萬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世紀80年代,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主要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等初級產品為主,而現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器及電子產品等成為出口比重最高的產品。“可以說從地下9000米的石油鑽機,到天上3萬公裏的衛星,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幾乎無所不在。”
有這樣一些地方,因開放而生,成為最鮮明的開放注腳:1979年,深圳等地試辦經濟特區;80年代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獲批;90年代浦東新區設立;2013年,上海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曆經兩度擴容後,形成“1+3+7”梯度發展格局,2018年,海南獲批自貿試驗區,並開始率先探索自貿港建設……我國的對外開放以興辦經濟特區為突破口,完成了由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向內地擴展的多層次的探索和實踐。
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海南吹響新一輪開放的號角。“我們已經期盼了30年。”一直為海南乃至中國改革發展鼓與呼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動情地說。
迎新突破:
對外開放踏上更高起點
全球來看,我國已經是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商品消費、對外投資、貨物進口、服務貿易穩居全球第二,利用外資近年穩居世界前三。這既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也是新時代我國開放型經濟在全世界版圖中的“新坐標”。
“十幾年前如果有中國投資者要收購歐美的公司,他們覺得不可想象。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國投資者都會受到認真對待。”一直從事中企海外投資業務的一家律所合夥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開始探索海外投資之路,到2000年後開啟真正的海外投資。近年來,中企對外投資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兼並、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擴展,企業跨國並購日趨活躍。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越來越成熟理性,各方麵的潛力也開始顯現。
張鈺晶告訴記者,近年來,加工貿易所占比重的回落表明,隨著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國正在逐步擺脫對加工貿易的依賴,產業結構向全球價值鏈的兩端延伸,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增強。
這些都從不同的側麵反映出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新起點、進入新階段。遲福林表示,首先是開放的初始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以往開放所依托的比較優勢逐步減弱,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成為新階段擴大開放的突出優勢。另外,我國總體上不再是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開始由資本淨流入國轉變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對外部資本的需求不再局限於數量,而是更加追求高質量。其次,我國開放的外部環境也發生明顯變化。當前,我國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既麵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又麵臨著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挑戰。
蓄勢待發:
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將落地
隻有回首過去,才知道自己已經走出多遠。再出發,將開放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紀念。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按下“快進鍵”,一大批開放舉措連續重磅拋出。
201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若幹意見》發布,從頂層設計層麵規劃開放新藍圖;2018年4月10日,博鼇亞洲論壇釋放出新一輪開放的明確信號,並劃定銀行、證券等領域多項開放舉措的時間表;2018年11月1日起,繼1449個稅目商品7月1日迎來降稅之後,國務院再推一批更大規模降稅,1585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將下調,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地方層麵,包括上海、北京等地都在今年出台了擴大對外開放百餘條務實有力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正得到世界積極回應。近年來,外資馬不停蹄布局中國,特斯拉、巴斯夫等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服務業開放將是重中之重,還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包括製定出台外資基礎性法律、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一步壓減外商投資負麵清單,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的開放等。
遲福林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應加快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全麵開放新格局,適應“二次開放”的製度框架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記者 孫韶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藍圖繪就 新一輪開放已蓄勢待發
服務業領銜,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將落地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服務貿易,分別增長了198倍、148倍、147倍,對外投資也實現了從零到千億美元的飛躍。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更高起點。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輪開放正蓄勢待發。專家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下一步服務業將領銜新一輪開放,同時,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
成就矚目:
40年來外貿增長198倍
有這樣一組數據,標注著我國40年對外開放的深刻變化:1978年至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額由206.4億美元增長到4.1萬億美元,增長198倍,年均增長14.5%。我國的貿易夥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
1982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6.9億美元增長到6957億美元,增長147倍,年均增長15.4%。
201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363億美元,規模已經是1983年9.2億美元的148倍。截至2017年底,實有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近54萬家。2017年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自1993年起利用外資規模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246億美元,是2002年的46倍,年均增長29.1%,成為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而1982年至2000年,我國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278億美元,年均投資額僅14.6億美元。2017年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48萬億美元,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世紀80年代,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主要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等初級產品為主,而現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器及電子產品等成為出口比重最高的產品。“可以說從地下9000米的石油鑽機,到天上3萬公裏的衛星,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幾乎無所不在。”
有這樣一些地方,因開放而生,成為最鮮明的開放注腳:1979年,深圳等地試辦經濟特區;80年代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獲批;90年代浦東新區設立;2013年,上海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曆經兩度擴容後,形成“1+3+7”梯度發展格局,2018年,海南獲批自貿試驗區,並開始率先探索自貿港建設……我國的對外開放以興辦經濟特區為突破口,完成了由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向內地擴展的多層次的探索和實踐。
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海南吹響新一輪開放的號角。“我們已經期盼了30年。”一直為海南乃至中國改革發展鼓與呼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動情地說。
迎新突破:
對外開放踏上更高起點
全球來看,我國已經是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商品消費、對外投資、貨物進口、服務貿易穩居全球第二,利用外資近年穩居世界前三。這既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也是新時代我國開放型經濟在全世界版圖中的“新坐標”。
“十幾年前如果有中國投資者要收購歐美的公司,他們覺得不可想象。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國投資者都會受到認真對待。”一直從事中企海外投資業務的一家律所合夥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開始探索海外投資之路,到2000年後開啟真正的海外投資。近年來,中企對外投資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兼並、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擴展,企業跨國並購日趨活躍。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越來越成熟理性,各方麵的潛力也開始顯現。
張鈺晶告訴記者,近年來,加工貿易所占比重的回落表明,隨著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國正在逐步擺脫對加工貿易的依賴,產業結構向全球價值鏈的兩端延伸,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增強。
這些都從不同的側麵反映出我國對外開放已經踏上新起點、進入新階段。遲福林表示,首先是開放的初始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以往開放所依托的比較優勢逐步減弱,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成為新階段擴大開放的突出優勢。另外,我國總體上不再是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開始由資本淨流入國轉變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對外部資本的需求不再局限於數量,而是更加追求高質量。其次,我國開放的外部環境也發生明顯變化。當前,我國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既麵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又麵臨著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挑戰。
蓄勢待發:
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將落地
隻有回首過去,才知道自己已經走出多遠。再出發,將開放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紀念。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按下“快進鍵”,一大批開放舉措連續重磅拋出。
201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若幹意見》發布,從頂層設計層麵規劃開放新藍圖;2018年4月10日,博鼇亞洲論壇釋放出新一輪開放的明確信號,並劃定銀行、證券等領域多項開放舉措的時間表;2018年11月1日起,繼1449個稅目商品7月1日迎來降稅之後,國務院再推一批更大規模降稅,1585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將下調,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地方層麵,包括上海、北京等地都在今年出台了擴大對外開放百餘條務實有力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正得到世界積極回應。近年來,外資馬不停蹄布局中國,特斯拉、巴斯夫等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服務業開放將是重中之重,還將有更多大力度開放舉措落地。包括製定出台外資基礎性法律、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一步壓減外商投資負麵清單,進一步推進服務業的開放等。
遲福林指出,當前我國開放正由以貨物貿易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走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應加快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全麵開放新格局,適應“二次開放”的製度框架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記者 孫韶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