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八:建設生態文明
習近平: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學習路上按: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正在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社會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當代中國將發生什麼變化,發展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理政的重要論述(全文)一直是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的重點學習材料。為方便網友學習,學習路上特整理推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係列論述摘編。今天推出第八期,主題是“建設生態文明”,敬請關注。
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全民義務植樹開展30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複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麼樣子。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誌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誌和堅強決心。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製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複空間。要堅定不移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汙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汙染治理。
隻有實行最嚴格的製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要建立責任追究製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是全球麵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八:建設生態文明
習近平: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學習路上按: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正在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社會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當代中國將發生什麼變化,發展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理政的重要論述(全文)一直是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的重點學習材料。為方便網友學習,學習路上特整理推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係列論述摘編。今天推出第八期,主題是“建設生態文明”,敬請關注。
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全民義務植樹開展30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複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麼樣子。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誌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誌和堅強決心。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製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複空間。要堅定不移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汙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汙染治理。
隻有實行最嚴格的製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要建立責任追究製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是全球麵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