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的一年,中國航天發射大幕即將拉開,並有望創下一個新發射紀錄。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8年該集團將實施以長征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和北鬥衛星組網為代表的35次宇航發射任務——相比2016年我國創下22次的航天發射記錄,今年發射次數有望創下曆史新高。
作為我國運載火箭、飛船、探測器和人造衛星的主要研製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月2日舉行2018年型號工作會議,其中提到“2018年是該集團成立以來型號任務最繁重、最重要的一年,多項重大專項任務進入研製關鍵階段,重大發射和飛行試驗次數、生產交付數量將創曆史新高……”
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是長征五號“王者歸來”。作為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在2016年11月3日首飛成功,但在2017年7月第二次發射中卻遭遇失利,備受各方關注。今年它將第三次從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征。
按照中國航天的規劃,長征五號肩負著未來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重任。如果此次任務成功,我國將在後續發射長征五號B火箭,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並將空間站核心艙送入太空,還將用長征五號火箭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取樣。
今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和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發射計劃也頗受關注。
前者是繼2013年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陸月球後,嫦娥家族的又一位成員。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月球背麵,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涉足這一區域。
後者將繼續致力於我國全球導航係統的建設。2017年11月,我國采用一箭雙星方式,將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星送入軌道,拉開了北鬥走向世界的序幕。今年我國將再次發射十餘顆北鬥衛星,建立由18顆衛星組成的基本係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提供服務。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35顆北鬥三號衛星在軌,完成北鬥係統全球組網。
記者還了解到,以導彈研製為主業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近些年也涉足火箭發射,該集團研製的快舟十一號火箭也將於2018年以“一箭六星”方式完成首次發射,這有望繼續豐富我國運載火箭譜係。而此前在商業航天市場初顯鋒芒的快舟一號火箭,也將在今年進一步驗證自身的快速發射能力。(記者 邱晨輝)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的一年,中國航天發射大幕即將拉開,並有望創下一個新發射紀錄。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8年該集團將實施以長征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和北鬥衛星組網為代表的35次宇航發射任務——相比2016年我國創下22次的航天發射記錄,今年發射次數有望創下曆史新高。
作為我國運載火箭、飛船、探測器和人造衛星的主要研製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月2日舉行2018年型號工作會議,其中提到“2018年是該集團成立以來型號任務最繁重、最重要的一年,多項重大專項任務進入研製關鍵階段,重大發射和飛行試驗次數、生產交付數量將創曆史新高……”
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是長征五號“王者歸來”。作為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在2016年11月3日首飛成功,但在2017年7月第二次發射中卻遭遇失利,備受各方關注。今年它將第三次從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征。
按照中國航天的規劃,長征五號肩負著未來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重任。如果此次任務成功,我國將在後續發射長征五號B火箭,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並將空間站核心艙送入太空,還將用長征五號火箭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取樣。
今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和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發射計劃也頗受關注。
前者是繼2013年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陸月球後,嫦娥家族的又一位成員。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月球背麵,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涉足這一區域。
後者將繼續致力於我國全球導航係統的建設。2017年11月,我國采用一箭雙星方式,將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星送入軌道,拉開了北鬥走向世界的序幕。今年我國將再次發射十餘顆北鬥衛星,建立由18顆衛星組成的基本係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提供服務。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35顆北鬥三號衛星在軌,完成北鬥係統全球組網。
記者還了解到,以導彈研製為主業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近些年也涉足火箭發射,該集團研製的快舟十一號火箭也將於2018年以“一箭六星”方式完成首次發射,這有望繼續豐富我國運載火箭譜係。而此前在商業航天市場初顯鋒芒的快舟一號火箭,也將在今年進一步驗證自身的快速發射能力。(記者 邱晨輝)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