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我國堅持以“一戶一宅”推動農村宅改
更新時間:2018-11-8 7:56: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昌11月7日電(記者王立彬)作為農地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國宅基地使用製度改革將堅持“一戶一宅”原則,完善權益保障和多元化取得方式,保障“戶有所居”,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

  這是記者從日前在江西餘江召開的農村宅基地等三項製度改革深化與創新專家研討會上獲悉的。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說,根據原國土資源部統一部署,江西餘江等試點地區從“一戶一宅”入手,規範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遏製了宅地基“多、大、亂、空、違、轉”亂象,促進了農村集體土地公有觀念的回歸,重回“一戶一宅、麵積法定”的公平起點。作為我國法定的宅基地根本製度,“一戶一宅”是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收回多處宅基地使用權的法律依據,是社會主義公平、農村集體土地公有製的一種體現。

  由自然資源部谘詢研究中心等機構召開的此次研討會認為,農村地區出現一戶多宅、超麵積占地、亂占亂用耕地建房等現象,不是根本製度不合理,而是改革不深入、管理不到位。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多元化的取得方式,既可以保障“戶有所居”,又打通了宅基地多途徑、多方式的有效退出機製。改革夯實了農村集體土地的權能和基礎,強化了農村土地集體公有製,保障了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公平分享土地收益。

  據介紹,餘江以宅基地製度改革為引領,統籌推進土地整治、增減掛鉤等重點工作,帶動了新農村建設。試點開始以來,全縣退出宅基地34000多宗共4500多畝。通過農地入市和宅基地有償退出流轉、抵押等,顯化了農村土地資源價值,增加了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試點至今,全縣村集體收取有償使用費1133萬元,集體支付退出補助款1974萬元,發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1500萬元。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我國堅持以“一戶一宅”推動農村宅改
2018-11-8 7:56: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昌11月7日電(記者王立彬)作為農地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國宅基地使用製度改革將堅持“一戶一宅”原則,完善權益保障和多元化取得方式,保障“戶有所居”,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

  這是記者從日前在江西餘江召開的農村宅基地等三項製度改革深化與創新專家研討會上獲悉的。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說,根據原國土資源部統一部署,江西餘江等試點地區從“一戶一宅”入手,規範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遏製了宅地基“多、大、亂、空、違、轉”亂象,促進了農村集體土地公有觀念的回歸,重回“一戶一宅、麵積法定”的公平起點。作為我國法定的宅基地根本製度,“一戶一宅”是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收回多處宅基地使用權的法律依據,是社會主義公平、農村集體土地公有製的一種體現。

  由自然資源部谘詢研究中心等機構召開的此次研討會認為,農村地區出現一戶多宅、超麵積占地、亂占亂用耕地建房等現象,不是根本製度不合理,而是改革不深入、管理不到位。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多元化的取得方式,既可以保障“戶有所居”,又打通了宅基地多途徑、多方式的有效退出機製。改革夯實了農村集體土地的權能和基礎,強化了農村土地集體公有製,保障了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公平分享土地收益。

  據介紹,餘江以宅基地製度改革為引領,統籌推進土地整治、增減掛鉤等重點工作,帶動了新農村建設。試點開始以來,全縣退出宅基地34000多宗共4500多畝。通過農地入市和宅基地有償退出流轉、抵押等,顯化了農村土地資源價值,增加了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試點至今,全縣村集體收取有償使用費1133萬元,集體支付退出補助款1974萬元,發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1500萬元。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