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授權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更新時間:2014-3-17 0:50:26    來源:新華社

   第六篇 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

    第二十章 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製機製

    加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製機製障礙,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第一節 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

    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落實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同工同酬製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於農業科技人員下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先進農業技術推廣的激勵和利益分享機製。創新麵向“三農”的金融服務,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加快農業保險產品創新和經營組織形式創新,完善農業保險製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引導更多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投向農業農村。

    第二節 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合理安排市縣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城鄉基礎設施連接,推動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進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向縣以下延伸,全麵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城鄉社會保障製度銜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率先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二十一章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一節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麵積。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複墾,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區投入,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製,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製度,提高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生產基地。支持優勢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推進畜禽水產品標準化規模養殖。堅持“米袋子”省長負責製和“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完善主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機製和價格形成機製。積極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第二節 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做大做強現代種業,健全農技綜合服務體係,完善科技特派員製度,推廣現代化農業技術。鼓勵農業機械企業研發製造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裝備,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左右。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

    第三節 完善農產品流通體係

    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流通網絡布局,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優勢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加快推進以城市便民菜市場(菜店)、生鮮超市、城鄉集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建設。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發展農產品低溫倉儲、分級包裝、電子結算。健全覆蓋農產品收集、存儲、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體係。加快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大力發展快捷高效配送。積極推進“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降低流通費用。強化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

    第二十二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堅持遵循自然規律和城鄉空間差異化發展原則,科學規劃縣域村鎮體係,統籌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第一節 提升鄉鎮村莊規劃管理水平

    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科學編製縣域村鎮體係規劃和鎮、鄉、村莊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按照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科學引導農村住宅和居民點建設,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礎上,保持鄉村風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護有曆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第二節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

    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因地製宜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的方式解決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高農村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加強以太陽能、生物沼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建設及相關技術服務。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實現行政村通班車。加強鄉村旅遊服務網絡、農村郵政設施和寬帶網絡建設,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培育麵向農村的大型流通企業,增加農村商品零售、餐飲及其他生活服務網點。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鄉村清潔工程,開展村莊整治,推進農村垃圾、汙水處理和土壤環境整治,加快農村河道、水環境整治,嚴禁城市和工業汙染向農村擴散。

    第三節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地區傾斜。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中小學寄宿製學校建設,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積極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新型職業化農民教育、培訓體係。優先建設發展縣級醫院,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等農村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授權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2014-3-17 0:50:26    來源:新華社

   第六篇 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

    第二十章 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製機製

    加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製機製障礙,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第一節 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

    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落實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同工同酬製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於農業科技人員下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先進農業技術推廣的激勵和利益分享機製。創新麵向“三農”的金融服務,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加快農業保險產品創新和經營組織形式創新,完善農業保險製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引導更多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投向農業農村。

    第二節 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合理安排市縣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城鄉基礎設施連接,推動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進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向縣以下延伸,全麵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城鄉社會保障製度銜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率先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二十一章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一節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麵積。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複墾,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區投入,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製,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製度,提高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生產基地。支持優勢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推進畜禽水產品標準化規模養殖。堅持“米袋子”省長負責製和“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完善主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機製和價格形成機製。積極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第二節 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做大做強現代種業,健全農技綜合服務體係,完善科技特派員製度,推廣現代化農業技術。鼓勵農業機械企業研發製造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裝備,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左右。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

    第三節 完善農產品流通體係

    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流通網絡布局,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優勢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加快推進以城市便民菜市場(菜店)、生鮮超市、城鄉集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建設。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發展農產品低溫倉儲、分級包裝、電子結算。健全覆蓋農產品收集、存儲、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體係。加快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大力發展快捷高效配送。積極推進“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降低流通費用。強化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

    第二十二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堅持遵循自然規律和城鄉空間差異化發展原則,科學規劃縣域村鎮體係,統籌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第一節 提升鄉鎮村莊規劃管理水平

    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科學編製縣域村鎮體係規劃和鎮、鄉、村莊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按照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科學引導農村住宅和居民點建設,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礎上,保持鄉村風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護有曆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第二節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

    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因地製宜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的方式解決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高農村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加強以太陽能、生物沼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建設及相關技術服務。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實現行政村通班車。加強鄉村旅遊服務網絡、農村郵政設施和寬帶網絡建設,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培育麵向農村的大型流通企業,增加農村商品零售、餐飲及其他生活服務網點。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鄉村清潔工程,開展村莊整治,推進農村垃圾、汙水處理和土壤環境整治,加快農村河道、水環境整治,嚴禁城市和工業汙染向農村擴散。

    第三節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地區傾斜。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中小學寄宿製學校建設,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積極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新型職業化農民教育、培訓體係。優先建設發展縣級醫院,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等農村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