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推進強軍興軍紀實之三
新聞推薦
塞北高原,長天寥廓。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時,內蒙古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1.2萬名官兵、600多台戰車集結列陣,以征塵未洗的野戰陣容、戰鬥姿態迎接人民軍隊90歲生日,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檢閱,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天安門廣場勝利日大閱兵的壯觀景象猶在眼前。就是在那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習主席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近700個日日夜夜過去。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是野戰化、實戰化的沙場點兵,是人民軍隊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後的全新亮相。
偉大的變革,曆史的跨越。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推動的這場偉大的變革,像澎湃奔騰的巨浪,像強勁浩蕩的東風,正在加快重塑這支軍隊,推動三軍將士在改革強軍的征程上闊步向前。
中流擊水,勇進者勝。一場深刻改變人民軍隊未來的變革在統帥心中醞釀
深圳大鵬灣,蛇口港。
2012年12月8日上午11時,習主席登上停泊在這裏的中國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海口艦。
戰艦鳴笛起航,駛向浩瀚南海。此刻,習近平就任黨的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隻有20多天。
風起雲湧,天高海闊。一場深刻改變人民軍隊未來的變革,正在統帥的心中醞釀。
2012年11月15日,習主席主持召開新一屆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就鮮明指出:要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奪取我軍在軍事競爭中的主動權。
環視全球,這是一個變革圖強的時代。美軍推進“二次轉型”,俄軍推進“新麵貌”軍事改革,英、法、日、德、印等國軍事改革也一刻不曾停歇。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量,相當於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
曆史車輪滾滾向前。伴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一係列變化,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來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這個路口,波譎雲詭。這個路口,暗濤洶湧。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前所未有地麵臨嚴峻的安全壓力和風險挑戰。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習主席擔任軍委主席後第一次視察部隊,就選擇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就登上戰艦出海,向世界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新一代最高領導人,不僅要強力推動中國的改革事業,而且還將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2013年3月11日,麵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代表,習主席首次提出了“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他號召,全軍要準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放眼世界,縱觀全局,審時度勢。習主席深刻指出: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信息時代的世界軍事競爭,大潮洶湧,驚濤拍岸。世界新軍事變革速度之快、範圍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習主席的話語充滿了時不我待的憂患:世界新軍事革命給人民軍隊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渤海灣畔,艦旗飄揚。2013年8月28日,習主席登上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這是黨的十八大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習主席第三次視察海軍部隊。
熱風吹雨,心潮逐浪。習主席的話語振聾發聵: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我們要抓住機遇、奮發有為,不僅要趕上潮流、趕上時代,還要力爭走在時代前列。
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習主席告誡全軍:軍隊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曆史擔當。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經習主席提議,黨中央決定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的大盤子,上升為黨的意誌和國家行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內容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寫進全會《決定》,這在黨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一條消息引爆互聯網: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也是第一次。
這一年,是中國深改元年,也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
兩個甲子後,中國軍隊走上了變革圖強的嶄新起點,中國軍人的耳畔依然警鍾長鳴。習主席針對演習訓練中暴露出來的嚴重問題,尖銳地指出:要說有短板弱項,能打仗、打勝仗方麵存在的問題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項,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麵對巨大的風險和考驗,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決心堅定不移:越是難度大,越要堅定意誌、勇往直前,決不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隻要全軍統一意誌,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深入論證,科學設計。人民軍隊曆史上力度空前的改革繪就藍圖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1954年,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拉開序幕,實行軍銜製等一係列重大改革正在論證醞釀。這年夏天,毛澤東眺望滄海,寫下氣魄恢弘的《浪淘沙·北戴河》。
一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創新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一整套建軍原則製度,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精兵簡政,解放戰爭時期組建五大野戰軍,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調整體製編製,人民軍隊邊戰邊改,邊建邊改,愈改愈強。
曆史告訴我們,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展的必由大道,人民軍隊的力量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的勝利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必須勇於改革、善於創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鬥轉星移,時空變幻。如今,人民軍隊改革強軍的嶄新變革即將展開。
這次改革,不同以往。它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和局部改造,而是一次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力度、深度、廣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過的,也有別於世界其他軍隊的改革,沒有現成樣板可以借鑒,難度可想而知。
這次改革,不同尋常。它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要解決的大都是長期積累的體製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方案設計得科學不科學、精確不精確,直接關係改革成敗。
這是一次迎難而上的跋涉,這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
在習主席的籌劃和指揮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小組、專家谘詢組陸續組建,曆時一年零九個月的改革研究論證蹄疾步穩展開。
習主席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裏打轉,繞幾個彎又起來了,泰坦尼克號要是沉了,它就真是沉了。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這樣一支軍隊,在改什麼、不改什麼問題上要有戰略定力,決不能在根本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準確把握軍事需求,使各項重大改革同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一致起來;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牢牢把握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個指向,牢牢把握積極穩妥這個總要求……習主席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導。
“我們在作出改革決策之前,要先聽他個八麵來風。”習主席要求,把調查研究貫穿改革全過程。他2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3次主持召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多次當麵聽取有關大單位改革意見建議,親自組織研究改革重大問題,還專門指示:“有什麼好的想法,還可以通過有關渠道向領導小組反映。”
體製性障礙在哪裏?結構性矛盾是什麼?政策性問題有多少?多個改革專項小組和專家谘詢組,從軍內到軍外,從國內到國外,廣泛調研,集中智慧,反複論證。
690餘個軍地單位,800餘個座談會、論證會,900多名在職和退休軍地領導、專家,2165名軍以上單位班子成員和師旅級部隊主官,3400餘條部隊官兵意見,改革方案前後曆經150多次調整、修改、完善……
金戈鐵馬費運籌。習主席指出:要把握改革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相得益彰,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北京,香山腳下,一場特殊的“兵棋推演”在軍事科學院展開,課題是:新的領導指揮體製運行流程。推演持續整整10天,這是人民軍隊曆史上首次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輔助改革研究論證。
2015年盛夏,酷暑難耐,也是改革論證最緊張的日子。
7月14日、22日,習主席先後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和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正式審議通過改革總體方案。
一整套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有重大創新突破、體現我軍特色的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11月24日,北京瑞雪初霽,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習主席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動員號令:全麵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會議明確,先改領導指揮體製,再調力量規模結構,政策製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續,壓茬推進。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製、聯合作戰指揮體製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製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麵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係,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製度。
藍圖繪就,路標豎起,人民軍隊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改革吹響了進軍號。
改革首戰,奠定勝局。領導指揮體製變革立起人民軍隊新的“四梁八柱”
2016年1月16日零時,一個劃時代的瞬間。
根據習主席的命令,從此時起,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戰區開始運轉。
歲末年初,人民軍隊改革的嘹亮號角一次次吹響。
2015年12月31日,習主席向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2016年1月11日,習主席接見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誌。
2016年2月1日,習主席向新成立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
短短一個月時間,人民軍隊在看似波瀾不驚中,跨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大步。
改革千頭萬緒,領導指揮體製改革最關鍵。習主席把軍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打破總部體製、大軍區體製和大陸軍體製上,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構建“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領導指揮體製。
當年,鄧小平在醞釀百萬大裁軍時曾說:怎麼減法,請大家出主意,我隻講總部帶頭。如今,中國軍隊的新一輪改革,最先“動刀子”的地方,又是總部。
一聲令下,雷厲風行,運行了幾十年的總部製一夜之間走入曆史,15個軍委機關部門全新登場。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減1/3。
改革之難,難在衝破傳統思維的禁錮,難在突破既得利益的羈絆。有些痛,必須忍;有些關,必須闖。
習主席明確指出,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是整個領導指揮體製改革的龍頭,是這輪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舉措。
軍委機關調整改革,實際上是對人民軍隊戰略領導、戰略指揮、戰略管理體係的一次全新設計。新的軍委機關與原四總部相比,指揮、建設、管理、監督路徑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合理,更加聚焦戰略謀劃和宏觀管理,使軍委機關真正成為軍委的參謀機關、執行機關、服務機關。
改革是個大合唱,笙簫齊鳴奏華章。2014年10月27日,習主席簽署命令,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後勤部劃歸中央軍委建製。一年之後,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出現在了新調整組建的軍委機關序列中。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全部實行派駐審計,巡視和審計監督實現常態化、全覆蓋。調整軍事司法體製,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保證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016年4月20日,一身迷彩的習主席,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民軍隊就開始了聯合作戰指揮體製的探索。然而,幾十年過去,“聯不起來”的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習主席一錘定音:建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製,要有緊迫感,不能久拖不決。
這是緊迫憂思,也是戰略考量。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機構,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係,重塑了人民軍隊指揮架構,使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次改革,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把部隊建設管理的重心放在軍兵種。戰區專司打仗、主營聯合,軍種以戰領建、抓建為戰。戰區和軍區一字之差,性質卻是天壤之別。
“廟算”精且深,抓住“牛鼻子”可牽一發而動全身。關於軍隊改革,習主席反複強調,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
龐大的陸軍,無疑就是改革這盤大棋的“棋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不久,習主席來到當時的濟南軍區調研。他指出,要找準陸軍在聯合作戰體係中的定位,加快推進陸軍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
2016年“八一”前夕,當習主席來到新組建的陸軍機關視察時,陸軍轉型發展的新紀元已經開啟。習主席叮囑陸軍領導,要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這次改革,陸軍占全軍總員額比例下降到50%以下。這在人民軍隊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改革首戰定勝局。“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係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係,立起人民軍隊新體製的“四梁八柱”。
2016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34次集體學習,專門聽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情況。習主席指出,改革勢頭很好,要再接再厲,紮紮實實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優化結構,重塑力量。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再造精兵勁旅
改革如潮湧,後浪推前浪。
2016年12月2日至3日,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習主席指出,要堅持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優化兵力規模構成,打造精幹高效的現代化常備軍。
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習主席強調,要堅持需求牽引、創新驅動,改革作戰部隊編成,打造具備多種能力和廣泛作戰適應性的部隊。
2017年4月18日,習主席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
這隻是人民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冰山一角。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軍以及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這是一次劃時代的力量重塑。如果說,此前的領導指揮體製改革是“改棋盤”,那麼“脖子以下”的改革就是“動棋子”,而且同樣是全局性的動、大範圍的動。
習主席強調,縱觀世界軍事發展史,軍隊的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不能固定不變,必須隨著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變化而變化,隨著國家戰略需求和軍隊使命任務變化而變化。否則,曾經再強大的軍隊最後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擊。
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不是單純的撤降並改,而是以結構功能優化牽引規模調整,推動人民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這既是瘦身,也是強體。
新結構催生新戰力。一場奪島演習,在暴風雨中打響。硝煙深處,新調整組建的海軍陸戰隊全新亮相。脫下“陸軍綠”換上“海軍藍”,官兵身後的大山越來越遠,眼前的大海越來越近。指揮層級更扁平,作戰編組更靈活,合成化、模塊化程度更高。改革後的每一支部隊,都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新編成鍛造新利劍。在這次改革中,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係正在形成。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
調整之後,我軍規模更加精幹,結構更加優化,編成更加科學,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陸戰型的力量結構,改變了國土防禦型的兵力布勢,改變了重兵集團、以量取勝的製勝模式,邁出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的一大步,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係正在形成。
重構重塑後的人民軍隊,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2016年早春,習主席視察國防大學。他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軍院校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加強。
燕山腳下,湘江之濱,兩所著名軍校的變化引人矚目。這輪改革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調整結構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改革培養模式,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減至43所,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軍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為補充的院校布局,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係正在形成。
改革的雷電,總是在曆史的風雨中孕育。早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周恩來總理就提出實行三軍聯勤體製的設想,然而人民軍隊的聯勤之路一波三折,走得並不平坦。
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習主席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5個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這次改革,為新的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量身打造了以聯勤保障部隊為主體、以軍種保障力量為補充、以戰區聯指統一指揮運用為核心的新的聯勤保障體製,補上了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製上的最後一塊短板。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要素。世界軍事高新科技競技場上強手如林,風馳電掣。
潮起東方,又是一番風景。在習主席擘畫的改革藍圖中,有一個醒目的路標: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他指出,我們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下更大氣力推進科技興軍。
2017年,人民軍隊中一個新的機構——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誕生,連同此前成立的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國防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頂層架構。
與此同時,重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宣告成立,以軍事科學院為龍頭、軍兵種研究院為骨幹、院校和部隊科研力量為輔助,軍事科研力量“航母編隊”正式起航。
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湧流。研究製定新的《文職人員條例》,研究論證軍銜主導軍官等級製度,組織修訂軍官法、兵役法,研究製定士官條例、義務兵條例,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製機製,構建完善軍人榮譽製度體係……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一係列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製度,正在抓緊製定推出。
大刀闊斧,蹄疾步穩。改革強軍之路上的人民軍隊麵貌一新
2015年6月16日,習主席來到遵義考察。
一下飛機,他就直奔紅軍山烈士陵園。在“突破烏江天險”浮雕前,他駐足感歎:“當時要是過不去就危險了……”
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隱喻。人民軍隊90年建軍史,多少磨難坎坷在前,多少險關隘口當道,“能不能過去”的考驗一直擺在這支軍隊麵前。恰如習主席在《之江新語》裏引用過的一句古詩:“一山放出一山攔。”
2016年元旦剛過,習主席視察原第13集團軍。這是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之後的第一次外出視察。
這個集團軍的前身,是當年挺進中原的劉鄧大軍三大主力之一,素以善打突圍、狹路相逢勇者勝著稱。在這裏,習主席語重心長地說,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轉並行,主動來一場思想上的革命,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裝舊酒。
行百裏者半九十。如果說,人民軍隊之前的曆次改革,更多是一種壓減規模體量的物理變化,那麼這次改革實質是一次由內到外的化學反應,是一次體係性的重塑重構重建。改革後的問題,不會比改革以前少。
時隔兩個月,經習主席批準,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意見》,在團以上領導機關開展“新體製、新職能、新使命”大討論。隨著一場“觀念突圍”的頭腦風暴席卷全軍,“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工作方式”的機製轉軌“二次創新”拉開帷幕。與此同時,助推新體製落地運行的軍委機關協調機製也開始啟動。
改革,歸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壯士斷腕,是換羽新生。
2015年12月2日,一紙命令傳來,第27集團軍領導機關和直屬分隊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改革如登山、似闖關、像大考。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製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即去報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從關中平原到西北大漠,從天府之國到雪域高原,從江南水鄉到嶺南山區……幾年來,多少熱血軍人離開繁華都市來到邊陲小城,告別父母妻兒走向陌生遠方。改革中,許多軍官脫下摯愛的軍裝。這些軍人的轉身,同樣助推著人民軍隊的轉型。
改革,牽動億萬顆心。這些年,軍委改革和編製辦公室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建言獻策的來信。他們中間,有部隊官兵,有地方領導,有專家學者,還有老紅軍、老戰士……
改革,得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習主席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役,軍隊要全力以赴,全黨全國要大力支持,堅持軍地一盤棋,齊心協力完成跨軍地改革任務,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把軍政軍民團結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助推改革強軍的巨大力量。許多地方黨委議軍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為官兵減負,就是給軍隊改革助力。
改革,引起世界關注。外國媒體上,對中國軍隊改革的描述頻繁出現“罕見”“密集”“震撼”等字眼。“不必過度解讀。”雖然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的回應總是雲淡風輕,但在各國同行的眼中,這些變化似乎並不簡單。
國防大學防務學院,來自多國軍隊的中高級軍官學員,舉行了一場題為“中國軍改”的圓桌討論。一位外軍學員感慨道:“中國軍改涉及麵廣,是一項龐大複雜的工程。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
改革正在路上。5年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蹄疾步穩,邁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係的曆史性步伐,實現曆史性突破、取得曆史性成果。這場重塑重構使我軍體製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麵貌一新,實現了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係重塑、作風形象重塑,為強軍事業增添了強大動力,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深厚基礎。
改革未有窮期。習主席號召,我們要保持銳意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保持攻堅克難的勇氣,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奪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麵勝利。
——要把統一思想認識貫穿始終,引導全軍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跟緊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跟緊國防和軍隊改革前進步伐,形成推進改革強軍的強大勢場;
——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貫穿始終,扭住深層次矛盾和重點難點問題持續用力、精準發力,確保改革不斷取得突破;
——要把加強組織領導貫穿始終,把準改革方向,搞好研究論證,掌控節奏力度,加強檢查督察,使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這三個“貫穿始終”,為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向縱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必將引領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讓我們再次回到朱日和草原,回到那片被炮火和履帶反複犁耕的土地。與以往曆次大閱兵不同,此次受閱官兵是直接從演兵場開赴閱兵場。
“統帥千鈞授,全軍一念同。”改革驅動千軍萬馬,在習主席深情的目光注視下,正鏖戰在廣袤的國土、浩瀚的蒼穹、遙遠的大洋!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曹智、王玉山,解放軍報記者武天敏、曲延濤)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塞北高原,長天寥廓。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時,內蒙古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1.2萬名官兵、600多台戰車集結列陣,以征塵未洗的野戰陣容、戰鬥姿態迎接人民軍隊90歲生日,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檢閱,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天安門廣場勝利日大閱兵的壯觀景象猶在眼前。就是在那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習主席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近700個日日夜夜過去。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是野戰化、實戰化的沙場點兵,是人民軍隊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後的全新亮相。
偉大的變革,曆史的跨越。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推動的這場偉大的變革,像澎湃奔騰的巨浪,像強勁浩蕩的東風,正在加快重塑這支軍隊,推動三軍將士在改革強軍的征程上闊步向前。
中流擊水,勇進者勝。一場深刻改變人民軍隊未來的變革在統帥心中醞釀
深圳大鵬灣,蛇口港。
2012年12月8日上午11時,習主席登上停泊在這裏的中國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海口艦。
戰艦鳴笛起航,駛向浩瀚南海。此刻,習近平就任黨的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隻有20多天。
風起雲湧,天高海闊。一場深刻改變人民軍隊未來的變革,正在統帥的心中醞釀。
2012年11月15日,習主席主持召開新一屆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就鮮明指出:要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奪取我軍在軍事競爭中的主動權。
環視全球,這是一個變革圖強的時代。美軍推進“二次轉型”,俄軍推進“新麵貌”軍事改革,英、法、日、德、印等國軍事改革也一刻不曾停歇。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量,相當於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
曆史車輪滾滾向前。伴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一係列變化,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來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這個路口,波譎雲詭。這個路口,暗濤洶湧。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前所未有地麵臨嚴峻的安全壓力和風險挑戰。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習主席擔任軍委主席後第一次視察部隊,就選擇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就登上戰艦出海,向世界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新一代最高領導人,不僅要強力推動中國的改革事業,而且還將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2013年3月11日,麵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代表,習主席首次提出了“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他號召,全軍要準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放眼世界,縱觀全局,審時度勢。習主席深刻指出: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信息時代的世界軍事競爭,大潮洶湧,驚濤拍岸。世界新軍事變革速度之快、範圍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習主席的話語充滿了時不我待的憂患:世界新軍事革命給人民軍隊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渤海灣畔,艦旗飄揚。2013年8月28日,習主席登上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這是黨的十八大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習主席第三次視察海軍部隊。
熱風吹雨,心潮逐浪。習主席的話語振聾發聵: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我們要抓住機遇、奮發有為,不僅要趕上潮流、趕上時代,還要力爭走在時代前列。
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習主席告誡全軍:軍隊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曆史擔當。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經習主席提議,黨中央決定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的大盤子,上升為黨的意誌和國家行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內容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寫進全會《決定》,這在黨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一條消息引爆互聯網: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也是第一次。
這一年,是中國深改元年,也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
兩個甲子後,中國軍隊走上了變革圖強的嶄新起點,中國軍人的耳畔依然警鍾長鳴。習主席針對演習訓練中暴露出來的嚴重問題,尖銳地指出:要說有短板弱項,能打仗、打勝仗方麵存在的問題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項,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麵對巨大的風險和考驗,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決心堅定不移:越是難度大,越要堅定意誌、勇往直前,決不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隻要全軍統一意誌,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深入論證,科學設計。人民軍隊曆史上力度空前的改革繪就藍圖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1954年,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拉開序幕,實行軍銜製等一係列重大改革正在論證醞釀。這年夏天,毛澤東眺望滄海,寫下氣魄恢弘的《浪淘沙·北戴河》。
一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創新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一整套建軍原則製度,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精兵簡政,解放戰爭時期組建五大野戰軍,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調整體製編製,人民軍隊邊戰邊改,邊建邊改,愈改愈強。
曆史告訴我們,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展的必由大道,人民軍隊的力量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的勝利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必須勇於改革、善於創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鬥轉星移,時空變幻。如今,人民軍隊改革強軍的嶄新變革即將展開。
這次改革,不同以往。它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和局部改造,而是一次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力度、深度、廣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過的,也有別於世界其他軍隊的改革,沒有現成樣板可以借鑒,難度可想而知。
這次改革,不同尋常。它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要解決的大都是長期積累的體製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方案設計得科學不科學、精確不精確,直接關係改革成敗。
這是一次迎難而上的跋涉,這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
在習主席的籌劃和指揮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小組、專家谘詢組陸續組建,曆時一年零九個月的改革研究論證蹄疾步穩展開。
習主席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裏打轉,繞幾個彎又起來了,泰坦尼克號要是沉了,它就真是沉了。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這樣一支軍隊,在改什麼、不改什麼問題上要有戰略定力,決不能在根本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準確把握軍事需求,使各項重大改革同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一致起來;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牢牢把握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這個指向,牢牢把握積極穩妥這個總要求……習主席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導。
“我們在作出改革決策之前,要先聽他個八麵來風。”習主席要求,把調查研究貫穿改革全過程。他2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3次主持召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多次當麵聽取有關大單位改革意見建議,親自組織研究改革重大問題,還專門指示:“有什麼好的想法,還可以通過有關渠道向領導小組反映。”
體製性障礙在哪裏?結構性矛盾是什麼?政策性問題有多少?多個改革專項小組和專家谘詢組,從軍內到軍外,從國內到國外,廣泛調研,集中智慧,反複論證。
690餘個軍地單位,800餘個座談會、論證會,900多名在職和退休軍地領導、專家,2165名軍以上單位班子成員和師旅級部隊主官,3400餘條部隊官兵意見,改革方案前後曆經150多次調整、修改、完善……
金戈鐵馬費運籌。習主席指出:要把握改革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相得益彰,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北京,香山腳下,一場特殊的“兵棋推演”在軍事科學院展開,課題是:新的領導指揮體製運行流程。推演持續整整10天,這是人民軍隊曆史上首次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輔助改革研究論證。
2015年盛夏,酷暑難耐,也是改革論證最緊張的日子。
7月14日、22日,習主席先後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和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正式審議通過改革總體方案。
一整套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有重大創新突破、體現我軍特色的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11月24日,北京瑞雪初霽,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習主席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動員號令:全麵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會議明確,先改領導指揮體製,再調力量規模結構,政策製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續,壓茬推進。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製、聯合作戰指揮體製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製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麵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係,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製度。
藍圖繪就,路標豎起,人民軍隊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改革吹響了進軍號。
改革首戰,奠定勝局。領導指揮體製變革立起人民軍隊新的“四梁八柱”
2016年1月16日零時,一個劃時代的瞬間。
根據習主席的命令,從此時起,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戰區開始運轉。
歲末年初,人民軍隊改革的嘹亮號角一次次吹響。
2015年12月31日,習主席向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2016年1月11日,習主席接見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誌。
2016年2月1日,習主席向新成立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
短短一個月時間,人民軍隊在看似波瀾不驚中,跨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大步。
改革千頭萬緒,領導指揮體製改革最關鍵。習主席把軍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打破總部體製、大軍區體製和大陸軍體製上,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構建“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領導指揮體製。
當年,鄧小平在醞釀百萬大裁軍時曾說:怎麼減法,請大家出主意,我隻講總部帶頭。如今,中國軍隊的新一輪改革,最先“動刀子”的地方,又是總部。
一聲令下,雷厲風行,運行了幾十年的總部製一夜之間走入曆史,15個軍委機關部門全新登場。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減1/3。
改革之難,難在衝破傳統思維的禁錮,難在突破既得利益的羈絆。有些痛,必須忍;有些關,必須闖。
習主席明確指出,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是整個領導指揮體製改革的龍頭,是這輪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舉措。
軍委機關調整改革,實際上是對人民軍隊戰略領導、戰略指揮、戰略管理體係的一次全新設計。新的軍委機關與原四總部相比,指揮、建設、管理、監督路徑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合理,更加聚焦戰略謀劃和宏觀管理,使軍委機關真正成為軍委的參謀機關、執行機關、服務機關。
改革是個大合唱,笙簫齊鳴奏華章。2014年10月27日,習主席簽署命令,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後勤部劃歸中央軍委建製。一年之後,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出現在了新調整組建的軍委機關序列中。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全部實行派駐審計,巡視和審計監督實現常態化、全覆蓋。調整軍事司法體製,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保證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016年4月20日,一身迷彩的習主席,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民軍隊就開始了聯合作戰指揮體製的探索。然而,幾十年過去,“聯不起來”的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習主席一錘定音:建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製,要有緊迫感,不能久拖不決。
這是緊迫憂思,也是戰略考量。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機構,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係,重塑了人民軍隊指揮架構,使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次改革,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把部隊建設管理的重心放在軍兵種。戰區專司打仗、主營聯合,軍種以戰領建、抓建為戰。戰區和軍區一字之差,性質卻是天壤之別。
“廟算”精且深,抓住“牛鼻子”可牽一發而動全身。關於軍隊改革,習主席反複強調,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
龐大的陸軍,無疑就是改革這盤大棋的“棋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不久,習主席來到當時的濟南軍區調研。他指出,要找準陸軍在聯合作戰體係中的定位,加快推進陸軍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
2016年“八一”前夕,當習主席來到新組建的陸軍機關視察時,陸軍轉型發展的新紀元已經開啟。習主席叮囑陸軍領導,要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這次改革,陸軍占全軍總員額比例下降到50%以下。這在人民軍隊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改革首戰定勝局。“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係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係,立起人民軍隊新體製的“四梁八柱”。
2016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34次集體學習,專門聽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情況。習主席指出,改革勢頭很好,要再接再厲,紮紮實實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優化結構,重塑力量。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再造精兵勁旅
改革如潮湧,後浪推前浪。
2016年12月2日至3日,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習主席指出,要堅持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優化兵力規模構成,打造精幹高效的現代化常備軍。
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習主席強調,要堅持需求牽引、創新驅動,改革作戰部隊編成,打造具備多種能力和廣泛作戰適應性的部隊。
2017年4月18日,習主席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
這隻是人民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冰山一角。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軍以及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這是一次劃時代的力量重塑。如果說,此前的領導指揮體製改革是“改棋盤”,那麼“脖子以下”的改革就是“動棋子”,而且同樣是全局性的動、大範圍的動。
習主席強調,縱觀世界軍事發展史,軍隊的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不能固定不變,必須隨著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變化而變化,隨著國家戰略需求和軍隊使命任務變化而變化。否則,曾經再強大的軍隊最後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擊。
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不是單純的撤降並改,而是以結構功能優化牽引規模調整,推動人民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這既是瘦身,也是強體。
新結構催生新戰力。一場奪島演習,在暴風雨中打響。硝煙深處,新調整組建的海軍陸戰隊全新亮相。脫下“陸軍綠”換上“海軍藍”,官兵身後的大山越來越遠,眼前的大海越來越近。指揮層級更扁平,作戰編組更靈活,合成化、模塊化程度更高。改革後的每一支部隊,都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新編成鍛造新利劍。在這次改革中,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係正在形成。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
調整之後,我軍規模更加精幹,結構更加優化,編成更加科學,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陸戰型的力量結構,改變了國土防禦型的兵力布勢,改變了重兵集團、以量取勝的製勝模式,邁出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的一大步,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係正在形成。
重構重塑後的人民軍隊,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2016年早春,習主席視察國防大學。他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軍院校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加強。
燕山腳下,湘江之濱,兩所著名軍校的變化引人矚目。這輪改革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調整結構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改革培養模式,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減至43所,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軍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為補充的院校布局,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係正在形成。
改革的雷電,總是在曆史的風雨中孕育。早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周恩來總理就提出實行三軍聯勤體製的設想,然而人民軍隊的聯勤之路一波三折,走得並不平坦。
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習主席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5個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這次改革,為新的聯合作戰指揮體製量身打造了以聯勤保障部隊為主體、以軍種保障力量為補充、以戰區聯指統一指揮運用為核心的新的聯勤保障體製,補上了人民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製上的最後一塊短板。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要素。世界軍事高新科技競技場上強手如林,風馳電掣。
潮起東方,又是一番風景。在習主席擘畫的改革藍圖中,有一個醒目的路標: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他指出,我們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下更大氣力推進科技興軍。
2017年,人民軍隊中一個新的機構——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誕生,連同此前成立的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國防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頂層架構。
與此同時,重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宣告成立,以軍事科學院為龍頭、軍兵種研究院為骨幹、院校和部隊科研力量為輔助,軍事科研力量“航母編隊”正式起航。
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湧流。研究製定新的《文職人員條例》,研究論證軍銜主導軍官等級製度,組織修訂軍官法、兵役法,研究製定士官條例、義務兵條例,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製機製,構建完善軍人榮譽製度體係……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一係列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製度,正在抓緊製定推出。
大刀闊斧,蹄疾步穩。改革強軍之路上的人民軍隊麵貌一新
2015年6月16日,習主席來到遵義考察。
一下飛機,他就直奔紅軍山烈士陵園。在“突破烏江天險”浮雕前,他駐足感歎:“當時要是過不去就危險了……”
這似乎是一個巨大的隱喻。人民軍隊90年建軍史,多少磨難坎坷在前,多少險關隘口當道,“能不能過去”的考驗一直擺在這支軍隊麵前。恰如習主席在《之江新語》裏引用過的一句古詩:“一山放出一山攔。”
2016年元旦剛過,習主席視察原第13集團軍。這是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之後的第一次外出視察。
這個集團軍的前身,是當年挺進中原的劉鄧大軍三大主力之一,素以善打突圍、狹路相逢勇者勝著稱。在這裏,習主席語重心長地說,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轉並行,主動來一場思想上的革命,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裝舊酒。
行百裏者半九十。如果說,人民軍隊之前的曆次改革,更多是一種壓減規模體量的物理變化,那麼這次改革實質是一次由內到外的化學反應,是一次體係性的重塑重構重建。改革後的問題,不會比改革以前少。
時隔兩個月,經習主席批準,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意見》,在團以上領導機關開展“新體製、新職能、新使命”大討論。隨著一場“觀念突圍”的頭腦風暴席卷全軍,“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工作方式”的機製轉軌“二次創新”拉開帷幕。與此同時,助推新體製落地運行的軍委機關協調機製也開始啟動。
改革,歸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壯士斷腕,是換羽新生。
2015年12月2日,一紙命令傳來,第27集團軍領導機關和直屬分隊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改革如登山、似闖關、像大考。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製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即去報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從關中平原到西北大漠,從天府之國到雪域高原,從江南水鄉到嶺南山區……幾年來,多少熱血軍人離開繁華都市來到邊陲小城,告別父母妻兒走向陌生遠方。改革中,許多軍官脫下摯愛的軍裝。這些軍人的轉身,同樣助推著人民軍隊的轉型。
改革,牽動億萬顆心。這些年,軍委改革和編製辦公室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建言獻策的來信。他們中間,有部隊官兵,有地方領導,有專家學者,還有老紅軍、老戰士……
改革,得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習主席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役,軍隊要全力以赴,全黨全國要大力支持,堅持軍地一盤棋,齊心協力完成跨軍地改革任務,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把軍政軍民團結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助推改革強軍的巨大力量。許多地方黨委議軍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為官兵減負,就是給軍隊改革助力。
改革,引起世界關注。外國媒體上,對中國軍隊改革的描述頻繁出現“罕見”“密集”“震撼”等字眼。“不必過度解讀。”雖然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的回應總是雲淡風輕,但在各國同行的眼中,這些變化似乎並不簡單。
國防大學防務學院,來自多國軍隊的中高級軍官學員,舉行了一場題為“中國軍改”的圓桌討論。一位外軍學員感慨道:“中國軍改涉及麵廣,是一項龐大複雜的工程。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
改革正在路上。5年來,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蹄疾步穩,邁出了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係的曆史性步伐,實現曆史性突破、取得曆史性成果。這場重塑重構使我軍體製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麵貌一新,實現了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係重塑、作風形象重塑,為強軍事業增添了強大動力,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深厚基礎。
改革未有窮期。習主席號召,我們要保持銳意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保持攻堅克難的勇氣,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奪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麵勝利。
——要把統一思想認識貫穿始終,引導全軍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跟緊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跟緊國防和軍隊改革前進步伐,形成推進改革強軍的強大勢場;
——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貫穿始終,扭住深層次矛盾和重點難點問題持續用力、精準發力,確保改革不斷取得突破;
——要把加強組織領導貫穿始終,把準改革方向,搞好研究論證,掌控節奏力度,加強檢查督察,使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這三個“貫穿始終”,為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向縱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必將引領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讓我們再次回到朱日和草原,回到那片被炮火和履帶反複犁耕的土地。與以往曆次大閱兵不同,此次受閱官兵是直接從演兵場開赴閱兵場。
“統帥千鈞授,全軍一念同。”改革驅動千軍萬馬,在習主席深情的目光注視下,正鏖戰在廣袤的國土、浩瀚的蒼穹、遙遠的大洋!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曹智、王玉山,解放軍報記者武天敏、曲延濤)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